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是元末明初一位颇有影响的史家 ,其学既有家学渊源 ,也承诸黄震之学。他有多种史学作品传世 ,而《通鉴续编》为其代表作。陈史学集中反映了在史学日趋理学化情况下儒家学者们的治史旨趣。对陈史学作深入研究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元明时期史学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是北宋大史学家,也是宋代理学的先驱者之一,欧阳修的史学思想和他的理学观点有联系,因此认识欧阳修的史学不能离开对他的理学观点的研究,不能把欧阳修的史学和理学分割开来。我们把他的史学和理学联系起来研究,考察其中的关联,又分析各自的特点,那么,我们对欧阳修的史学可以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可以对一些问题作深入一点的思考。《宋元学案》卷四《庐陵学案》介绍欧阳修的理学观点和他的学术思想渊源流变。这一卷《学案》中辑录的《易童子问》、《本论》反映了欧阳修学术思想的几个基本点。近代理学史著作有的注意到欧阳修在理学史上的地位,作了必要的述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朱熹理学与元初的正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统论的讨论与社会现实政治状况和时代思潮是紧密相连的。南宋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正统论,既与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有一定关系,但更是社会现实对他们影响的结果。他们对魏蜀正统的讨论、正统标准的界定和元朝的正统的态度,都体现了夷夏观念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反映了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学到了宋代有了显著的发展。司马光、欧阳修、吴缜、刘攽、沈括、洪迈、王应麟等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而却有二位独步当时的人物。一位是郑樵,他在《通志》中设《校雠》、《图谱》、《金石》三略,不仅扩大了文献的范围,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也提出许多真知灼见,至今尚有一定影响。①另一位便是朱熹,他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大家,他把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引入史学领域,强调用理学去统率指导史学,把“理”作为历史评价的最高标准,充分显示出其史学的理性色彩。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又十分重视史学对于理学的作用,认为理学离不开史学,需要史学为之体现,所谓“理无事则无所依附”,只有遍知天下精粗巨细之史事,义理“万可见用”,否则便是“凭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只有诉诸理学的语境才能获得完全的理解。程朱理学在道器的层面区分了形上之经学与形下之史学,内在地割裂了经、史的关系,最终导致理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学术流弊。从史学史上看,理学自发端以来所倡导的"经以载道"及"经本史末"不仅没有影响史学的发展,反而促成了史学的理学化转型。史学的理学化不仅在史学实践方面形成了宋代史著别具一格的理学特色,而且还在史学理论方面衍生出明代王世贞的"《六经》,史之言理者也"以及清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通过对"六经皆先王之政典"的系统阐释,打破了理学家"经以载道"的观念,开启了以史明道的新路向。通过追踪经、史关系自理学以来的演变过程,本文最终厘清了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理学渊源及其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6.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是南宋后期文士编纂的科举应试类书,该书现存唯一版本,如果不是宋活字本,也相当程度展现了宋编原本的旧貌。其门类体系、相关正文文字与南宋另一部重要类书《古今源流至论》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又成为稍晚成书的《群书会元截江网》部分门类的抄录对象。三部类书之间的源流关系,以及《会元》与自身删节整理本《选要》之间的关系,都体现出南宋后期理学世俗化与科举应试类书的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7.
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其于史学亦颇有成就。所编《宋八朝名臣言行录》(以下简称《言行录》)一书,为北宋当代史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是书采摭浩博,取舍精审,内容丰富,价值很高,却一直不为研究者们所重视。今特撰此文,为之阐发,以示抛砖引玉。一保存文献有补世教史学发展到了南宋,出现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  相似文献   

8.
吕祖谦是南宋的重要的理学家,也是有成就的史学家,在宋代史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南宋乾淳之际,吕祖谦的理学即吕学,和朱熹的朱学、陆九渊的陆学为当时的三大学派。吕学的特色充分反映在吕祖谦的史学上,因此,要认识吕祖谦的史学的基本特点,就应当结合吕学进行讨论。一、吕氏家学和史学吕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到吕祖谦这一辈为止,吕氏家学发展绵延近二百年,在政坛上是一支影响朝政的势力。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吕公弼为北宋的重要宰辅。其中吕夷简、吕公著为宰相以三公平章重事。在吕氏家族的亘续传递中,形成的吕学是以家学形态出现在宋代学术史上。全祖望说:“吕正献公 (吕公著) 家登《学案》者七世十七人”依据王梓材的考订,在学术上有影响的吕希绩等人还不在其中。因此,见于《学案》者  相似文献   

9.
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出发,朱熹并不绝然蔑视或反对史学;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不仅宣扬了现代学者所着力批判的封建伦理纲常,还表达了其史学的经世致用诉求;《伊洛渊源录》也不仅仅做出了现代学者所褒扬的开创了学案体体裁这一贡献,更体现了朱熹排斥异己、建立道统的历史诉求。朱熹对史学的影响,在后世往往泛化为程朱理学对史学的影响,明代是一个典型。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经过明初官方化的改造之后,弱化了明代史家的立言意识;过度宣扬的道德因素,也损害了史学的客观性。明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于私学领域内发展的经世致用思想,很好地适应了明中后期衰敝政局对学术的要求,对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而言,思想的逻辑研究必须置于历史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
南宋以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入了它的转型期.这一时期里,一方面,代表中国封建中世纪后期正统思想的朱熹理学出现并逐渐确立了它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两股大的具鲜明的反经学和理学倾向的革新思潮,这便是事功学与心学.事功学与心学均以浙江为主要发祥地,并一开始便在浙江形成深厚的思想与学术基础,构成南宋以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对于历史的认识,总是有一个基本的看法,比如,历史是如何运动的,历史为什么是这样或那样地运动,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这是历史观的问题,由于一个时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观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元代历史观,必须特别注意元代理学思潮对于当时史学思想的影响。在宋代兴起,并于元代成为官学的理学是由赵复北传和"北许南吴"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元代理学继承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通过天道观、心性观、知行论等理学范畴的阐述,对封建秩序符合"天道"的合理性,以及人们如何遵守伦理纲常、加强自我…  相似文献   

12.
南宋时期,许多理学大师及其弟子纷纷入桂,在他们的提倡和推动下,理学通过书院、官学、书籍刊行的方志在广西传播、发展,对广西思想文化的开发产生巨大的影响。广西本土的理学家的出现,为理学在广西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代理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永嘉事功学派是南宋浙东史学的重要分支 ,在史学思想上具有经世致用、经史并重、求真务实等基本特征 ,对当时以及后世史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呈现儒法交融,对法家之学的批判、融合与折衷,使理学法律思想较之于法家更有补治道,成为引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几百年政治活动的思想规范.朱熹是真正的儒法思想家.  相似文献   

15.
徐韬 《神州》2020,(4):26-28
南宋两淮地区位于宋金交界之处,饱受战乱和盗贼的困扰,两淮招抚使应时而生。自建炎初年置招抚使至南宋灭亡,两淮地区一共任命了十三位招抚使、副,这些招抚使在两淮地区负责招抚敌将、扩充军队、清剿盗贼,为恢复失地作战前准备。宋金隆兴议和是南宋招抚使兴废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和议的达成,招抚使随之被废,至宋蒙战事兴起,两淮地区的招抚使被重新重视,并在南宋后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家族化倾向。南宋两淮招抚使是南宋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后期存在腐化的迹象,但在南北政权对峙的整个过程中,曾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洛蜀会同”与南宋理学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内圣之学”发展到极致已暗含道学向心学的转型。“洛蜀会同”促进了理学的普及,对书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书法批评中伦理批评模式,其影响波及元明清,意义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朱熹学派刻书与版权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彦寿 《文献》2000,(1):88-94
朱熹学派,指的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开创,并以其为代表的,包括其弟子以及再传、续传在内的南宋理学思想学派.  相似文献   

18.
金代理学接续北宋理学在北方的微弱血脉 ,在经过一段衰而不绝的时期后 ,以南宋理学的北上为契机 ,开始了一个复苏阶段。尽管在金朝遭到不少反对 ,但在一些大学者的积极倡导下 ,理学还是慢慢扩大了影响。一些理学世家的家学传统也得到继承和发扬。到金亡前后 ,学者们对理学的研习已成为思想史上不容忽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朱熹提出了以史证理、以理阐史的史学观。一方面 ,他把史学研究作为穷理的一种途径 ,认为史学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具体史实的了解来把握天理 ;另一方面 ,他又强调史学要以天理为权衡尺度 ,必须要在熟读经书、把握义理之后 ,才能治史。朱熹把史学纳入了理学的轨道。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价值 ,强调治史为当世之用 ,其史学观表现出明显的经世致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燕永成 《史学月刊》2007,13(7):84-91
为配合官方校书活动而展开的北宋汉史学,其著述以校订辩误为主。但自北宋后期开始,尤其到了南宋,考、论结合,专门评议,以及注重研究两汉典制的宋人汉史著述则明显占据主流。宋人的汉史研究实开明清补史派和考史派之先河,又开评论《史记》的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