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颂与史学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出身仕宦之家。他的父亲苏绅做过翰林学士。庆历二年(1042)苏颂考取进士,开始踏上仕途,历任州县官佐。在南京留守推官任内,以“处事精审”,得到留守欧阳修的赏识,“一以府政委之”。皇祜五年(1053)入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编校书籍。馆阁为储才之地,藏书极多,苏颂刻苦钻研,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对历代典章制度尤为娴熟。神宗即位,由颖州召拜知制诰。王安石荐秀州判官李定,特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苏颂与宋敏求、李大临以为不循旧制,相继封还词命,世称为“熙宁三舍人”。因此出知婺、杭、亳等州。后又入修围史,权知开封府,编纂《华戎鲁卫信录》。元祐年间(1086~1094),升任刑部尚书,尚书左丞,一直做到宰相,以年老致仕,卒年八十二。  相似文献   

2.
《魏公谭训》是宋人苏象先记述其祖苏颂遗训和軼事的一部笔记著作,大凡朝章国故、家世亲族、文章师友、仕官吏治以及日常生活琐事,靡不涉及,并以其平实为后世所称。这部书对于了解苏颂生平事迹、研治来代一些史实都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宋人的诗文片断,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编者苏象先,苏颂长孙,福建同安人。元祐六年(1092)进士,官至左朝请大夫。曾长期侍奉其祖,苏颂平日一言一行,耳濡目染。其书始编于元祐元年(1086),其时苏颂为吏部尚书,所记仅百余事。至靖康元年(1126),编者“偶记旧稿,而散失脱落,尚多遗佚,因广而续之” (《魏公谭训》卷1,以下简称《谭训》),方克成书。但据陆游《渭南文集·吏部郎中苏君(玭)墓志铭》载:“公从父有著《魏公谭训》者,未及成,  相似文献   

3.
北宋大科学家苏颂所著天文学名著《新仪象法要》一书,由海峡两岸苏颂学术研究专家合力校注问世.这是《新仪象法要》成书890余年之后,中国第一个校注刊行本.苏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科学家、博物学家,1093年,他主持创制了世界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相似文献   

4.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公元1020——1101年,福建同安人),“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宋史·苏颂传》),是一位才学渊博、思想丰富的学者.他龆童始就学,“攻坚常切问.六经日沈酣,百氏恣蹂躏”(《苏魏公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2册第157页.以下引该书,仅注册数页码),有着深厚的经子学养.他兼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许多领域,有条件将二者综合起来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考虑,思想比同时代人要深邃得多.本文从学术史角度,研究苏颂与周秦诸子的关系,以探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苏颂是一位“海函山畜”的博学硕儒,他的水运仪象台和《新仪象法要》在天文学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所编纂的《本草图经》更是“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 (见《中国宋代科学家苏颂》)。本文拟就《本草图经》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我们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正>《四部叢刊》是近代以來最有影響的一部古籍叢書。商務印書館從1919年開始出書,至1923年3月1日,《四部叢刊》共出六批,收入古籍323種8548卷,裝訂為2112册。1926年至1929年又加以重印,抽换了21種版本,並對部分古籍作了校正,所撰校勘記附於文尾。1933年又開始出版《四部叢刊續編》,至1935年出齊,共收書81種1438卷。1935年至1936年又出版了《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近出版的《小说旁证》为范例,对孙楷第先生校勘古代小说的成就和方法进行总结,指出他既继承了古籍校勘的一般原则和规范,又根据古代小说的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变通和创新,态度审慎,方式得当,探索出一套符合古代小说实际、卓为有效的校勘方法,对古代小说的校勘整理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籍在长期传抄、刻印中往往产生错误,如讹文、脱文、衍文、倒文、脱简、错简等等大量存在.历代学者,尤其清代学者如卢文弨、王念孙等人,在纠正古书的错误上做了大量的艰巨的工作,这就是校勘之学.做校勘工作需要的知识很多,如文字学、训诂学、逻辑学、语法学等,而音韵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为古籍中有的是韵文,如《诗经》《楚辞》等,即使在散文中也往往用韵,如《易经》《尚书》《三礼》《三传》《老子》《庄子》《墨子》《荀子》《论语》等等.如果在韵脚处有校勘问题,往往可以根据押韵的情况,推断出原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科技古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遗产.它记载了我们先人对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其渊源深远,蕴含丰富,涉及广博,使中外学者赞叹不已.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总叙》中说: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后二人所校勘全是科技古籍.刘歆《七略》中,《诸子略》的墨、杂、农三类,《兵书略》的阴阳、技巧两类,《数术略》的天文、历谱、杂占3类,《方技略》的医经、经方两类,皆含科技古籍.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类别又有发展,经部的乐类,史部的时令、地理、考工,子部的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数术、谱录(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道家(炼丹)等,多数是科技古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传统古籍的一种重要版本,四库全书本在今天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应有一定的价值。今天,如果我们要在某一种古籍整理的工作中利用其四库全书本,首先必须了解,它是否经过了校勘整理?其具体的情况又如何?我们以四库全书渊阁本《建康实录》(以下简称“《实录》”)作为个案,对其进行版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实录》的进一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前期,我工作的单位来了一位年轻的同事小朱,他是省重点高中的毕业生,因为身体不太好,在当时体检不合格就不能报考高校的情况下,而被分配工作的.他与我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又因我的年纪比他大,故而他对我这个“老大哥”十分尊敬.在言谈之中,他知道了我是一个影剧爱好者,特别是京剧.又在闲聊时,他说王玉珍是他嫂嫂的胞妹,他们朱、王二家合住在汉口大夹街53号,有他和他的哥嫂,有王玉珍和她的父母亲,由玉珍的母亲主持家务.那时的玉珍还是一位群众艺术馆的干部,一位业余的歌唱演员.小朱向我介绍了玉珍的情况,也向玉珍说到了我.我与小朱共事一年后,他的身体健壮了,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赴沪之前向我说,一定要让玉珍与我见见面.这时的王玉珍已是主演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主角韩英的著名歌剧演员了.在此之前,王玉珍是湖北地方歌剧团的演员,演过《刘海砍樵》和《秋江》等剧.她主演《洪》剧时,湖北地方歌剧团则改为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史研究室编写了一本《中国史学发展史》,这是在尹达同志主持下,从一九八二年六月开始工作的。一九八三年七月一日尹达同志逝世后,我们根据他生前对初稿的意见和有关谈话,进行了修改,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底定稿,将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史睿 《文献》2004,(2):206-214
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原名《古文旧书考》,明治三十七年(1904)东京民友社排印,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此书主要论述日本所藏中日韩三国古籍的版本源流、流布传播和校勘考释的情况,分为旧钞本、宋椠本、旧刊本、元明清韩刊本四卷,有俞樾《序》和黄绍箕《跋》.  相似文献   

14.
史励 《古籍研究》2003,(3):45-51
宋代是我国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此时,校勘学空前发展,中央政府重视整理古籍,开局设馆,延请硕学名儒校订古籍,成绩斐然;私家校勘更为繁盛,高官名流乃至一般士子,乐于此道,从事斯业,蔚然成风,硕果累累,出现了大量的校勘作。其中,方崧卿的《韩集举正》是流传至今,质量高,价值大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陈子善 《世纪》2020,(3):88-89
王仰晨先生(1921—2005)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出版家,先后主持《鲁迅全集》《茅盾全集》《瞿秋白全集》(文学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实在了不起。1986年离休后,他又与巴金先生密切合作10余年,共同完成了《巴金全集》和《巴金译文全集》的编辑工作。当年参加《鲁迅全集》书信卷注释时,我随人文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和参加注释的各地同仁,尊称他为"王仰",因此,此文仍以王仰称呼他老人家。  相似文献   

16.
王重民先生据敦煌残卷校补《全唐诗》的工作,曾花过二十多年的心血。他所留给我们的,主要有《补全唐诗》(载《全唐诗外编》)和《<补全唐诗>拾遗》(载《敦煌遗书论文集》)两种。这两种辑本,是王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同时也凝聚了许多学者的集体智慧。前者在编辑过程中,曾请王仲闻、俞平伯、刘盼遂等先生校阅;后者则采取了王尧、舒学、项楚等先生的研究成果,并经阴法鲁先生等校阅。所以这两种辑本校勘的精审,在敦煌文献的整理中是第一流的。但由于敦煌遗书整理校勘特殊的复杂性,这两种辑本的校勘也还存  相似文献   

17.
史历 《古籍研究》2002,(3):34-37
《韩集举正》又叫《韩举正》,是南宋方崧卿校理韩愈诗时做的校勘记。它是一部“独立完整的校勘专”,Ⅲ为两宋时期私家校勘记汇编的典范。作方崧卿,字季申,南宋兴化军莆田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85),卒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他长期任地方官,颇有政绩,喜读韩,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初,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全部问世,这是我国史学界的盛事.其中南朝五史的整理出自史学界前辈之手.山东大学历史系王仲荦教授有如下记述:“一九六二年,国务院调我去中华书局参加《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山东大学主持标点南朝五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和《南史》.当时武汉大学唐长孺教授主持北朝史点校工作,南朝由我负责,中华书局内部开玩笑,称为‘南王北唐’……尽管标点上还可能会发现一些小错误,校勘的质量却是有保证的.”南朝五史中的《宋书》,又系王仲荦先生手自校定,学人更寄以厚望.  相似文献   

19.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享誉世界,功贯全球的著作。古籍史料的翻译错误是其白璧微瑕,为使其更加完美,就古籍翻译的三个问题进行商榷。其一,古籍数词的翻译错误;其二,古文献人名的断译错误;其三,古史书的校勘标点错误。  相似文献   

20.
袁津琥 《文献》1998,(2):152
张锡原录校的《敦煌赋汇》一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汇集了目前敦煌文书中赋类文章共计27种.由于收录既全,校勘示精,实为有关学者不可少之书,惟拜读之余,发现其中仍不无失校、漏校之处,今试举一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