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7年3月,红军西路军兵败祁连山,陈昌浩、徐向前率3000余人退守在冰天雪地的石窝山。为了西路军下一步的行动,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于1937年3月14日傍晚,在石窝山山洼里召开了紧急会议。陈昌浩没等徐向前到会,就主持讨论了西路军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议。根据陈  相似文献   

2.
如果陈昌浩与徐向前一道返回延安,结果又会怎样呢?然而,历史偏偏没有如果。1937年3月14日,这是红军西路军的西进行动宣告失败之日。这一天,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祁连山腹地石窝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史称"石窝会议"),决定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脱离部队",返回陕北。"石窝会议"决定军政主管离队之事,徐向  相似文献   

3.
1937年3月,陈昌浩、徐向前率领的红军西路军2万余人,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与敌人展开了几天几夜的血战,终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兵败祁连山。陈、徐率3000余人退守在祁连山冰天  相似文献   

4.
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无疑是红四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此后的陈昌浩不再是昔日叱咤风云的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从红军乃至后来八路军著名将领的行列中消失。对于陈昌浩返回延安的坎坷经过,《纵横》2002年第6期曾发表《陈昌浩回延安》一文予以详细介绍。但陈昌浩回到延安以后的情况,却鲜有文章详细谈及。  相似文献   

5.
西路军之败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对内粉碎张国焘的分裂阴谋,对外冲破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艰难到达甘南,在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至此,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式结束。在庆祝会师的喜悦中,党中央及时决定将红四方面军改为西路军,让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已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那一部分官兵留在红四方面军,并从中央抽调一批政治干部,全面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工作。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建立西路军的目的是开辟西北革命根据地。当时红一方面军二二一师政委方强,被调任西路军第九军宣…  相似文献   

6.
西路军的失败与陈昌浩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初,红军西路军两万多人,在河西走廊遭到几乎全军覆没的厄运。关于西路军的惨败,中共党史上有许多说法;比如《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的注释说,西路军是奉张国焘命令擅自过河,致使两万红军失败。许多党史专著也说,西路军的失败是张国焘退却主义与取消主义所造成的恶果。张国焘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我应负担西路军失败的全部责任”,但又说:“西路军的失败是陈昌浩同志的指挥的错误,如果张国焘同志也过了黄河,亲自策划指挥,则不会失败,反会胜利。”他把西路军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西路军最高军政首脑陈昌浩身上。随着对西路军…  相似文献   

7.
陈昌浩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领导人,在很长时间内是与张国焘分裂路线联系在一起的,也曾是红军历史上悲壮的西路军失败的责任者,为此他后半生飘零坎坷,结局悲惨。但历史事实真相并非如此,1984年胡耀帮亲自批示为陈昌浩恢复名誉。《由神奇而腐朽再至不朽的陈昌浩》一文,循着陈昌浩一生的轨迹,对其功过是非作了客观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马家军疯狂围猎西路军惨遭失败 这是红军西路军的西征行动即告失败之日──1937年3月14日。 这一日,西路军残部包括大批伤兵彩号妇女小孩在内的两千余人,已退入祁连山中分散游击。其中有一支溃散的红军队伍,撤退到黑河上游的黄番寺附近,静悄悄潜伏在一座山林之中。冰天雪地,饥寒交迫,弹尽力竭,陷入绝境。急骤的马蹄声中,有一队头戴黑羊皮帽、身穿老羊皮袄、脚蹬毛毡窝窝的骑兵队伍,犹如一阵狂风尾追而至,将这一座山林紧紧围拢起来……杀气正盛的马家军,把每一座可供红军躲藏的高山密林,都当作他们必须包围搜索的猎场,跃马挥刀…  相似文献   

9.
刘荣通 《丝绸之路》2012,(24):41-43
1936年,为执行中央打通国际交通线的决定,由陈昌浩率领的西路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西征甘肃河西走廊时,同马家军的战斗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此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初冬,甘肃酒泉,一位名叫张炳南的四川籍老人在饥寒交加中孤独离世,数天后被当地百姓用谷草、柳条裹尸埋葬。实际上,这位去世老人竟是曾烜赫一时、1930年代担任过川陕省最高苏维埃主席、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要职的熊国炳。本文深情追述了熊国炳这位铁骨硬汉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传奇革命生涯,以及他在西路军失败与组织失联后,隐姓埋名流落异乡却不失革命者本色的艰苦人生。  相似文献   

11.
英勇悲壮的西征失败了,被打散的西路军战士退到了祁连山中。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回到陕北,找到党,找到部队。在这一信念的鼓舞下,他们不畏艰险,智斗敌顽,终于冲破重重围困,回到了延安。本文是千百名西路军战士奋斗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风雪祁连山 “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古战场上这种全军覆没的惨剧,又在祁连山下重演了。 西路军仅剩的不足万人,从倪家营子突围后,进至威敌堡、三道流沟一带,又被马敌追至,团团包围。血战五昼夜,被迫再次突围,进入梨  相似文献   

13.
周善伟 《铁军》2022,(3):25-26
<正>我的父亲周纯麟,1912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今麻城市)。16岁参加农民赤卫军,18岁参加共青团,同年参加工农红军,两年后转为共产党党员。曾参加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作战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当过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的通信员,在三十军任营政委,曾两过草地,参加西路军征战甘肃,血战河西走廊。风雪祁连山43个日日夜夜,受冻挨饿,九死一生。西路军失败后,余部在李先念等率领下,  相似文献   

14.
张掖马蹄寺,酒泉文殊山,玉门昌马诸石窟,是甘肃河西祁连山境内的几处早期的石窟寺遗迹。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一日,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重新核定:马蹄寺石窟、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政学校──云梦山战国军庠燕昭安云梦山,亦名青岩山、云蒙山,属于太行山脉,海拔580米。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淇县城西南15公里。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曾在云梦山水帘洞隐居聚众讲学,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政学校,培养出的...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21,40(5)
1936年10月,为尽快完成"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指示,21800余名红军指战员西渡黄河后组成西路军与甘青地区的十余万国民党马家军裹血力战4个多月最终失败。回顾这段悲壮的征程,广大西路军指战员在逆境中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西路军血沃西征战场的辛路历程和西路军指战员身陷囹圄志不移的不屈斗争,作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生动教材,对于我们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高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陈昌浩是张国焘的坚定支持。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也将陈昌浩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而实际上,陈昌浩对张国焘并非一直支持,也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支持张国焘。长征途中,陈昌浩曾公开站出来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在许多重要的军事决策上,陈昌浩是支持总指挥徐向前而反对张国焘的。  相似文献   

18.
王蓬 《丝绸之路》2012,(7):32-36
一进入河西走廊,那与你如影相随,无处不在且又延绵不绝的巨大身影便是祁连山。永登一带,山谷形成的走廊还嫌狭窄,宽不过10余公里,祁连山近在咫尺,可以清楚地看见地貌山色,山体并不见其伟岸巍峨,相对高度五六百米。  相似文献   

19.
祁连骑迹     
雷虎 《旅游》2016,(4):50-55
祁连山是一座知名度很高的山,因为历史书中总会提到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山的三种景致:祁连山的东部降雨相对丰富,植被繁茂,森林蓊郁;中部的祁连山以哈拉湖为中心,雪山多,冰川壮丽:西部则呈现出荒漠景观,千沟万壑的大山寸草不生,具有一种苍凉的美感。站在祁连山面前,看山峦起伏百里不绝,内心受到震撼的同时,依旧觉得云雾缭绕的它深邃如谜。只有真正深入,亲自走过,才会明了巍峨的雪峰,是如何伸向荒漠,成为了甘泉。河西走廊又是怎样在这座山脉的庇佑下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山丹县的南边祁连山脚下,有一片丰饶的草原。这就是大马营草滩。马营滩南靠祁连,北边也有一架山。叫焉支山。公元前121年,汉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余大军。于焉支山下、马营滩上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将盘居于此地的匈奴逐出,匈奴哀而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