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的记载上,唐伯虎虽有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也从未有过“点秋香“的艳遇。唐伯虎是明代人,他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妻子、父亲几年后接连病故,对他打  相似文献   

2.
舒瞻一事     
舒瞻 ,字云亭 ,他塔喇氏。满族。辽阳人。清乾隆四年 (1739年 )进士。历任桐乡、山阴等县县令 ,乾隆十九年 (1745年 )曾任乍浦 (今浙江省平湖县境内 )理事同知。舒瞻善诗 ,著有《兰藻堂诗集》。倍受评家称赞。舒瞻爱诗 ,并爱诗及人 ,对能诗者便给以多方关怀与帮助。浙江桐乡有一位名叫魏荇舫的人。他虽然能诗善赋 ,但嗜酒 ,少学浮屠氏之法 ,即赌赙 ,不安净业。县令吴某非常生气 ,认为他败坏了读书人的名声 ,便将他逮捕入狱 ,准备严治。恰在此时 ,吴县令调移他邑 ,继任者便是舒瞻。舒瞻上任之后 ,到狱中视察 ,见墙壁上有诗 ,经过询问之后知道…  相似文献   

3.
《江淮文史》2006,(5):F0003-F0003
姚宋 生于1648年,卒年不详,但知其68岁时,即1716年,仍他作甚多。他宋羽京、雨金、野梅等,歙县人,曾长期寓居羌湖。能诗、书 、尤擅画。不仅山水花鸟虫龟兰竹无不精妙,而且能用指尖、木片作画,更有难在瓜子壳上绘十八罗汉之特技。  相似文献   

4.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诗仙”。他的流传到现在的一千多首诗词中,有50多首诗中写到芙蓉(即荷花),这在李白诗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了。他在这些诗中或直写其态.或以之喻人,或以之状物,或以之喻山,都十分生动贴切自然.意趣高洁,充分表现了他喜爱芙蓉的高尚志趣。李白在诗中所咏的芙蓉,他有时又作“红美”。“莲花”。“苗苦”、“薛”、“青莲”等,视诗中的具体环境交替变换用,但无论哪一种叫法.一旦出现在李白的诗中即“点花成金”,形象鲜明,给人留下十分难忘的印象。他所咏的芙蓉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首…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的记载上,唐伯虎虽有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也从未有过"点秋香"的艳遇。唐伯虎是明代人,他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妻子、父亲几年后接连病故,对他打  相似文献   

6.
陈慎 《福建史志》2005,(6):35-37
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他从12岁能诗,直到84岁还“无诗三日却堪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多产的诗人。陆游与福建曾结下不解之缘,其宦游的第一驿站便是福建宁德县,此后还数度人闽,徜徉于神奇的闽山越水之间,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  相似文献   

7.
张楚 《文史春秋》2005,(4):54-5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凡是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记忆深刻。这位诗坛元老曾以活到120岁自励,不料却在2004年元宵节驾鹤西征,享年99岁。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生于1905年10月,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父亲和祖父都好诗,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他的父亲喜爱诗,这个身体纤弱人的感情、气质、天赋都和诗  相似文献   

8.
一徐悲鸿先生原名寿康,是离宜兴城18里的屺亭桥人。他年幼时爱哭,有如鸿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其父徐达章公能诗工书画,一共生了三子三女,一家八口都靠他卖画鬻字为生。达章公信佛,常在寺庙中住,40多岁便去世了。悲鸿是长子,9岁从父学画,17岁时父母为他娶亲,由于他不满这门婚事  相似文献   

9.
刘伟 《收藏家》2002,(1):52-56
在中国历史上有才能的皇帝不乏其人,特别是能诗能文的帝王大有人在,但是乾隆皇帝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君王。早在做皇子时他就开始书写诗文,发表他对历史上和现实中各种问题的看法。他一生自著文集三部,为文1350余篇,诗集五部,共收诗41800余首,被称为中国诗坛上作诗最多的人。乾隆御制诗数量之多令人咋舌,题材之广泛也令人惊叹,其中既有风云政事的纪实,也有写景抒情之作,尤以写景诗占有很大比重,充分反映了乾隆皇帝的闲情  相似文献   

10.
冯玉祥虽是行武出身,却非常酷爱文艺.特别是他所谓的“匠八诗”.更为大众皆知。他曾以“丘八诗人”身份加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被选为“文协总会”理事。他一生共写有1400多首诗,为我国文学史上留下独具一格的一页。1938年10月,“文协”从武汉搬到重庆张家花园36号。在那里,冯玉祥经常同老舍、以群等人谈诗论画,孜孜不倦地向作家们学习新诗、短诗、白话诗等,并将其新作拿来请教修改。可以说,在重庆、江津期间,是冯玉祥诗歌创作的一个高潮,形成了他自成一体的“丘八诗”风格。这些诗作,大都具有他自己生活经历和抒发…  相似文献   

11.
陈洪绶(1599年—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是晚明时期一位卓越的画家。他能诗,工书法,更擅长画花卉、人物,并为当时流行的文学书籍和“叶子”作过大量的木刻画稿。虽然他只活了五十四岁,却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艺术遗产。  相似文献   

12.
吴彬 《神州》2011,(18):104-105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  相似文献   

13.
正孙中山曾经说过:"中国诗之美,逾越各国,如三百篇以逮唐宋名家,有一韵数句,可演为彼方数千百言而不尽者。"他还说:"或以格律为束缚,不知能者以是益见工巧。至于涂饰无意味,自非好诗。然如‘床前明月光’之绝唱,谓妙手偶得则可,惟决非寻常人能道也"。对于当时有人提出要废除诗词格律,孙先生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说"今倡为粗率浅俚之诗,不复求二千余年吾国之粹美,或者人人能诗,而中国已无诗矣。"孙中山一生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奔波,他并无意做诗人,他曾对日本朋友  相似文献   

14.
蒲华183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字作英,别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自小聪颖,擅写诗文。青年时代,他曾想通过制艺,开辟仕宦道路,因为他做的试卷常出格,不中考官之意,所以落得“复试四等”,得了个“诸生”。后多次举试,不断地被摒弃于门外,于是他绝意仕途,将功名富贵视作身外之物,转而致力于艺术,并当作一种求生存的方式。他32岁那年,能诗擅画的夫人缪晓花去世了,唯遗一女,使他悲痛万分,于是开始了他的寄旅生涯,过着鬻书卖画的鳏夫生活。他先客台州、宁波等地,50岁时曾游日本,其书画艺术为东瀛人上推重,回国后定居上海。在他孤寂的生活里,能给以最大安慰的,莫如诗书画  相似文献   

15.
有清一代,被誉为“西南巨儒”的郑珍(1806—1865),字子尹.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郑珍诗具有宋诗派寓理于诗的倾向。胡先骗赞其诗“为有清一代冠冕”,梁启超评其诗“立辞遣格,有独到处”。郑诗有不少篇章写得“奥衍橘诡”,喜用僻字叠语,他以“语必惊人,字忌习见”来要求自己的诗作。以至郑珍身后一百多年,鲜有能为其诗作注者。近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杨元帧注释、贵州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校订(以下简称《校注》本).是一部难得的郑诗校注本,为今人研究郑诗提供了可贵资料,有功前贤及后世读者,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先君童稚时,先后受业于邑人黄缉庭、林农菊书馆,接受书写启蒙教育。少年时在昌明小学读书四年。从小便喜爱文学和书法艺术。17岁起在当铺作店员期间,向骆瑞微学习古文、诗词和书法,向梁变亭学诗。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纸笔墨.而对户南纸铺老板以他字好,每年岁末都请他写春联达  相似文献   

17.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季羡林先生很欣赏的一首诗,其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季先生的为人、为学正如陶氏的诗,本色、自然却又真淳。 漫漫求学路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属临清市)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终年以高粱饼子充饥,一年能吃上一两次白面就很不错了。6岁时,他赴济南投靠叔父,叔父对他很严  相似文献   

18.
陈毅素有儒将之誉,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武此全才”。他既是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化人。  相似文献   

19.
安乐山村寿星多安乐是临桂县茶洞乡的一个边远山村.这个行政村有11个[9f3村,总人口825人,其I-I。6O岁U上的老人有109个,占总人口的13.2他有6I至80岁问老人100人,81岁至10O岁儿8人,104岁的1人,当地人把这个村称为长寿村.据...  相似文献   

20.
杨慎著作之富!推慎第一杨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人。历官至翰林学士。因“仪大礼”触怒世宗而下诏狱,被廷杖削籍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达30多年逝世,年74岁。杨慎幼警敏,11岁能诗,12岁能作文,人以神童视之。工乐府、善弹词。除诗文而外,还有著作一百余种。有《升庵集》《、丹铅余录》《、广夷坚志》《、古今谚》《、诗活补遗》《、风雅逸篇》《、滇载记》等诗文集,阅览之博,著作之富,有明一代,首推杨慎为第一。杨慎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如其《新都县八阵图记》文:院林谪慎乐升补,著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