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宝库,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一切工作的纲领,也是地方志事业的指导思想。我们方志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并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努力推进第二届修志工作,编好续修的志书,务必使“续志”符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使“续志”在新世纪之始就展现先进文化产品的新姿新貌。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支部于2003年6月13日举办了“政策指导与续修方志”研讨会。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在续志工作中如何加强政策指导,方志续修如何创新这两大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方志续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指导思想是续志的灵魂,它必须紧扣时代发展的脉博,今天续修方志,指导思想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续志要体现与时俱进,在材料的组织选定上就要体现出与志书功能的高度和谐、统一;对传统志书的“述而不论”要科学地树立一个“破”字,且应把握好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4.
《福建史志》2002,(2):63-63
王复兴在《续志应记载静态事物》文中谈到续修志书对静态事物应予记载。主要理由如下:一是记载静态事物是由方志性质决定的。作者认为由于我们要续修的是一部完整的独立的志书,它应该能够脱离首届新方志而单独存在,所以它的内容要求全面,不能有大的缺漏,否则,就和方志“综合资料性著述”的性质不相符合了。为使续志符合方志性质,续志内容达到全面、完备的要求,编修续志时就必须记载静态事物。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初全面展开的续志工作中,随着方志编纂手段现代化的逐步到位,其编纂、排版、校对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模式。续志编者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顺利完成从传统的“编纂——排版——校对”的模式向“编排校合一”模式的转变,是摆在每个续志编者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编纂——排版——校对”模式的弊端 第一届新志书生产流程中的编纂、排版、校对是分离的,编、排、校由不同的人或者不同部门中的人分别完成。这一模式在第一届志书编纂中虽然起了积极的作用(更准确地说,志界被动地接受这一模式是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中国地方志》2002,(3):86-86
河北省枣强县方志办步进撰稿,谈续志应有新的总体设计。修志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质量,达到资料性与述性的统一,续志必须立足于总体设计,不要仅在篇目上照搬前志。为此应做到:续志的指导思想是当代社会发展主旋律,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必须正确全面认识当代事物特征,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发生  相似文献   

7.
续修第二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方志界正就如何开展续志工作展开热烈的讨论。回顾编修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情况,我对续志工作进行了一番思考。现就续志工作的操作问题谈几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战鼓催春,新一轮的修志工作已在全国和我省的部分地区和部门展开,大部分地区和部门正在启动续志的理论研讨、队伍培训和资料搜集等准备工作。温故知新,旧方志的优良传统要继承,首届新方志编修的经验也有许多可借鉴。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是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的新时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下一轮的修志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理论上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本刊近期的“方志论坛”栏目将以续志理论的研讨为主,欢迎有识之士赐稿。  相似文献   

9.
目前 ,各地第二轮修志工作已陆续开展。对于续修方志 ,方志界有不同理解 ,其中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续修”就是前后二轮修志工作相承相接 ,继续进行第二轮修志。如王志邦认为 ,纵观方志编纂的传统 ,重修是主流 ,后志接前志的续修是支流。“续志”应作“续修方志”解 (《续修方志与方志学学科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思考》 ,《中国地方志》1 998年第 1期 )。另一种则认为“续修”是承续前志的下限 ,在第二轮修志中编纂续志。因此 ,在模式选择上便各有主张 ,前者提出应选择“统合古今”的通纪体方志模式。翟屯建在《续志应该统合古…  相似文献   

10.
国运盛,文化兴。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经过20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随之,续修志书工作业已起步。编修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建设事业,在续志工作将全面铺开之际,方志工作者一定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编纂出“有所创新”的续志,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现就续志的指导思想、如何创新体例和篇目设置、如何掌握续志“度”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写工作基本上于20世纪90年代陆续完成。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上届方志编写完成的地方和单位,就要准备续修新的地方志。笔认为,在新的世纪必须用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方志续修工作,才能出精品、良志,使各级、各类志书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两千多年来,修志工作经久不衰,始终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过去称志书为“一方之全史”,现在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目前,第二轮续修新方志工作已经启动,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续志工作的科学性,确保续志工作日臻完美,本文浅探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浙江方志》2002,(4):43-44
方志事业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修志工作“要代代相承,世世相传”(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因此,2001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并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做好续志工作,提高志书质量,就必须认真总结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的经验教训,做到扬长补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结合洞头修志工作的实际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化信息手段已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同时,也对方志编辑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要求。事实证明,把计算机引入方志领域,使之成为方志编辑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第一轮新方志就要大功告成。在续志刚刚起步之际,对第一轮修志进行一些回顾与反思是必要的,目的是要按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切工作都以出精品作为纂修志书的基本精神,不要在数量和速度上做章”的要求,把志书质量摆在第一位,吸取已往的经验教训,进而在续志中创精品、出良志。昆明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化名城之一,编修地方志有着优良传统,1982年第一轮新方志开始编修以来,全市共举办方志培训班50多期。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讨论续修志书(本文简称“续志”)的市场定位,不能不涉及到续志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假设在省、地、县三级续志到2001年全面铺开,我们的续志编纂工作将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的环境中运作,续志的编修、发行、应用等各种与之相关的活动都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毫无疑问,市场将会对续志的供需提出要求。顺应市场规律,方志事业才  相似文献   

17.
“越境不书”是方志编纂的传统理论,但第一届修志时,一些方志专家对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是对方志之“方”认识不同。续志时要不要坚持“越境不书”这一传统理论,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研究。下面,就“越境而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首轮修志工作已基本结束.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对续志工作的关注逐步成为方志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有关续志编纂等方面的文章、专著已刊发出版了不少,然而,对续志队伍建设理论的探讨却凤毛鳞角。李铁映同志指出:“要稳定、健全修志队伍。队伍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志书的质量决定了修志工作能否继续下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方志既要记载经验与成就,也要记载问题与不足。在续志工作中,要客观公正地记载问题与不足,必须创新修志理念,把握好分寸,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修志队伍,改革工作方法。重视记载问题和不足,是对“述而不论”原则的一大突破,是新时代对修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第一代新方志的编纂,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极大地推动了方志事业的发展。然而,今天方志工作手段仍然沿袭着传统的青灯黄卷、案牍劳形式的工作手段。大多数方志人的工作手段仍处在手工抄编写阶段。以县一级的地方志部门为例,绝大多数尚没有电脑、复印机,更不用说扫描仪之类。对大多数修志部门来说,办公现代化步伐落后于同级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多数方志人还没有学会使用电脑。有人说二十一世纪不会用电脑的人就是这个时代的“盲”,这些方志人一不小心,已经成了时代的“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