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野 《神州》2012,(3):54-55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形成艺术形象,从而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本文就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方式的具体表现以及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研究,以此提高音乐教育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晓慧  张华昭 《沧桑》2009,(5):202-203
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在思想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情感的特点与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发挥情感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刘传玲  付安珍 《神州》2012,(5):78-78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指的是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等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逐步形成的意识和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选择"书写情感的历史"作为大会的主题会议,在很多方面值得关注。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一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获得了日趋广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对其研究重点、研究方法论、研究目标及它与历史学家的相关性的强烈兴趣。这一选择必将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情感历史研究的吸引力。一、情感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性别史和情感史大约同时在20世纪末兴起,成为当今世界史坛引人瞩目的新流派。从西方史学发展的角度着眼,性别史和情感史的勃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情感表达的性别差异着手,史家揭示了性别构成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和性别于是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性别构成的历史演变揭示,男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一种普遍和深入的权力关系,在近代社会表现尤为明显。性别史和情感史的联手,揭橥了欧洲二元论哲学思维的不足,有助于重新思考传统的历史分期,检讨以理性主义为前提的近代史学遗产。总之,性别史、情感史及与之相关的身体史、家庭史、儿童史等学派的兴盛,挑战了近代史学的“宏大叙事”,从“由内而外”的角度探究人的自身,涉及历史研究中更为根本和关键的问题,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身体的交流和互动及家庭、子女和社会的关系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曹广壮 《神州》2012,(8):189-189
歌唱呼吸,即歌唱活动中,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结合情感的表现需求,从而完成歌唱的过程。歌唱呼吸的本质在于呼吸中对情感的反映。因此,进一步探索歌唱活动中的带有情感的呼吸的本质及其与歌唱心理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爱丽 《神州》2012,(7):219-219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个学生获得了某种知识,习得了某种技能,但最终他却对所得到的这些知识与技能没有热爱之情,甚至十分厌恶,那应该是教学的失败;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下列两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8.
廖亦彩 《神州》2011,(1):50-51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形成了具有现代社会思潮的艺术设计特有的设计语言情节;日用瓷设计中语言情节的产生与形成;日用陶瓷设计语言中的语言特征与人情感调动时紧密相关的。反映时代文化要求的设计语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的要求,——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生理机能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心理机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乾隆朝禁毁戏曲曲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维国 《文献》2002,(2):184-199
戏曲表演艺术在明末清初之际发展迅速,传奇已成为明清文人寄寓情感的主要文学载体,其题材或抒写男女恋情或反映当时朝廷政治斗争等,真实地记载了明清易代之际的一些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
石铁祥 《神州》2012,(4):41-41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换句话说,情感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主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人的活动是历史事件形成、发展的首要条件,日记呈现着当事人即时及连续活动较为真实的意图。中国民主同盟实际负责人黄炎培在其日记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该团体的相关活动,尽管受社交网络和信息渠道的束缚及当事人情感偏向的影响,日记所记载的信息有限,但基本反映了黄炎培等人自发成立民盟、主动调和国共矛盾及积极与中共趋向联合的曲折历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论文聚焦于华人移民在bilibili网站上发布的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视频,以及中国民众发表的弹幕点评,对它们进行话语分析与“过程追踪”。研究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祖籍国网络媒体成为散居者进行族群身份展演、向祖籍国民众寻求情感支持的媒介之一。华人移民在自制视频中运用话语型构,展示自身在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与见证、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祖籍国民众在观看展演后与移民展开话语互动,对移民所主张的族群身份进行表态,进而深化了自身对民族国家文化与经济的自觉意识。华人移民的这种族群身份展演不仅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策略,更反映了他们内在的情感需求与身份意识,为我们理解网络化时代散居者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姚小林 《南京史志》2023,(18):75-77
<正>高中思政将情感体验教学关注“完整的人”,让学生在实践、思考、感悟和体验中产生情感,亲身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理解、检验、生成知识,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让我们有效了解大脑产生情绪、情感的机理,帮助我们解读各种社会行为,学习与思考其背后产生的认知机制。教师可以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充分运用脑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融合多种教学因素,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一、参与:变问题为话题,深化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首歌或一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为此,我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对关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情感,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作了一些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神州》2013,(35):94-94
“人类的智慧反映在手指尖上”美术手工课,它不同于小学里其它的课程,它反映了儿童的智慧和创造,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上好手工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小学美术手工课的现状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对素质教育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和亲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历史连贯性、主体复杂性和类型多样性等特点,反映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与广度。西北地区不同政权之间的联姻、西北地区诸政权与中原王朝的联姻、联结两个民族亲缘关系的联姻、联结多个民族亲缘关系的联姻,都在推进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使西北历史上各民族的存续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华民族由多元凝聚为一体的进程中深化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王馨  白凯 《旅游科学》2023,(2):155-174
虚拟旅游为潜在旅游者提供了在真实旅游中不能获得的难忘体验。文章以情感体验这一衡量虚拟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因变量,考察了虚拟旅游临场感、时间失真、视觉感知与虚拟旅游参与者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虚拟旅游中的临场感为二阶因子模型,其二级构成维度由空间临场感和自我临场感组成,且空间临场感会对自我临场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虚拟旅游中的临场感会正向影响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并且相较于空间临场感,自我临场感对虚拟旅游参与者情感体验的影响更大。(3)情感打分结果显示,虚拟旅游参与者的情感表达主要集中在Q1(HVHA)和Q4(HVLA)两个区域,突出表现为高效价的积极情感。(4)时间失真在临场感与虚拟旅游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视觉感知则会调节临场感对虚拟旅游参与者情感体验的影响。文章拓展了临场感在虚拟旅游情境中的适用范畴,深入解释了虚拟旅游情境下个体情感体验的前端影响机理,也为旅游目的地的虚拟旅游场景设计、情感服务升级和创意营销实践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大汶口文化的原始艺术,是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类生产劳动和思想情感的反映。从内容丰富的陶器装饰,到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再到形象自然而又逼真的人面雕刻,虽原始但却真切,虽幼稚却又神奇,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人们对生活与美的追求,充分地反映了人们在生产实践的启迪下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最初发韧,有  相似文献   

19.
许蓓 《神州》2013,(18):209-210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地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其发展与作用的阐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陈林 《贵阳文史》2011,(5):14-14
触摸一座城市的运动脉搏,它的跳动频率实际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它与生活的一体同源,又让一座城市具有了情感的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