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1年,石家庄地区文物商店征集了一件唐越窑青瓷刻花鱼水纹印盒。高6、口径11、底径4.8厘米。整体扁圆形,斜坡形盖,子母口,饼形实足。通体施青釉,底足满釉并有五个圆形支钉痕。盖面中心用浅刻手法装饰鱼水纹,一尾鲤鱼首尾跃出水面,身子隐于水中,线条精美流畅,活泼生动。1982年2月,故宫博物院著名瓷器专家耿宝昌先生将其鉴定为一级文物。现藏石家庄地区文物管理所。  相似文献   

2.
我馆藏有一件青瓷蹄足圆形砚(编号1832)。直领,砚面隆起,周围有水槽。下残存22个蹄足。蹄足束腰部分饰凸弦纹二道,面饰扇形竖线纹。砚面隆起处无釉,余皆施黄中带绿(黄褐色)釉。釉层均勾,釉面晶莹滋润,有细开片。砚槽施釉部分有蓝灰色积釉,呈凝脂状。砚领内外、盘底外壁、蹄足束腰处、足底亦均施有蓝灰色釉。砚盘周边有子口以承盖(见图)。该砚略残,蹄足有些部分釉层剥落,胎质外露。瓷胎呈灰白色,较粗,似经淘洗,胎质坚密,内含极多黑色小砂粒。面径18.6、足高3.7、壁厚0.3、高6.8厘米。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件上虞窑青瓷扁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年8月,江苏金坛县白塔公社惠群大队出土了一只青瓷扁壶。直颈,平口、扁圆腹,圈足扁圆外侈,两肩各有一鼠纽(鼠形,有翼、短尾,可能就是《山海经》上所说的"飞鼠")。腹部上刻划一装饰图案,其下划刻"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十三字,另一面划刻"紫是鱼浦(?)也"六字(图二)。器外施满釉,釉色一面泛黄,一面泛青,呈半透明状,有冰裂纹,并有渣点。圈足底下及腹内无釉。腹内平面有旋削纹。器高23.2,腹宽21,扁直径11.5、口径6.3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4.
现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的青瓷谷仓罐是一件传世品,1956年征集,亦是青瓷堆塑系列中的精品. 这件青瓷谷仓罐通高50.5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6厘米.谷仓罐由罐体和圆形罐口上面的堆塑两部分组成.罐体的形制为圆口、折沿、溜肩、鼓腹、平底.罐体的最大腹径在肩部稍往下,最大腹径大于罐的口径.罐青灰胎,胎质坚硬,通体施艾青釉,釉色光洁透亮.该罐下腹部有修复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件先秦有铭铜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初,北京市文物商店收集到一件先秦时期的铜矛。矛全长17.5厘米,筩上有一穿,脊部突起,由脊到缘呈斜平状。已受到腐蚀,唯筩上有穿部位的铜质完好,穿侧镌刻铭文,全文为: "寺工武库受(授)属邦咸阳[戊午]"(图一、二)。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一带的越窑,是人类瓷器诞生的摇篮,世界制瓷技术发明的源头,古代"海上陶瓷之路"贸易主体制造的窑炉,它为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全球化贸易网络构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辉煌不朽的丰碑。越窑青瓷作为中国最早大批量销往海外的大宗贸易陶瓷,它与长沙窑瓷器、邢窑与定窑白瓷一起掀起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成为人类开拓"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7.
安阳市博物馆藏有一件白地黑花玉壶春瓶。此瓶造型优雅,喇叭口,细长颈,椭腹圆,矮圈足。瓶高27、口径7.85、腹径13.7、底径8.53、口部胎厚0.6厘米,底部无釉。此瓶通身绘二龙戏珠和卷云纹,近足部绘两道粗细各一的弦纹。图案线条流畅,不拘一格,构图丰满。图中两条黑龙张牙舞爪,勇猛威武,大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之势。两龙之间有一周身环绕光焰的宝珠,光焰由一端往外喷射,呈熊熊燃烧状,两龙围绕宝珠在云层里上下翻飞戏游。龙的两眼炯炯有神,龙背出脊,脊尖怒张,细颈瘦身,  相似文献   

8.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宋代青白釉堆塑瓶,为1956年购于北京琉璃厂宝聚斋古玩店.其瓶纹饰生动形象,胎质细腻莹润,在同类器物中可谓是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9.
孙维昌 《南方文物》2001,(1):124-125
最近,一部由林士民先生编著全面研究探讨《青瓷与越窑》的学术性专著,已由上海古籍 出版社出版面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浙东陶瓷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70年代,宁波市的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陶器确认,浙东地区七千年前已 存在先进的制陶文明。80年代,浙东商周龙窑和20多处春秋战国时代窑址的发现和发掘,这 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从而把浙东烧制原始瓷的历史载入了史册。东汉时代,浙东地区50多 处东汉古瓷窑址烧制成熟瓷器的先进工艺,再一次证明了浙江是…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武城县文化馆藏有一件彩斑玉壶春瓶。瓶通高32.5、口径7、腹径17、底径9厘米。喇叭口,细长颈,颈以下渐广,圆腹,圈足微外撇。胎质细而坚,白中泛黄。外施黑褐釉至下腹部。釉面上有不规则的横排红褐色斑点,斑点外晕呈黄褐及青蓝色,大小、形状各异,显得自然、谐调(图一)。  相似文献   

11.
林士民 《收藏家》2004,(12):21-28
越窑,是中国唐代名窑之冠。对于越窑名称及内涵,长期以来有许多古陶瓷研究者各持见解。笔者认为对越窑制品的概念,应从制品类型学来划分,历代诗人的诗词,为我们了解越窑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线索,对越窑鉴赏鉴定中的要领与仿品的识别则是提高鉴赏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988年3、4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文物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期间,本刊编辑部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约请在京部分文物考古专家以笔谈形式评述这批唐代文物珍品。现按所论问题略加编次,刊布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安阳市博物馆在七十年代初期市政建设工程中,收集到一批青瓷器,计有:罐、碗、盘、坛等数种,现选一部分介绍如下:青瓷罐六件,形制大体相同,直口、短颈、鼓腹,胎质呈灰白色,釉色有青黄、青绿、青褐等。肩部附有二系、三系或四系。如:  相似文献   

14.
李军 《东南文化》2000,(3):105-110
作者以实物资料为依据,总结了越窑瓷器的主要装烧工艺,并指出装烧工艺在越窑青瓷制作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熄灭率是研究瓷器辐照熄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一件古瓷器能否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测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件瓷器的熄灭率太低,这件瓷器就不能用前剂量技术测定年代,或测定得到的年代结果误差会很大.为此,本工作对中国最早的青瓷——浙江慈溪上林湖唐代、五代及宋代的10个越窑古窑址的78件青瓷样品进行了辐照熄灭率测试研究.测试结果分别获得了各测定样品的“辐照熄灭率”.越窑青瓷样品的平均熄灭率为11.38%,这样的熄灭率保证了热释光灵敏度曲线测量时有足够的分辨率,也保证了应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测定越窑瓷器样品年代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基建工程的开展,在西安和附近各县的唐代墓葬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瓷器,其中青釉瓷器虽然不多,但极为典型.这种瓷器的大量发现,充分说明当时我国陶瓷工艺的发达和进步.唐代青瓷的釉在器胎上施敷均匀,并且一般的反出灰色和黄色,特别是在青色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所谓湖水似的极淡青釉.初唐时的青色釉,多半较南北朝淡而美观,近  相似文献   

17.
一、前 言 浙江省在唐代以前以绍兴,上虞等地为中心的越窑,已烧制青瓷,但受到众人称誉,烧制质量极高的青瓷制品,则是中唐以后的事了。顾况在《茶赋》中称青瓷为“越泥似玉之瓯”。另外,有关越窑青瓷的最著名的记述,即在《茶经》中陆羽认为“瓷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其次,从8世纪中期到9世纪末的很多诗文中,越窑青瓷都得到了赞赏。不久,质地优良的越窑青瓷,就以“秘色青瓷”称谓。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文物商店于1980年和1981年在黄岗地区先后收购了两件明代青花梅瓶,介绍如下。1 青花龙纹梅瓶(图版捌:1;图一)通高36、口径11.3、最大腹径23、底径15厘米。平口,丰肩,腹部下收,浅宽圈足外撇。造型古朴、浑厚。与通常见到的梅瓶不同之处是口大颈长。胎体坚实厚重,内腹可见一周明显的接痕。内外施白中泛青灰色的底釉,细砂底,底足露胎处泛火石红色。青花呈色蓝中泛灰,多有铁锈斑,不入胎骨。通体纹饰由四部分组成,以弦纹相间  相似文献   

19.
八一年三月,在汲县城关公社沿店大队出土了一件瓷枕。瓷枕作长方形,枕面长32、高13.5厘米。瓷胎细腻坚硬,白地黑彩。枕面中间绘一老翁和树木,老翁著宽袍左衽,束发长须,右肩背一拐杖,杖上挂一葫芦和一琴囊,枕面四隅绘有牡丹花纹。枕后绘有一株牡丹花,靠上方有一小孔。瓷枕前立面绘一枝白玉兰花,左右两侧各绘有对称的菱形花卉图案。枕底部有一“张家造”阴文楷书印记。整个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沂博物馆联合在临沂市洗砚池公园内发掘了两座晋代砖室墓。二号墓葬被盗,一号墓葬保存完整,墓葬出土随葬品十分丰富,计有铜器、瓷器、陶器、漆器、铁器、金器及玉、琥珀、玛瑙等随葬品270余件(套)。其中出土的几件越窑青瓷釉色晶莹、温润、典雅,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