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侯乃峰 《文博》2005,(6):69-75
秦驷祷病玉版是近些年来发现的重要的战国秦系文字材料,传出土于华山地区,原藏私人手中,现归上海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秦骃玉版文字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1月,我们有幸得到秦驷玉版文字摹本的复印件(图一),于是一起研读,并写了一篇考释。尽管觉得收获不少,但是考虑到材料尚未公布,所以没有拿出来发表,只是到了今年2月底曾向北京大学的李家浩先生提及此事。承蒙李先生相告,我们找到李零先生刚发表的《秦驷祷病玉版的研究》进行拜读,从而对原稿进行了一些修改,特别是删去和李文相同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我们有幸得到秦駰玉版文字摹本的复印件(图一)①,于是一起研读,并写了一篇考释.尽管觉得收获不少,但是考虑到材料尚未公布,所以没有拿出来发表,只是到了今年2月底曾向北京大学的李家浩先生提及此事.承蒙李先生相告,我们找到李零先生刚发表的《秦駰祷病玉版的研究》进行拜读②,从而对原稿进行了一些修改,特别是删去和李文相同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刘昭瑞 《四川文物》2005,1(2):44-47,69
本文博采各家之说考证了秦祷病玉简,并阐释了望祭的内涵及其与道教投龙仪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玉简文云:余身遭病,为武戚忧,反昃,无间无瘳,众人弗知,余亦弗知,而靡又鼎休。“鼎”,从曾宪通等先生释注1。字当读为“贞”,《说文》云:“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说文》又于“鼎”字下云:“籀文以为贞字。”“贞”、“定”义通。《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荀子.儒效》云:“反而定三革。”杨注:“定,息也。”二玉简文云:东方有士,姓为刑法,氏其名曰陉。洁河以为法,静可以为正。“士”字从李家浩先生释注2。“东方有士”指下文“使明神智吾情”一句中的明神,即天之刑神。“士”是法官…  相似文献   

6.
新出秦公器铭文与籀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出秦公器铭文与籀文●李朝远1993年底,香港文物坊肆间出现一批有铭的秦公青铜器和无铭但形制与有铭秦公器相似的器群。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采取果断措施,将其中有铭文的4鼎2簋抢救回归。承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函告,该器群出土于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  相似文献   

7.
秦青铜礼器是秦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秦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它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宝贵价值.秦青铜器铭文作为秦文学之萌芽,其内蕴丰富,文笔凝练,韵语优美,颇具西周青铜礼器铭文的叙事风格与艺术特色,说明它与西周礼乐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澳门萧春源珍秦斋藏秦有铭青铜器有簋、鼎、盘、盉、(?)、壶、权及多件兵器。其铭文涉及秦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极为重要。本文选取其中10件铜器铭文进行考释,认为:十四年口平匽氏戟作于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前311年),器主即四川青川县出土木牍所见的“内史匽”,时任上郡守;二十一年相邦冉戈作于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三十年诏事戈时代有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及始皇三十年(前217年)两种可能性,而以前者的可能性为大;三十二年相邦冉戈作于昭襄王三十二年(前275年),该戈内上套一件鸟柲冒(帽),应是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赵国器物,秦人缴获后继续使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同铭乌柲冒原称鸠杖首,不确;元年上郡假守暨戈作于庄襄王元年(前249年),暨即与白起同时之秦名将王龁;口年相邦吕不韦戈作于秦王政元年至六年间;三件“少府”弋铭文, 则讨论秦宫庭机构少府的职能;咸阳壶铭文讨论了秦的度量衡制度、器物命名及编号习惯。  相似文献   

9.
《考古与文物》一九八三年三期登载的《辽宁宽甸县发现秦石邑戈》一文,报导了宽甸县出土的石邑戈,这是迄今首次发现的秦丞相李斯造戈,今仅就作者对铭文解释,提出两点商榷: 一:文章说,铭文中“左工”应与工师相同。此说不甚确切。兵器铭文所见之职称,除有工师外,还有“左工师”及“右工师”之职。左工师职名见于江陵拍马山出土铜戈,铭云:“三十四年村丘命燮,左工师誓,冶梦。”(《考古》一九七三年三期)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17,(5)
在前人释读的基础上,对1987年陕西陇县边家庄M12号墓出土春秋早期秦式铜戈铭文进行了新的考释新的释读表明铭文与铜戈铸造有关,对比其他多条记载铸器金属原料的铭文,将该戈铭文前四字新释作"卜(镤)(氵夫)(釒膚)□喬(鐈)",指用于铸造铜戈的金属原料:铜和锡铅。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大量遗物,是近年来考古重大收获之一,兵器也是属于其中重要的一项,数量大,种类广,铭刻层次多,因而对于研究秦的制度,冶金技术,兵器时代与地域特征,都具有重要价值。全面研究秦涌坑兵器应包括(1)铭文,(2)形制,(3)冶铸三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包括有复杂的信息,而现在的研究都仅仅开始,很多奥密都有待于深入揭露,透过表面,掌握现象的本质。本文以铭文为中心,阐明真象,揭示本质,探讨它们反映的有关官制与兵器制度及其发展、变化。在这方面,已经发表不少论著,但复杂的现象及其背后蕴藏  相似文献   

12.
李秀珍  高俊 《文博》2010,(2):43-46
秦俑坑青铜兵器上的刻铭为我们研究秦代青铜兵器的生产、加工以及劳动力组织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信息。弩机上的刻铭似乎与其它兵器上的铭文有所不同,不仅大部分是数字和符号,并且在同一个弩机的各部件上刻有同一数字和符号。从以上的初步分析看,这些刻铭反映着多重信息,不仅仅是秦时期"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体现,而各部件为了更好地组装在一些,浇铸后要进行打磨。工匠将打磨好并能装配在一起的部件做一标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部件或两个部件上刻有同一数字铭文或符号。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安徽史学》2012,(3):51-56
本文以秦刻石铭文为中心,分析秦帝国政治与儒家伦理的复杂关系,揭示伦理因素对秦朝政治的重大影响。由刻辞中所见秦意识形态及其治国实践的变化,无疑反映了秦始皇和李斯君臣对政治模式的修正。在天下一统的历史形势下,秦事功型政治传统确实出现了向伦理型政治转轨的迹象。秦政与伦理之间复杂互动历程表明,秦文化创造其事功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自身的专化特征,从而丧失了大一统时代政治价值目标重建和政治文化转型的自我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14.
河南淅川和尚岭2号楚墓出土的镇墓兽座有8字铭文,关系墓主和镇墓兽名称。极其珍贵重要。通过考证,作者认为墓主曾中(?)为嫁于曾国的薳氏女子。镇墓兽自名"且埶",应读为"宛奇",见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乙种和邵家沟木牍劾鬼文、是食鬼的神。用宛奇作镇墓兽,符合镇墓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屈家村发掘一批秦墓,其中一座编号M75的墓葬出土一套两件铜漆木器箍件,均为片状圆形,下沿内折。其中一件外口径11、内口径8.40、高2.20厘米,底箍底面及侧面各阴刻有一处铭文。  相似文献   

16.
1973年,重庆市博物馆曾在万县新田公社发现铜戈一件,上面铸有一种目前未能辨认的文字。同年,四川省博物馆又在郫县发现另一件铜戈,上面也有类似的文字。这种铭文的发现,不仅为我们研究古代巴蜀的文字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如果我们将它与1972年涪陵小田溪三号墓所出铜戈上的秦篆相比较,还可以揭示出秦灭巴蜀以后,在新兴的封建制度的保证和正确的法家路线的指导下,在四川实行统一文字的一段重要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