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朝、日三国间的贸易极为活跃,并形成了一条相对稳定的商路,即中国北京-栅门-义州-东莱-对马-日本京都。中国的丝织品、朝鲜的人参、日本的白银是这条商路上的主要流通品。这条商路的存在,对东亚区域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经贸往来无疑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其次,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然而在封贡体制下,经济功能无法完全展现出来,最终导致商路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张萍  吕强 《丝绸之路》2009,(6):67-75
明清陕甘道路交通有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近代陕甘交通道路格局形成的基础。明代陕西商路主要借助驿路交通。清以后,交通道路又有新的发展。关中道路出现多元发展趋势;陕北交通则向北与向东发展:甘肃交通道路除利用原有的古丝绸之路外,又形成许多新的分支,是对丝绸之路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萌发后,就以巨大的活力和强劲的冲激波,向世界的各个地区渗透。它冲破了权力的封锁,不断扩展着商品交换的深度与广度。商队的脚印,穿过荒漠戈壁,翻过崎岖山道,艰难地向前延伸、延伸。他们踏出的这些商路及一系列的商品交换活动,对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乃至对世界历史的演变,都曾发生了强大的影响。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宏大。昔日的商路,有的已经衰败了;有的荣衰交替;有的经久不衰。这种兴盛衰落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本文就此作一点初步考查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大多数书刊中,在分析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时,都只提到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西方通往东方的商路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所阻,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国家,为发展与东方的贸易,获得比较充裕的香料等东方商品,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其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急需大量的金银和货币,渴求东方的“黄金”。在这种经济动机促使下,当时已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西、葡两国,依靠较为发达的航海术和造船业,借用新的地理知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一对外经济政策因为有利于世界经贸的发展,所以深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欢迎。其实,早在明清之际,中国的晋商群体就开辟了一条万里商路,向北到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原商路与商品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民服 《史学月刊》2004,(11):32-38
明中期以后,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中原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商道。这些商道多以开封为中心向河南各地及周边省区辐射,为中原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增长,商业都市愈加繁荣,商业城镇不断兴起,集市贸易渐趋活跃,各地商贾纷纷前来进行交易。这其中,商道的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中原地区的许多城镇分布在商路沿线,按其类型可划分为水陆兼备型、陆路型和水路型,这又从一个侧面表明便捷的水陆交通网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重要商路。这条商路,不仅沟通了中国对中亚、西亚、欧非等地的贸易往来,对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九朝故都”的洛阳,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既是全国漕运交通的中枢和经济集散地,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国际市场,当然也应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  相似文献   

8.
一、清朝时期国际法形成的状况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存在着某种型态的国际法规则或习惯,但当时的所谓"国"与现代的国家不同,那只是中国统一前的诸侯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此种适应当时国际交往需要的国际法就停止发展了.这是因为,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多国并存的环境.既然中国已成为统一的国家,国家法就失去了赖以成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考古地图上的一个“空白点”。但近年来,在那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且建立了第一个考古博物馆。馆中陈列的一系列古物证明,早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以前,就有一个以津巴布韦而闻名的莫诺莫塔帕国,这里早就有了繁荣的商路和灿烂的古代非洲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南方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正式提出的,指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张骞出使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洲大陆的陆路通道。  相似文献   

11.
商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运输条件、贸易和市场等商业活动区域特点"①。商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它的发展较早,是经济地理学的前驱。在古代奴隶社会,为了适应希腊、罗马商业贵族对外贸易和殖民的需要,就产生了《商业指南》、《商路图》等等。"新大陆"和"新航路"被发现后,商业地理著作更受欢迎,如孟斯德(1489-1552)的《宇宙学》就是一本记述交通、位置、物产的记述性商业地理书,从1544-1650年就印46版,译成6国文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制度的创立无不与当时的政治需求息息相关,东方文明特有的专制氛围下,关于制度的创立是尤为显得突出与重要。自从秦朝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建立之后,我们对于王朝国邦的治理就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人才体系,这种人才体系也就构成了中国精英政治的模架,从而引领着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6,(5)
晋中外贸,历史悠久。根据灵石出土的罗马古币推断,晋中商人的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1900年之前。当时,灵石踞于古商路之要冲,因此不排斥有对外贸易活动的可能。而晋中这块地域外贸最活跃的时期,则是在明清之季。数百年间,太谷曹家、榆次常家、介休范家、祁县渠家、乔家,祁太旅蒙商大盛魁等商家大号,远达日本、俄国、高丽以及南洋诸国,不畏艰险,开创市场,成为实力雄厚遐迩闻名的晋商外贸大家。据史料记载,从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定《恰克图界约》起,中俄两国通过恰克图的贸易,完全由晋中商人垄断达两个世纪之久,在中国外贸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洋务运动以后,清政府开始尝试主动接触西方文明,中国近代化的速度有所加快,给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上海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租界林立,各方势力并存,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然而,繁荣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人们想不到刚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不久,上海就迎来了一场橡...  相似文献   

15.
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因为此时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豪强割据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由于隋初和唐初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政治经济措施,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十年来河南境内隋唐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大体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隋唐东都城新的发现和发掘,使我们对当时洛阳的城市布局有了更多的了解。许多隋唐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增添了新的资料。现将十年来河南隋唐考古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的发掘既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也有着极高的历史意义,这些金币所涉及到的信息涵盖了拜占廷帝国的经济、外交、国际贸易,以及古代亚洲的政治格局、东西商路沿途局势和风俗地理,乃至古代中国的一些生活特  相似文献   

17.
宋雯 《风景名胜》2020,(3):0317-0317
中国的古典书法艺术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自从文字诞生开始,其书写方式无不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有了艺术自觉性。本文就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典书法的艺术自觉进行探析,并阐述书法中的不同笔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商人发行交子”:在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北宋时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而从北宋时代起,就出现了当、作金属货币使用的纸币——交子。这可以说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最早的纸币了。当时这种纸币的产生,基本上是为适应于当时工商业发展下商品交换的需要,但也有其具体的根据。首先要说明的,就是四川成都是历史上较早的工商业中心地区,但到北宋初期,那些地方却使用着在江南已经废除了的笨重的铁钱,这显然也是不能适应于不地工商业活动之要求的。所以当作金属货币使用的交子,就首先出现于大商业城市成都。据历史的记载说:当时四川流行的铁钱,分大小两种。大铁钱每贯百个,重十二斤十两,小铁钱每贯千个,重二十五斤半。而且  相似文献   

19.
孟氧是我华北大学的同学。华北大学改为中国人民大学后,我们继续学习。我被分配到历史专业继续学习,主要修习中国革命史。当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其他同学很多都分配到有关经济学和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孟氧就在经济学专业学习。因为大学事业发展较快,需要大量的教学人员,也有部分同学,经过简短的学习以后就分配到研究生专业班学习。孟氧于1952年在  相似文献   

20.
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沿海沿江通商口岸遍建银行,投资开厂,直接控制中国金融经济,盘剥中国人民,同时在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交易的扩大。随着商品货币流通的增长也扩大了中国金融市场。与此同时,内地的资金又云集到各通商口岸,尤其是旧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资金更为集中.这时,原来意义上的票号、银号和钱庄已经不能满足中国金融市场的需要。要求有相适应的金融机构——银行的出现,就成为当时中国商界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