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东海和黄海及其附属各海峡通道和边缘内海定义为"东亚地中海",以此来观察钓鱼岛从东亚边缘性存在演变为东亚核心问题的历史过程可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近代以前中国千余年间在"东亚地中海"周边国际关系中占有主导权,但日本逐步提出挑战。在此期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中国首先发现、命名、使用,并被中日琉各种古籍确认为中国属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吞并琉球并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取得"东亚地中海"控制权,窃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二战后,"东亚地中海"控制权转移至美国。美国在独家战略托管琉球过程中,非法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纳入琉球民政府管辖范围。经朝鲜战争,美国确立扶持日本重新成为亚洲大国并使其与"自由世界"结盟的国策,承诺向日本"归还"琉球施政权。"归还"之际,美国不顾中国反对,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施政权裹挟在琉球中私相授受给日本,同时宣布在主权问题上"中立",从而制造出钓鱼岛问题并居间利用。东亚制海权的转移,成为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尼克松政府对中国钓鱼岛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虎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2):89-95,127,128
尼克松政府时期是美国关于中国钓鱼岛政策的基本定位时期。在返还琉球群岛的过程中,美国单方面擅自将钓鱼岛的"施政权"返还日本,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此产生。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保持"中立"立场。在《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是否适用于钓鱼岛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一方面对日作出了默许的承诺,但另一方面却极力淡化甚至回避对其采取实际行动。在与台湾当局交涉钓鱼岛的问题上,尼克松政府否决了将钓鱼岛"施政权"从日本手中重新收回的建议,并建议日本与台湾当局进行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由于日本政府的"购岛国有化"行为,使得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为世人关注。本文从主权概念和中日等国的记载中来理清钓鱼岛的历史事实,说明钓鱼岛的归属属于中国,处理好该问题,也有利于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果实。2012年9月后,钓鱼岛问题由于日本野田政府的"购岛"使之"国有化",导致中日未决的领土争端再起。先是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与"所谓"的栗原家族达成购买钓鱼岛所有权;9月10日,日本政  相似文献   

4.
在美日两国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初期,日本政府要求美国政府同意其公开发表关于"尖阁诸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的声明。美国政府坚持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阐明上述立场,并将施政权与主权问题分离开来,主权争端由当事国协商或提交国际法院仲裁。在美日两国谈判有关返还区域的法律文件过程中,日本政府提出在返还协定第一条的《附件》中以经纬度线标示返还区域,从而将钓鱼岛纳入其中。美国政府虽然同意以经纬度线标示返还区域,但坚持采取《谅解议事录》的形式。面对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争端,美国政府压制中国台湾当局关于返还钓鱼岛施政权、暂不将钓鱼岛纳入返还范围的要求,仅仅同意敦促日本与中国台湾当局讨论钓鱼岛问题。美国政府将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移交给日本政府,为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争端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二战后琉球问题的处置过程,作者提出美国在琉球问题处置上经历了一个由"盟国共管"到"独自托管"的变化过程。1951年,在美国的操作下,美、英等国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置于美国的托管之下。此后,美国擅自扩大托管范围,将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纳入其托管范围,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为钓鱼岛争端埋下隐患。美国单方面"托管"琉球有违于《联合国宪章》中有关托管制度适用范围的规定,且未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23至26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和东亚音乐考古学会主办、湖北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东亚音乐考古学国际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中、韩两国文博系统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共计百余人参会。研讨会主要议题有中国青铜时代音乐考古、中韩日三国及东亚其他地区音乐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交流、馆藏音乐文物研究等。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5篇,近40位代表汇报了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意识——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本文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拟从两个层面探讨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一是从"互助"和"规范"的层面探讨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社会关系;二是通过比较中日两位慈善人物考察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慈善救济""慈善教育"思想。同时也说明一下这一问题意识产生的起因。(一)东亚的慈善事业与"中华福祉文化圈"之假说  相似文献   

8.
钓鱼岛三题     
在围绕钓鱼岛的主权问题而展开的争论中,日方一直宣扬着这样的观点:当日本将钓鱼岛纳入日本领土时,钓鱼岛是"无主地",日本乃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权"原则将其编入日本领土;在将钓鱼岛编入日本领土后,日本才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条约所割取的台湾附属岛屿并未明列钓鱼岛名,故钓鱼岛并不包含在中国割让的领土内,日本可以在1945年后继续合法占有.这两个说法,颇有在日本国内误导民众及在国际上混淆视听之作用.然而,这些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笔者对此颇有疑问.此外,因钓鱼岛论争而引发的再议琉球问题,是另生枝节,还是有其必然的关联?笔者以往对钓鱼岛问题并无深入研究,献疑于此,就教于方家,是为"钓鱼岛三题".  相似文献   

9.
张铃惠 《神州》2013,(11):257
如今,中日关系间的钓鱼岛问题为人们所关注。钓鱼岛问题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已经存在。至2009年撞船事件发生,钓鱼岛问题的存在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两者并存的局面已经持续了37年;钓鱼岛问题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钓鱼岛问题也不可能立即得到解决。在钓鱼岛问题之外,中日两国还有很多需扎扎实实去做的互利双赢的合作任务。作为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浅谈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进一步激起了中国的不满和抗议。钓鱼岛争端表面两个国家领土争端,然而其中却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关系。中日两方僵持不下也受到国际政治局面的影响,对此有必要对钓鱼岛争端的原因进行剖析与了解。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二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通过托管琉球与“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纳入其托管之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又将钓鱼岛的“施政权”作为冲绳的一部分“归还”给日本,为中日钓鱼岛争端打下“楔子”。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由“模糊中立”到当今小布什政府的“小心介入”,反映了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立场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先生谈钓鱼岛历史及主权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6日下午,在北京京丰宾馆会议厅,日本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井上清先生,在“纪念七七事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他对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的观点.井上先生从历史及“国际法”两个方面论述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经征询井上清先生同意并经他亲自审阅修订,本刊以下发表井上先生的这段谈话记录.在此,我们对井上清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14.
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李晔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对中国的钓鱼岛存有野心。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同意将钓鱼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然而事实上,自二战后以来...  相似文献   

15.
琉球王国的首里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面接受明文化的影响,琉球王国成为东亚文明圈的一员。国都首里城与王府正殿朝向西面,这与东亚文明圈"天子南面"的传统明显不同。笔者围绕着"南面与西面"问题解析琉球王国相关的历史,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李振华 《沧桑》2010,(2):126-127,141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也是中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比较敏感的话题。本文从钓鱼岛的经济军事战略地位分析其重要性,并用史料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同时把日本侵占钓鱼岛的过程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7.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也是中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比较敏感的话题。本文从钓鱼岛的经济军事战略地位分析其重要性,并用史料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同时把日本侵占钓鱼岛的过程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8.
评中评     
《贵阳文史》2012,(5):5-6
钓鱼岛事件:日本政府签"购岛"合同深圳商报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11日报道,日本政府当天上午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3个岛的合同。日本政府当天上午召开内阁会议,确认了将"尖阁诸岛"中3个岛"收归国有"的方针,并决定从2012财年预备金中拨出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购岛"。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10日在记者会上说,日本政府在有关内阁大臣会议上决定,由政府"购买""尖阁诸岛"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将这3个岛"收归国有"。  相似文献   

19.
郭莉净 《黑龙江史志》2013,(11):330-330
美参议院于2012年12月5日明确表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这使得美国因素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介入钓鱼岛争端的经过和缘由的分析,进而分析美国介入钓鱼岛争端的原因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培桂  普毅佼  冼国胜 《神州》2012,(30):30-30
中日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一直以来是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直接关系到两国巨大的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重大利益。因此,钓鱼岛问题一直以来是两国政府间的敏感问题,特别是近日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以及国人一系列的游行示威活动使得钓鱼岛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