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生记 《沧桑》2013,(4):229-231
《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以汾河中游为例》一书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流域文明变迁的轨迹,以严谨的逻辑,科学的论证,透过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历史地理过程,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当今流域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和产生的根源。揭示了流域文明危机的本质,指明了流域文明发展的根本途径,为解决当今流域社会经济与流域生态系统如何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现实问题,为流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决策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尼罗河流域文明与地理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会昌 《人文地理》1996,11(1):12-16
本文根据对尼罗河流域文明区地理环境变迁研究的结果,认为正是由于距今9000-4000年前亚非季风势力增强、季风雨量增加给尼罗河流域带来的湿润气候,为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因而尼罗河流域文明不仅仅是"尼罗河的赠礼",而应当更准确地说它是"季风雨的赠礼"。也正是由于季风雨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明的盛衰,因此,由于从距今4000年前后开始的季风势力衰退和季风雨量锐减而导致的干旱化、沙漠化,则逐步吞噬了这一古老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流域经济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阐述流域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进行干旱区流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我国干旱区流域经济的一般特征,即: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错位,流域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流域经济中心在历史上发生了变迁和流域经济的简单性等。指出干旱区流域经济实质上是干旱区流域生态经济。最后提出了干旱区流域经济应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韩美  何佳梅 《人文地理》1996,11(Z2):71-73
水土流失严重的流域,能否快速实现生态、经济与杜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治理模式的选择.汇泉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证明,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是快速实现流域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亚区域的历史上,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个部分。本文以明代的亦失哈东巡为切入,对于黑龙江流域的的历史进行描述。亦失哈十次东巡,不但开辟了黑龙江,松花江数千里的文化交流之路,而且对于黑龙江流域的诸多少数民族进行了宣慰和招抚,沟通了这一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同时它带来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也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了解这些内容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当时的明王朝的在东北亚区域的统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曾经的黑龙江流域。同时希望以此文作为引玉之砖,阐述作者本人对于流域地区历史研究——流域史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由陕西省省长程安东作序,陕西省水利厅负责编纂,陕两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志&;#183;水利志》,是陕西省历史上第一部水利专业志。我们读后,深感它是一部济世兴邦的地方水利志。上溯华夏文明史,详今略古,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一览无余。史料非常丰富,资治明鉴,催人奋进。感觉其主要特色如下:  相似文献   

7.
清代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了清代以来 30 0余年间西辽河流域行政格局、人口、土地利用、动植物等人地关系要素的变化 ,并得出四个主要结论 :1行政交错格局的变化使流域农业人口增加并确立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 ;2清代以来政府实行的移民开垦政策是流域人地关系恶化的主导因素 ;3牧民游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流域人地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4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区域农业开发后流域人地关系加速恶化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8.
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湖南湘江流域曾先后出土大批精美商周青铜器而为世人所瞩目,对这些青铜器的来源和性质诸问题,长期都是一个争论不休无法解开的谜团。近年来宁乡黄材盆地炭河里遗址的重大发现,不仅找到了宁乡商周铜器群的考古学文化,而且发现了与铜器群恰相匹配的城址、宫殿基址和贵族墓葬,这无疑是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也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契机。论文作者向桃初先生多年来一直主持炭河里城址的考古发掘,本文开篇就是在简要介绍炭河里城址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基础上,展开对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诸多问题的讨论,论文思维缜密,层次清晣,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作者在论证炭河里城址是西周时期的地方青铜文化或方国的中心都邑前提下,进而认定宁乡铜器群同属炭河里考古学文化。湘江流域出土的一批商代晚期青铜重器,是在商末周初时为周人所逼的殷遗民南下带来的。湘江流域和四川广汉、江西新干不同,在商代晚期不存在一个发达的青铜文明或铜器铸造中心,湘江流域的青铜铸造业和青铜文明形成于西周早中期之际,可以早期越式鼎的形成为标志。等等。作者根据炭河里城址的新发现,提出的上述这些问题和思考角度,对于中国南方地区乃至其它非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参考意义。当然,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是否正确,正如作者在结尾中所说的那样,尚有待时间和考古材料的验证。但是,我认为,作者把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青铜器群和同一时空内的考古学文化和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这应是研究青铜器的正确之途,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较真实地反映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9.
<正>从遥远的古代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黑龙江各族先民用智慧和勤劳开垦了这片热土,创建了令世人惊叹的黑龙江流域文明。奔腾不息的黑龙江水滋润、养育了肃慎、东胡、秽貊三大族系的先民及其后裔,以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中心的广袤土地更是统治我国267年满清王朝的发源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浙江苕溪流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苕溪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 ,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水源 ,也是太湖与钱塘江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作为江南的一个次区域 ,具有地理文化学上的范本意义 ,但在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 ,以河川流域作为次区域研究目前比较少见。正基于此 ,本文从人口集聚、水利兴修、次中心点的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几方面入手 ,通过对秦汉时期苕溪流域开发的研究 ,揭示次流域经济圈在早期开发中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白龙江流域,气候适合人类生存,孕育出灿烂彩陶文化,构成马家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家窑文化时期,白龙江流域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水平低于仰韶晚期文化。马家窑文化顺白龙江而下,传播到四川北部岷江流域,扩展了马家窑文化的范围。白龙江流域的马家窑文化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正好介于核心文化区和边缘文化区之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白龙江流域马家窑文化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促成丰富多彩的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清前期长江流域东西贸易日渐兴盛这一历史背景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皖江流域逐渐形成了传统型市镇、地方集散型市镇和流通枢纽型市镇等具有不同层级的农村市场网络体系,并以芜湖作为该区域市场体系的最高中心地.从时间上看,皖江流域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清初至乾隆年间的恢复阶段、乾隆至嘉道时期的快速增长阶段以及道光至成光年间的平稳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皖江流域市场无论在市场密度方面,还是在市场贸易范围、市场贸易半径方面都处于同期全国市场发展的较高水平,但皖江流域内部的市场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各地区的市场密度、市场贸易范围及市场贸易半径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专业化水平低和开放性不强是皖江流域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格局的单一性、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商品经济观念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13.
本土的地域文化内核是地域文学生存、发展的真正源泉。就黑龙江流域文学来说,原始萨满教文化是其重要的生发原点。萨满教文化因素在现代黑龙江流域文学中经历了一条从批判到爱恨交织,再到敬畏颂扬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论流域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及其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域区和行政区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区域,但都有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部分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类区域之间关系处理的不适当,导致了区域开发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流域区和行政区关系优化协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普洱古茶园具有神性的自然和自然的人性。著名文化学者黄庆在澜沧江流域田野调查十几年,他提出澜沧江流域蕴藏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原生态文明系统,这个文明系统里包含着古老文明的活态的遗迹,古茶树即是这一文明遗迹的见证和灵魂。本社社长刘保党与黄庆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水资源环境与塘坝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湖流域众多的江河湖泊,为流域人民的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巢湖流域人民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与本地区相适宜的兴修小型塘坝水利形式。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小型塘坝大量涌现,其数量之多,地区分布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古代塘坝水利设施与田产丰歉休戚相关,在当时生产水平上,发挥着重大工程效益,在抗旱保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有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有的工程历经沧桑,至今仍发挥着一定的效益,是值得加以重点保护并予以合理开发利用的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浩  曾刚  徐中民 《人文地理》2009,24(4):66-71
以《Calvert-Henderson生活质量指标》一书为理论指导构建了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开展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及查找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城乡居民2004年的生活质量。具体的评价结果是:黑河流域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农村;黑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表现出中游高于上游和下游;黑河流域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以乡镇为单位计算差异显著;黑河流域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中游略好于上游、下游;影响黑河流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教育和住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2000、2006、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成本加权距离和城乡聚落体系潜能指数对传统的场强模型进行改进,综合利用扩张强度指数、扩张速度指数等分析研究石羊河流域内部城乡聚落体系空间结构分异。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并结合道路等级和长度计算流域内城乡聚落体系间最短时间距离来分析城乡聚落体系空间联系与空间相互作用,据此分析石羊河流域城乡聚落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及影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原始瓷在福建省分布广泛,是构成福建商周时期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近年来在福建闽江下游流域相关考古活动的最新进展,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展开分析后认为:在商周之际原始瓷的烧造就已在闽江上游流域出现,并沿闽江水系南下快速扩散,在西周早中期传播至闽江下游流域。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嫩江流域诸民族,即黑龙江古代三大族系中秽貊族系诸族,特别是对其中秽貊民族复合体与夫余族的源流、迁徙与分布作以梳理性研究,并就嫩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各族生存、发展的影响略作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