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潘虹  吴思敏 《旅游纵览》2023,(23):124-126
乡村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其能够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社区在乡村旅游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成效,只有开创出适应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方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此,本文先指出乡村旅游社区治理中的困境,然后阐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机制类型,最后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社区的治理路径,包括法制体系创建、社区利益共享、社区参与主体优化、居民素质提升、当地资源开发等,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汤欣茹 《旅游纵览》2022,(19):14-16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农户参与是乡村旅游的关键内生动力。我国政策导向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得农户参与旅游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方向,由此拉动了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然而目前农户参与乡村旅游行为的质量低下,存在团结程度低、原有农业生计受到冲击、参与度不均衡等问题,不利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采取政府牵头成立合作组织,倡导团队合作;发挥精英示范作用,对农户进行培训;引导社会资本规范参与,保障农户参与开发的权益等措施提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行为的质量,对于推动农户进一步深入高效参与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文化内涵有待丰富、教育功能有待完善、辐射功能不够明显、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教育功能、扩大旅游辐射面、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发展策略,希望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开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旅游纵览》2016,(4):318-320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当地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指导当地民众生活和支撑其精神世界的媒介。民俗旅游是展示民族文化、游客参与体验,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种类繁多,可开发潜力较大,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尊重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突显它的新颖性、质朴性和神秘性;发挥当地民间艺人参与度、鼓励游客参与体验的积极性;加强旅游开发商的责任,突显其领导作用;鼓励聘用当地民众参与民俗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游客创造和提高高品质的民俗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5.
段爱玲 《风景名胜》2021,(1):0258-0259
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旅游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模式,对助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怀化市乡村旅游扶贫背景出发,对怀化市旅游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地“公司 + 农户”龙头带动模式、“旅游扶贫合作社 + 农户”合作互助模式、“能人 + 股份合作”全民众筹模式在助力怀化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当前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建议,旨在对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华  梁舒婷 《人文地理》2020,35(3):131-139
乡村旅游空间与村民社会角色是一个相互形塑和建构的过程,揭示两者的互动机制对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经历了农业生产空间、农旅并存空间、旅游消费空间的演变过程;村民角色从“农业生产者”,经不同转型轨迹,归于“旅游从业者”角色。权力、资本和市场等主体对乡村旅游空间的建构,对村民角色扮演提出新的期望和规范;村民主体的微观权力、资本积累、个人技能、个人观念影响其角色扮演与空间适应;不同角色村民主体通过微观空间生产行为,促使乡村旅游空间景观化、商业化和制度化,也会产生民宿空间分异和乡村公共空间侵占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发展战略,其充分结合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经验,提出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要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文化发展为关键的目标。落实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各地乡村特色,积极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中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目标。目前,部分地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不重视、旅游创意点不足及旅游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民族村寨的建设投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及打造当地旅游品牌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当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徐晨  张蕊  张柯妮 《旅游纵览》2022,(23):103-106
文旅融合发展已从磨合期向深化期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将成为必然路径。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南乡为例,首先阐述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其次分析其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律,提出有利于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建议,即精准定位,强化品牌识别;提质升级,优化品牌服务;多元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抓好管理,共护品牌延续,从而促进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分析,乡村旅游主要存在以下的状况:政府及村民以及开发商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各方的合作不到位,同时规划缺乏科学指导也缺少旅游方面的人才支撑,旅游产品呈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差。针对这些现状作者提出了对策,政府、村民以及开发商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要联合各方力量进行开发,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经济和政策帮助,加强对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培训,在开发中要注重本土特色,能够创造出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心理需求,加强对乡村旅游智慧发展,提高科技在乡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香荣 《旅游纵览》2023,(1):128-130
近几年,乡村旅游依托于乡村地区的绿色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不断发展,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深受游客喜爱。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背景下,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乡村现有民宿无法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对乡村民宿的规划与改造十分重要。文章从乡村旅游角度出发,对乡村民宿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加强乡村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延长乡村民宿产业链;创新乡村民宿营销方式;充分考虑游客心理,开发特色民宿商品;加大对乡村民宿人才的培养力度;健全乡村民宿管理体系;创建“民宿+休闲康养”发展模式,带动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纵览》2015,(6):34-35
文章在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分析,乡村旅游主要存在以下的状况:政府及村民以及开发商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各方的合作不到位,同时规划缺乏科学指导也缺少旅游方面的人才支撑,旅游产品呈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差。针对这些现状作者提出了对策,政府、村民以及开发商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要联合各方力量进行开发,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经济和政策帮助,加强对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培训,在开发中要注重本土特色,能够创造出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心理需求,加强对乡村旅游智慧发展,提高科技在乡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综合和可持续的方式来规划和设计乡村的思路,其理念强调产业支撑、以人为本、生态友好和村民参与等原则,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借鉴现有的全域旅游理念,以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简称乳源县)的乳桂生态绿道为例,结合乡村的特殊性,构建乡村绿道融入全域旅游的规划体系,阐述乡村绿道建设对当地旅游经济、旅游发展措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乡村绿道旅游集散地、景点布局、服务设施与产业升级等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绿道沿线的旅游与乡村发展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硕 《风景名胜》2020,(1):0075-0075,0077
村民自治型乡村旅游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内生式发展模式”之实践办法,其在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社区利益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颇为积极的意义,然而其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却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问题。文章以河北省承德市农村地区为例,对各种“村民自治型”乡村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做出相应的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给同行提供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之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何小艳  金海 《旅游纵览》2015,(1):186+189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与乡村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梳理临海乡村旅游与社区的相互影响,并在相关评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症结。并提出了临海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理顺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重构农村生产关系,拓宽村企、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空间;制定优惠措施,激发民间投身乡村旅游的热情;借鉴台湾经验,引导休闲农业错位发展、个性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还为乡村旅游景区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乡村旅游景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应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注重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以及落实规划发展的目标,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淑敏 《旅游纵览》2022,(20):132-134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政府对农村智慧旅游的重视,农村智慧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农村智慧旅游有利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农村智慧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相关旅游人才缺乏、资金不足、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极大地制约农村智慧旅游模式的优化。为了更好地保障智慧旅游模式的调整效果,利用智慧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政府需要加强引导,注重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缪芳 《旅游纵览》2022,(20):141-143
目前我国乡村大多处于以当地资源为依托的发展阶段。资源既决定了乡村发展的主方向,也决定了乡村发展的潜力。当前乡村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自身资源认识不足,资源缺乏,资金、人员、资源挖掘和处理不够等问题。通过资源拼凑理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运用研究,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开发者和支持者在旅游开发中对于资源、资源组合方面的困惑,提供乡村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翔  李国正 《旅游纵览》2022,(2):128-130
近年来,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景观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取得实效.然而,当前民族地区乡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存在旅游专项资金短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乡村旅游吸引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  相似文献   

19.
赵康  刘金炜  曾珂鑫 《旅游纵览》2022,(24):148-151+155
在乡村振兴战略逐步针对性落实的背景下,旅游业凭借其绿色、综合、关联带动性强的特点,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过程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山东省乡村夜间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的方式,梳理总结出山东省乡村地区发展夜间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当地居民参与性不足;文化与体验的深度不足;淡旺季明显等。接下来,针对山东省的实际状况,提出多产融合,丰富全要素乡村夜间旅游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夜间经济发展;提升地方居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文化赋能乡村夜间旅游;加强营销运营管理,打造品牌优势等促进山东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发展夜间乡村旅游的地区提供一些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旅游扶贫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存在众多社会矛盾,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强调主体利益,而未从空间的本质去探讨社会矛盾的表现及过程。本文从多维贫困视角,以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牌楼冲社区为例,通过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旅游扶贫产生的空间非正义的问题。研究认为,旅游扶贫对社区产生的效应有经济收入增加但不均衡、村民参与旅游但机会不平等和旅游服务技能提升但参与能力欠缺三方面,这是由资源不公正分配、村民自主决策权缺失和社区参与边缘化等空间非正义过程导致的。本研究对中国传统乡村向旅游乡村转型的空间再组织过程中,由经济制度、旅游政策、资本、发展话语与实践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也促进对旅游扶贫的效应及其空间正义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