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日军暴行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齐福霖近几年来,中国史学界比较重视日军在华暴行的研究,据不完全的统计,各个出版社共计出版了十多种有关日军暴行的专著、资料,论文约有几十篇。这些著作、资料及论文的出版,把日军暴行研究提高到新水平。新...  相似文献   

2.
让事实说话——贝德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章开沅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早在国内外同时出版的原始史料结集,应是《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编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①。在这些目睹日军暴行的外国人之中,有一位就是当年奉命留守校产的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贝德士(D...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在这份致蒋介石密呈中,汇报了该部国际宣传处派人赴日揭露日军在华所犯暴行的经过,说明当时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已掌握日本及第三国人士拍摄的日军侵华暴行照片及影片,为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提供了又一有力佐证,也足以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关于“当时从未听说南京发生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后来中国人编造的”等无耻谎言。  相似文献   

4.
战后国民政府国防部军事法庭在审理南京大屠杀案时,由于掌握的日方文献有限,对于被告谷寿夫的申辩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质证,从而对法庭审判和日本国内对南京审判的认识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战后未能引渡更多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责任人到华接受审判,加上谷寿夫并未完全否认日军暴行,只是申辩第六师团不存在暴行,其申辩论点在日本国内引起部分同情,从而影响了日本国内对南京审判公正性的认识。通过比对日军的军方文件、日军第六师团的官兵日记及回忆等日方文献,可以证明法庭对谷寿夫的判决并无不当,其所做申诉基本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狡辩。  相似文献   

5.
费吴生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书写者与传播者。1937年11月,日军入侵南京前,费吴生临危受托担任南京国际安全区总干事。日军攻陷南京后,费吴生目睹日军暴行,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保护诸多难民,另一方面用文字真实记录日军所犯罪行,并秘密计划将南京方面消息传送到外界。为此,他冒着危险将相关资料和胶片带到上海,带回美国,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6.
斯堪的纳维亚人史称北欧人、诺曼人、维金人或维琴人,过去通常指挪威人、瑞典人和丹麦人。某些学者从地质学、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斯堪的纳维亚人还应包括芬兰人、冰岛人和法罗人。最近人们用“诺尔登”一词指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这些相互密切,与欧洲大陆其余部分截然不同的国家。据1983年统计,斯堪的纳维亚诸民族人口约2509.7万人。丹麦人558万人,其中500万人住在丹麦,主要分布在西兰岛、东日德兰半岛和利姆海峡沿岸。有6000人住在法罗群岛。其余57.4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典和挪威。法罗人4.2万人其中3.6万人住  相似文献   

7.
必须重视日军在华暴行的研究齐福霖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50年了。历史对这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的侵华战争,已经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但是近些年来,日本一些人妄图篡改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否认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从反面提醒人们应该重视对...  相似文献   

8.
日军对晋东北、冀西、冀中的“三光作战”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与东南亚华人社区内所犯下的对非战斗人员的罪行与暴行,实在是罄竹难书。为未来东亚和平的大局着眼,对于日军这些罪行与暴行,史学研究者应予以客观地、完整地揭露出来,才不负他们对于人类正义与国际和平所应负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受派前往其所在国进行对敌宣传工作的4名外国人中,已有3人完成任务返回中国。他们每人均成功地向日本秘密携去大量在华人所记各类有关日军暴行的中英宣传品。其中1人携有在南京拍摄到的记录日军暴行的400英尺电影胶片,并曾放映给驻东京之各国使馆人员和某些开明的日本人士观看。直到4月中旬,他们的行为尚未被日本当局发觉。  相似文献   

10.
日军航空队袭击南京的暴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军航空队袭击南京的暴行高晓星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日军南京大屠杀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有力地揭露和谴责了侵华日军在攻入南京城后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野蛮罪行。然而,人们对日军在攻破南京城4个月前就开始的空袭南京的暴行却注意不够。...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新资料——日军以细菌战攻击美军和美国本土内幕吴天威近几年来,特别是1995年3月17日《纽约时报》以头版刊载纪思道所著之《日本面临战时的残酷暴行》一文,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之暴行以及美国政府对七三一部队之掩盖已引起美国舆论界及民众的瞩目与关心...  相似文献   

12.
消息     
《世界》2008,(4)
斯堪的纳维亚铁路通票加入欧铁网络2008年1月,欧铁斯堪的纳维亚铁路通票正式加入欧洲铁路集团巨大的铁路网络中(替代了原先的斯堪的纳维亚通票)。为此欧铁将为其旅客在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提供全新的铁路产品,并享受在这些国家选择铁路旅行的优惠票价。随着前往斯堪的纳维亚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日益增加,北欧已经成为外国游客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欧铁斯堪的纳维亚铁路通票可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砀山县城东阎王庙村人。1920年出生,14岁起,常住在史晓昭家,跟着他打游击。1938年,日军炸毁了李庄车站旁边的汪集大桥,并出动飞机对砀山县城轮番轰炸。日军在砀山的暴行令人发指,我毅然参加了孟宪琛、李庆瑞等人在黄河故道北组建的抗日义勇队。6月间,我离开了家乡,在山东单县  相似文献   

14.
提到瑞典,就让人想到纯美的自然、怡人的环境,正是这些赋予了瑞典人超凡的创造能力,从而令其造就了具有世界顶级艺术美感的——沃尔沃汽车。无论是时尚动感的S40,还是优雅激情的C70,无不流露出斯堪的纳维亚的提到瑞典,就让人想到纯美的自然、怡人的环境,正是这些赋予了瑞典人超凡的创造能力,从而令其造就了具有世界顶级艺术美感的——沃尔沃汽车。无论是时尚动感的S40,还是优雅激情的C70,无不流露出斯堪的纳维亚的时尚魅力。艺术,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视觉盛宴从独特的自由悬浮式超薄中控台到整车的流畅线条,由内而外的每项设计是功能与美学的结晶。简约的设计中,蕴藏着对功能实用主义的深思熟虑。艺术,是全然释放的激情无论是驾乘S40优雅的穿梭于楼宇间,还是驾驶C70纵情飞驰在高速上,都让你享受全然的驾驭乐趣。独创的四种钢材智能车身,配备IDIS智能驾驶信息系统、SIPS防侧撞安全保护系统、IC安全序气帘,随时给你全方位保护。艺术,是惬意的生活享受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和热受。车内所有织物均采用纯植物纤维打造,坐享其中不会闻到任何令人不悦的塑胶味。C70与S40的内饰设计,处处彰显超凡的品质感,极为精致巧妙,无不触动你盎然的生活之情。  相似文献   

15.
南京沦陷前夕,面对日军的入侵,留守的难民们普遍感到焦虑和恐慌,但部分难民并未意识到这场战争与自身的关联,有不少人甚至还存在侥幸心理。南京沦陷后,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打破了难民的侥幸心理,给难民带来深刻的恐惧和痛苦,还使难民感到愤怒和屈辱。面对暴行,为谋求生存,难民们萌生了团结互助、一致对外的情感共同体。生存的困境使难民们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催化了难民的民族情感,不过这种民族情感因难民个体的文化程度和生存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日本航空队空袭南京的暴行文/高晓星在侵华战争中,日本海军和陆军航空队(当时日本没有独立空军)是日军进犯中国的重要突击力量,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据统计,1937~1945年间,在日军空袭下死伤的中国军民达20多万人,房屋损坏46万多间,其中,南京...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日本右翼势力的一个新动向,就是力图把当年目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并且提供大量实证的外籍人士,说成是反复无常的伪证制造者。本文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原始档案,经过多方面的考证,说明这些外籍人士乃是当年日军暴行最忠实的历史见证;而制造伪证的恰好是当年日本军方控制的新闻机构和现今仍然力图掩盖侵华日军滔天罪行的右翼势力。本文选定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者,是原金陵大学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Dr.Bates,1897—1978)。  相似文献   

18.
1937年12月,美、英记者一部分留驻南京,深入前线,采访报道中国守军的保卫战与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大屠杀暴行;另一部分则因日军当局拒绝一切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只得集中在日军后方的上海,从各方面采访报道日军对南京的攻势与沿途暴行。这两方面的报道共同构成了西方传媒关于南京战事的完整新闻内容。美、英记者关于南京保卫战的报道与评析...  相似文献   

19.
程瑞芳日记考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辉  郭必强 《民国档案》2004,(4):132-135
《程瑞芳日记》是首次发现的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与以往公布与出版的中国人所写日记体回忆录不同,《程瑞芳日记》逐日所记叙的是作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本所作考释是对《程瑞芳日记》及其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屠杀事件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重要政治事件,而且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就英国而论,其媒体报道的“第三者”立场,在国际舆论界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但其政府却因在远东事务中奉行“孤立主义”政策而采取了审慎态度.西班牙因在内战中“两个西班牙”泾渭分明的情况下对此出现不同的解读,共和立场的媒体广泛报道了日军南京暴行;支持法西斯叛军立场明显的媒体,则在报道中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袒护.意大利因与日本的盟友关系,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新闻管制政策,但从其相关报道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对日军在中国侵略进程的关注以及日军的残暴.同情中国抗战的苏联则通过留在南京的中外人士传出的消息或援引中西媒体的内容,对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进行了客观的报道.尽管西方国家立场各异,但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关于日军在南京的残忍暴行等消息已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