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人生,和市西路很有缘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个大市场的崛起和变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童年的我时常在周末和寒暑假时,和母亲一道乘坐共交车在大西门下车,经过沿街均为木墙人字瓦顶老民房的市西路,再走过香炉桥来到香狮路,母亲有一同事家就住在烟厂后门那棵大皂角树旁的工管校宿舍里。她家有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女孩,跟我很是要好,于是市西路便成了我童年常去的地方。记得在90年代很红火的花香村市场、现在的花香上海城附近有个石灰窑,我们一群小玩伴会常去那儿玩打仗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为了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消除市西路长期以来存在的火灾消防隐患,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市西路的将来进行了长远规划,在原来市西路商业街基础上打造全新的市西滨河商业街。在业态布局方面,市西滨河商业街不再复制以往传统购物中心及百货公司的经营模式,而是开辟以时尚生活方式和城市客厅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3.
明天更妖娆     
正我,一个市西路小商品市场初建、发展、辉煌的见证者,对市西大市场直观的认识是:艰我,一个市西路小商品市场初建、发展、辉煌的见证者对市西大市场直观的认识是:艰苦、富裕、多彩……在我的案头,放着一部2005年12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阳市云岩区志》。当我翻到623页,"市西大市场"这一醒目的标题跃入眼帘,我的脑海中瞬时翻腾起关于市西大市  相似文献   

4.
黄韬 《贵阳文史》2014,(2):22-24
正上世纪80年代的市西路,几乎是杂牌货甚至是"崴货"的代名词。从"地摊时代"走向上世纪年代的市西路,几乎是杂牌货甚至是"崴货"的代名词。从"地摊时代"走向品牌时代,成为了市西商人们经商的策略。如今活跃在贵阳大街小巷的各种品牌专营店,代表的正是一种市西商业符号品质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我,一个市西路小商品市场初建、发展、辉煌的见证者,对市西大市场直观的认识是:艰苦、富裕、多彩……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部2005年12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阳市云岩区志》。当我翻到623页,“市西大市场”这一醒目的标题跃入眼帘,我的脑海中瞬时翻腾起关于市西大市场的若干精彩龙门阵和美好梦想的憧憬。  相似文献   

6.
正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位于淮安市漕运西路174号。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养母及两个弟弟迁居于此。周恩来6岁至10岁在这里读书。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修建,经历过一波三折。修建立项197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时任清江博物馆副馆长的蔡德之、戚庆隆两人来到宣传部向我反映说,他们在一家文史刊物上,看到周恩来童年曾在西长街陈家花园读过书,当年的部分老房子就在轻工机械厂院内。他们要我向市委建议,把老房子修建成  相似文献   

7.
正历时30多年,从"王家巷"到"市西路",从"自由市场"摊档到规模商场,从零售到批发,从地摊货到品牌货,从揣几百元"铲货"到运作千百万资金,贵阳的小商品市场规模和经营者同时经历了一次华丽的转身。在方圆1.5平方公里的市西路商圈,每天20万次的人流量,每年几百亿的交易额,拉动了包括物流、餐饮、酒店  相似文献   

8.
潮州市曾称“潮安市”,你知道吗? 1953年的潮州市是“地级市”,你知道吗?有人可能会认为我这样提问题是故弄玄虚,其实“潮安市”与“地级市”确被人遗忘了,或弄不大清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两件事:其一,据说1986年有位修志人问50年代潮安市的一位老领导:“53年初潮州市曾称潮安市,您还记得吧?”  相似文献   

9.
徐建融 《收藏家》2005,(12):55-58
以书画为大宗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年来获得了火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向艺术品市场,对此,有人提出怀疑: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究竟还有多大的空间?其中是不是有泡沫?对于这一问题,不少专家根据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状况,认为西方画家的一幅画,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美金,所以中国画家的一幅画,尽管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民币,还远远没有与国际接轨,所以还存在着长时段的大幅升值空间。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股市、房市的疲软不振,更给予艺市以有力的支援。对于这样的分析,我并不敢完全苟同。我认为,在近五年中,艺市将因其惯势…  相似文献   

10.
正当西南国际商贸城与市西路画上连接线、搭建起虹桥时,引来无数人关注:"中国最大商贸航母展露峥嵘","金阳发展第二春","5年的时间把贵州商贸批发行业向前推进20多年"……情况究竟怎样?编者摘录整理了近年来众多媒体的部分报道,包含了各方人士、媒体对贵阳商贸业态的分析,对西南国际商贸城建成的意义以及市西路搬迁的见解,以期为您展现一个立体全面的西南国际商贸城。  相似文献   

11.
正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月,人民公社的礼堂就是至高的精神殿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事都在礼堂里演绎与传播。我的童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我家与大队礼堂毗邻而居,礼堂成了我童年最主要的活动、玩耍场所。礼堂是民间的文化阵地,除了浓厚的时代政治色彩,应当说是乡村的文化策源地,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我19岁,在汉口市一男中读高中二下。1947年,我在学校受同学张孟林(地下党员)和同班同学曹贵斌的影响,开始走向进步,参加助学运动,搞读书会,办壁报等活动。鉴于我的进步表现,市一男中地下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支部在地下党员张幼峰指示下,派罗平安于1949年4月中旬到我家来发展我参加地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相似文献   

13.
北宋是一个市籴(广义上的和籴)十分兴盛的时代,政府在每年收籴粮草的同时,也将大量货币及其他轻货投放到民间市场。因此,市籴制度在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对宋代财政与民间货币流通产生过重要影响。 宋代市籴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比较薄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7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4.
胡敬萍 《山茶》2009,(4):106-113
我的童年是在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度过的。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部分地方闹饥荒时,我居住的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的人们也同样感受到了饥荒的恐惧,为了弥补粮食的短缺,春天我常常学着大人的样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挖野菜。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工农西路出土五代窖藏钱币清理报告康煜,陈丽凤,李秀珍1989年11月7日,石家庄市政工程处在市桥西区工农西路施工掘土时,发现两罐窖藏古钱币,由于报告及时,出土古钱币的现场及窖藏古钱币得到了保护。一古钱币是在施工人员挖掘的东西长三米,南北宽二米...  相似文献   

16.
李林 《近代史研究》2020,(3):149-15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威尔逊·基尔发明学校市制度,并在美国多地公立学校推行。1919年前后,学校市制度被引入中国,并借助1922年新学制的颁行及公民教育的倡导,于二三十年代在全国多省市中小学校推行。其间,社会各界合力塑造出学校市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知识氛围,助力该制度的推广。然而,制度实践对制度设计的偏离,以及此种学校内“政治拟构”与“学校社会化”本旨的差异,也让学校市的组织架构及精神内涵不断发生异变,终在1930年代中期以后淡出学校场域。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露天电影,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似乎一脸茫然,他们只知道有水幕电影。但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露天电影却丝毫没有褪色,一页一页地翻开来,成为我童年时代一抹最温暖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上海淮海西路。原名乔敦路,开辟于1925年,是上海最后一批公共租界的道路,也是旧法租界的一条主道。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幽美、繁华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9.
周永光 《广西地方志》2000,(3):71-76,91
南宁市志办公室赠给我一套新编《南宁市志》,接到这套五册共26公分厚的精装巨著,心情十分兴奋。作为南宁市民,我只有十五年“市龄”,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地方,知之甚少。总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我搜罗阅读过一些市情图书和文章,但没有哪一种读物能象这部市志这样,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系统连贯地给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有关南宁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白英 《湖南文史》2014,(4):64-64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小时候一直跟随大学毕业后当老师的爸爸妈妈四处迁徙。当时的教育行业,又是在农村,谈不上什么住房及其它的福利条件,我们一家就住在山西阳泉市郊区山底村的一户农民家里,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度过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上小学识字的一件事,印象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