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建军 《旅游》2010,(2):40-43
亚青寺冬季的黄昏最迷人,这时炊烟弥漫,河水闪耀着金光,颂经声随风远远传来,犹如天籁,动入心弦。这样的感觉,只有在那里可以感受。  相似文献   

2.
7月4日、5日,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轻车简从,到乌鲁木齐、昌吉等地的百姓中倾听民声。随行的《新疆日报》记者报道后,舆论一片叫好:  相似文献   

3.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张华文报纸《循环日报》,一扫西方人垄断媒体的局面;他曾出任《申报》总编辑,开启了影响深远的新闻"政论体";他曾为孙中山修改和发表文章,率先喊出"变法图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出版各类著作40余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朋友”一词,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字眼,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是说明“朋友”的重要。但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郑明 《郑和研究》2005,(4):49-52
郑和下西洋档案没有完整保留下来,也可能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郑和本人又没有著述,仅有几块碑刻,因此今人所见下西洋原始史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当推马欢《瀛涯胜览》(下简称《瀛》)。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高潮中,万明同志默默耕耘,对四(五)种该古藉的明钞本进行校勘、注释,终于赶在2005年7月出版了“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下简称“明注本”)为学术界和广大公众提供了一本可靠的、集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郭店简《老子》与今本第13章“惊”字相当之字,当从白於蓝说释为“昔”,从文义看,此字应读为“荣”。“宠辱若荣”与“贵大患若身”的句式相同,“宠”字应从前人之说理解为动词。老子主张像常人宠荣那样宠辱,像贵身那样贵大患;“得之若荣,失之若荣”的意思是“得‘为下’若得荣,失‘为下’若失荣”,这两句是对“宠辱若荣”的解释。大概由於较早流传之本多用假借字表示“荣”,就被後人误读成了音近的“惊”,导致了对此章文义的严重误解,老子的正面主张被很多人解释成了对俗人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一、袁枚是个“大好官” 笔者研究袁枚多年,主编有《袁枚全集》,所以看到《文史月刊》2011年第1期刊有《袁枚怎么那么富裕呢?》一文,极感兴趣。也想在这里谈一谈袁枚因何“那么富裕”。  相似文献   

8.
<正>熟悉《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飞的兵器是"丈八蛇矛"。矛头部位都是弯弯扭扭,其状如蛇,让人一看便映入脑海,终生不忘。然而仔细一想,这种造型毫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中国,复杂的世界” 人物周刊:《环球时报》赢得了百万读者,但也受到了很多争议相质疑,你能比较完事地阐述一下你的办报理念吗?  相似文献   

10.
马一凡 《文史月刊》2009,(12):75-75
《邵氏闻见后录》载:秦少游在东坡旁边坐,老顽童苏轼耐不住性子,又调侃自己的学生胡子多。秦少游也是熟读诗书的人,引用《论语》之语戏答:“君子多乎(胡)哉。”谁知苏东坡脑袋转得更快:“小人樊(繁)须也!”正好借用了《论语·子路》中的原话。这一问一答,令当时在座的人个个笑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1.
《方志百科全书》以浓缩修志历史,展示志业成就,普及方志知识,促进传承应用为编纂方针,设7个编写组,涵盖方志事业的各个方面。正如方志以一地特色为记述要点一样,《方志百科全书》选取方志事业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志书"——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浓墨重彩地介绍。这一设计理念是由地方志本身的价值和方志编修工作在方志事业中的地位决定的。《方志百科全书》拟收录志书(包括列为专条和在相关条目中附带介绍的志书)约2690部。为使《方志百科全书》成为广大修志工作者和大众读者阅读地方志精华的平台,收录志书都是我国新旧志书中的佳作、名作。  相似文献   

12.
苏成爱 《文献》2020,(1):56-64
在出土后的将近50年时间里,定县汉简《儒家者言》的第24章一直未得到确切的考释。其实,简文与《风俗通义》所引《孝经》相同,以此为突破口,可以确定此章为带有经说的《孝经》,是现存最早的经传合璧的《孝经》抄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他是谁?”“一个和尚。” 女性朋友想从我这里认识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时,只会得到寥寥4字情报,附上“仅此而已”的口吻。  相似文献   

14.
李琦 《百年潮》2013,(12):37-44
关于瞿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因,人们比较注重研究其“远因”,也就是瞿秋白过去的经历,如国内外种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特点、党内遭遇等。对该文写作目的的研究则大多指向未来,如“暴露内心”或者“总结党内斗争经验教训”等。那么《多余的话》的写作有没有“近因”,即“当下”的因素在起作用呢?他的“最后的最坦白的话”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他到底想要说清楚一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必须在临死前说清楚这些事情呢?  相似文献   

15.
<正>1979年3月1日《哈尔滨日报》发表了短评《做安定团结的促进派》。3月2日发表一篇名为《象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安定团结》的文章。3月3日又发表《正确运用民主权利》一文,指出最近两天,我市一些人聚集街头,堵塞交通,毁坏车辆,影响社会秩序的事,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究竟是什么人在闹事?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交错而来的种种大悲大喜是如此撼天动地,刻骨铭心,让人不能不特别记住这特别的年份、特别的积淀。  相似文献   

17.
柯云 《文史月刊》2009,(11):16-17
抗战时期,物价飞涨,俗话说,饥寒起盗心,本来就贫困的湘西乾城大西寨一时盗窃成风。大西寨最招盗的是石庆富家。石庆富脑子好使,少时跟人学了一个杀猪手艺,靠宰猪作贩买贩卖生意,赚了不少钱。他的母亲田大娘善于持家,几年来地窖中藏了不少粮食,算得上一个大户。  相似文献   

18.
韩铁铮 《湖南文史》2014,(10):47-48
我的原籍是河北饶阳县,1938年生于天津。我于1957年考入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当时这里只有历史和中文两系,第二年我们这两个系迁入北京,和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合并(现在河北师大的前身)。我1961年在河北北京师院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青县中学担任历史教师。1965年11月的一天,我在《文汇报》上读到后来被称作“吹响了文化大革命号角”的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姚文元以他特有的“敏锐的无产阶级政治嗅觉”嗅到了吴晗的《海瑞罢官》“为彭德怀鸣冤叫屈”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进而把历史上所有的清官好官一律打翻在地……  相似文献   

19.
贾如泽 《文史月刊》2008,(12):46-50
一、问题的提出 1、头号人物有姓无名贾宝玉是小说《红楼梦》第一号人物,但就是这样一部中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的头号人物,就是这样一个钟鸣鼎食的“诗礼大家”的读书郎,居然没有得到正式命名。“宝玉”二字与其说是一个“小名”,倒不如说是一个“昵称”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文史月刊》2010,(9):8-9
<正>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经常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如"离毁灭只有6度",仿佛好莱坞大片《后天》、《2012》等即将变成现实。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