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扬州会馆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地方性的同乡利益整合组织。它以地缘为纽带,“敦乡宜,叙桑梓”,是旅居他乡的同籍人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团体。从明代中叶到清代成同时期,中国各类会馆纷起频出、竞相争胜,呈现出“群星璀璨”般的繁荣兴盛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汪庆元 《文献》2005,(3):229-239
一、<新安蠹状>简介 徽州文书档案由于是第一手资料而受到明清史学研究者的重视.徽州文献也有属于档案汇编的形式.<丝绢全书>就"无异明代徽州府衙门中的一批卷宗","与徽州地方发现之房地契约同有史料保存的价值."①新见之<新安蠹状>亦属此类.  相似文献   

3.
陈瑞 《安徽史学》2001,(3):13-17
明清时期,由于徽州经济、文化的发达昌盛,各类望族星罗棋布于徽州社会.本文认为,衡量明清徽州望族是有一定标准的:第一,家族培养出的登科入仕者的多寡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第二,家族财雄人繁、经济地位的崇高是衡量望族的又一重要标准;第三,科甲与商游结合、贾儒兼融型家族是微州望族的最佳形态;第四,以手工技艺擅名的家族也是徽州望族之林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成员.与衡量望族的标准相对应,明清徽州望族大致可分为官宦型、商贾型、官商结合型、手工技艺型四种类型.明清徽州望族类型具有多样性,衡量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研究徽州望族应坚持动态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新安理学对徽州刻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刻书世称徽派刻书,据考证,徽州刻书源于唐,在宋元时期成为安徽地区刻书中心,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刻技之精,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清时期刻书业中的一大主流派别。在徽州刻书的发展过程中,新安理学为这一地区的刻书业的兴盛繁荣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理学大家及其门徒的众多论著为徽州刻书提供了水准较高的出版内容,究读理学,重视教育的风气又为徽州刻书提供了大有可图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元、明、清,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书院的兴起和理学发展曾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着相互推动、互为因果的血肉联系。”①徽州作为程朱理学的故乡,其书院教育一直十分发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宋元时期,徽州所建书院即有47所。到明清时期,随着徽州学术的进一步繁荣,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以及商人在财力上的支持,徽州的书院教育比前代更为兴盛,明末即有“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②之说。从目前拥有的资料来看,整个明清时期,徽州新建和重建的书…  相似文献   

6.
略评胡适论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十分自豪地说道:“一千多年来,我们徽州人都是以善於经商而闻名全国的。”他又说道:“徽州人的生意是全国性的,并不限於邻近各省。”胡适对于“无徽不成镇”这句名言更是津津乐遭。他不惮烦地加以详尽的解说:“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6,(5)
黄山学院图书馆所藏汪世清先生遗赠《新安文献志续编》晚明刻本一册,系该书的第七、八卷,收录唐代至明代徽州文献九十五篇,其中包含多篇稀见的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如卷中收录了众多的明代徽商文献,是晚明时期徽商繁荣和社会观念变化的生动体现。书中的一些篇章,对考证徽州典故很有价值,对明史研究也有帮助。由于现存卷中没有关于编纂者的任何信息,使得确定该书的编纂者与刊行年代较为困难,通过对存世徽州文献的综合考察,推测该书的编者可能是晚明休宁人程廷策,该书则刊行于隆庆末或万历初。  相似文献   

8.
质铺(典当)无疑是徽商从事的最重要的行业之一。过去,已有一些学者对徽州典商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加以论述,以求将这个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我国典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滥觞于南北朝时期佛寺开设的“质库”或“长生库”,以后逐渐得到发展。迨至明清,随着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贫困化,典当业更有了长足发展。各地当铺林立,明代一段时期,南京城里就有当铺500家①,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清代更盛,从京城到各省省会,乃至县城集镇,典当铺肆,比比皆是,其数量十分惊人。…  相似文献   

9.
徽州文书研究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书研究十年回顾阿风十年来,徽州文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而对它的研究的每一次深入,都是与整个明清历史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因为徽州文书的研究决不仅是一种地方史的研究,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徽州文书为代表的明清地方文书档案”的整体研究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福建的建安(建阳)、四川的眉山(成都)、河南的汴梁(开封)、安徽的徽州(歙县)、江苏的金陵(南京)、浙江的武林(杭州)、山西的平水(临汾)以及北京都是著名的雕版印刷出版中心.其中,安徽徽州的雕版技术与成就尤其突出.古代徽州,地少人稠、物产富饶,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劳动人民有多种技艺,民间画师雕版艺人比较集中.徽州又盛产纸、墨、笔、砚和木材,为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明清时期徽州又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地方的刻书业很兴盛,私家和书坊出版的通俗书籍附有精致的版画插图亦已形成风气,民众所喜看爱读的小说戏曲通俗书广泛流传,给徽州版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要对明清徽州人地矛盾有深入认识,必须把它和安徽与全国做比较分析。首先,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上。明代徽州人口不断增加,与全国和后来隶属安徽的其他府州相比,到中后期人口压力已相当大;到清中前期,徽州人口压力持续加大,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到太平天国战争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其次,明清徽州人地矛盾还突出表现在人均占有田地少、能生产粮食的田地少和田硗地瘠。上述诸多因素叠加作用,使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成为迫使徽人大量经商的基本原因。不过,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县域它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对此应作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江超 《黑龙江史志》2014,(5):287-288
明清时期是中国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书院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但是,在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书院的官学化越来越严重,书院越来越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徽州书院作为全国书院的一部分自然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然而,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其他地方书院的官学化虽然有着相同点,但它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官学化的途径。本文将从徽州书院官学化的原因、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徽商及其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透过徽州商人的经营活动,从网络分析这个视角对中国明清社会加以考察。一、明末清初的徽商网络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徽商和山西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商帮。当时,这两个商帮的中坚力量都在从事获利丰厚的盐业。万历四十五年(1617),盐业纲运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有利于徽商对于两淮盐场的控制。此后,徽商  相似文献   

14.
徽州历经长期的文化积淀,到了明清时期,不仅以"文风昌盛"、教育发达而闻名于世,还以"十室九商"的商贾之地而闻名遐迩。随着业贾者的增加,商业知识积累更为丰厚,一批有文化素养的徽商开始用文字的形式将经商经验编纂刊刻出来,这些商业书使得徽州社会商业知识与技术得到传承,更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通过对《士商类要》的分析可以探究出明代徽州商业教育的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15.
考察明清时期“宗族”的历史 ,应该超越“血缘群体”或“亲属组织”的角度。华南地区宗族发展是明代以后国家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宗族的发展实践 ,是宋明理学家利用文字的表达 ,改变国家礼仪 ,在地方上推行教化 ,建立起正统性的国家秩序的过程和结果。文章概括讨论了宗族意识形态通过何种渠道向地方社会扩张和渗透 ,宗族礼仪如何在地方社会推广 ,把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结合起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明清货币交易复杂,一般认为,明代货币包括银、钞、制钱。明代中期白银成为实际的主要货币,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货币选择过程,最终白银货币化在明代得以确立~([1])。清代继承实施银两为本位的银、铜平行货币制度,白银与铜质货币是货币体系中的主要存在。传统银两在明清时期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变化。徽州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地域,货币的具体使用情况有着自身的特色与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王裕明 《安徽史学》2015,(3):123-128
宋元时期徽州商人十分活跃。徽商萌芽于两宋,兴起于蒙元。徽商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由徽州经济结构决定的,而非所谓的地理、文化因素。宋元时期徽州商人的活动,加快徽州地方物产商品化,促进徽州人口流徙,推动徽州社会阶层分化。该时期的徽州商人属于专业商人,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大量财富,改变了徽州人的职业观,激起时人对四民观的审思;改变了自身和徽州经济面貌,形成区域经济中的徽州模式。宋元时期的徽州商人是明清徽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代的徽商,素以经营盐业、茶叶、典当业及木业著称于世。然在明代中叶(嘉靖时期,1522—1566年),徽州海商不仅曾与闽之漳泉、广之潮惠、浙之宁绍海商相提并论,而且其名头比之闽广海商还要响亮,令人刮目相视。内陆山区的徽州商人何以能跻身于当时的海商之列,称盛一时呢?本文试图对这一历史现象加以解释,不当之处,祈望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9.
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何兆武等 ( 2·  3)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张分田 张荣明执笔 ( 2· 2 5)中国古代史徽州文书与徽学周绍泉 ( 1· 51)从碑刻看明清以来苏州社会的变迁 ———兼与徽州社会比较唐力行 ( 1· 61)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在土地买卖中的权力与地位阿 风 ( 1· 73)从祁门县“谢氏纷争”看明末徽州的 土地丈量与里甲制〔韩〕权仁溶 ( 1· 86)明代徽州的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卞 利 ( 1· 94 )唐《开元二十五年令·田令》研究戴建国 ( 2· 36)辽代斡鲁朵探析武玉环 ( 2· 51)清代前期…  相似文献   

20.
明代徽州佃仆制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佃仆制是我国明清时期租佃制中的一种形式。徽州是佃仆制的盛行地区之一。这个问题,我在拙作《明代徽州佃仆制考察》一文中已作了初步的探讨。最近,我又看到了一些新资料,结合有关佃仆制的某些论著,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觉得有些问题仍有进一步阐述的必要,不同的看法也尚待进一步讨论。本文就是上篇拙作的补充论述。由于所见资料有限,理论水平不高,偏颇、谬误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