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四卷六编300多万字的《中国彝族通史》,终于在2012年正式出版了。该通史从远古一直写到1949年,采用编年史的办法,对彝族社会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了详细的论述。之所以采用编年史的方式,是因为彝家人向来有族谱和父子联名的传统,有的已连几十代,同时还有大量彝文古籍存在,这样编写起来就顺当多了。  相似文献   

2.
方国瑜先生是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自 1 93 4年秋开始收集资料 ,到 1 984年《彝族史稿》公开出版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方先生“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在资料的搜集、整理 ,族别史研究的理论指导 ,彝族史研究的框架体系 ,彝族史上的重大问题如族源、叟人、爨部、乌蛮、南诏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为彝族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方先生提出的理论体系和对重大问题的讨论 ,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上 ,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彝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人口657.2万,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彝族的历史进程不平衡地发展着,大凉山地区还存在奴隶社会制度,而云南、贵州彝族地区大多数已进入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彝族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4.
彝族毕摩又有“西波”、“溪婆”、“阿闭”、“布慕”、“拉摩”等多种异称异写,是彝族社会的祭司和民间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苏桂 《广西文史》2001,(1):74-76
1999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钟典教授主编的《广西通史》,是近年来广西出版的一部史学力作,是第一部多卷本的广西通史,全书长达167万言,反映了广西史学界在广西通史研究上所达到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毕摩文化涵盖了彝族的天文历法、风俗礼制、社会历史、伦理道德、语言文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宗教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内容。毕摩文化丰富多彩,渊源流长,异彩纷呈,博大精深。毕摩文化是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它的扑朔迷离和多彩神奇,使毕摩文化极具文化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因此,探索研究毕摩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护、抢救、整理和收藏彝族毕摩文化成为当前保护和发展彝族民族文化最为重要和急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同时还会惊奇地发现,凉山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常年沐浴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一年四季除了传统的火把节、选美节、牧羊节、尝新节、儿童节等十多个神奇有趣的节日外,最盛大的节日就是彝族年,彝语称“库什”。  相似文献   

8.
彝族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彝文典籍与严谨的治史传统。在各地现存的大量彝文典籍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追寻万物根源的“探根”与先民足迹的“指路”现象。这种现象,是彝族群众传史、用史传统的具体体现,起到了凝聚、认识、整合、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彝族是口头文献非常丰富的一个民族,口头文献也是彝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博帕"主要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在彝族智者和毕摩的口中的关于万物来源说的一种口头文献。它追溯了物种生产、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描述了物种的特性及功能,体现了彝族先民的根源思想和创造意识,反映出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它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手好资料。但博帕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发展的,由于口头文献的口头性、变异性和断传性的特征,博帕也存在着有可能断传而消失的危险。所以对博帕进行全方位搜集与整理,并编订成册,使口头文献向纸质文献或者电子资源转变,从而使博帕始终有足可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紧急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何光群 《沧桑》2009,(1):47-48,66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楚雄州彝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并分析了楚雄州彝族传统家庭教育对彝族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对现代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洪伟 《旅游》2006,(4):60-67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还是彝族同胞的图腾崇拜,也同时代表着男性。所以,舞龙便成了大老爷们的美差。然而,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洲石屏县的花腰彝族聚居地——哨冲镇、龙武镇,舞龙从元明时期至今却是姑娘们的专利。特别是近年来她们参加全国、全省的民族运动会,让善于舞龙的男子汉们威风扫地,败在手下,3次夺得金奖。于是,从她们中间产生了近日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诺(?) 的十七岁》的姐妹影片,作为向国庆55周年献礼在全国公演的电影——《花腰新娘》。  相似文献   

12.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的精髓就是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由毕摩们所创造和传承的,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鬼神信仰与巫术祭祀为内容,同时涉及和包容了多个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当今最为古老的,彝族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和文化财富,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彝族是我国西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化。与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彝族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宗教信仰。彝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没有产生一个全民族统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灵,基本上还处在“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原始宗教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信仰形式,这些宗教信仰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本拟根据彝典籍对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国内学者对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专著外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出版了几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译著。余太山主编的《西域通史》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 ,李治亭主编的《东北通史》 ,赵云田主编的《北疆通史》 ,陈庆英、高淑芬主编的《西藏通史》 ,方主编的《西南通史》 ,陈炜、方主编的《海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2 0 0 2年 1 2月 )等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七卷本的出版 ,为了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的《西域图志校注》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 2 0 0…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马大正先生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该书是“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的第一部,其余各部:《东北通史》、《北疆通史》、《西域通史》、《西藏通史》、《西南通史》、《海疆通史》也将陆续出版面世。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会促进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也是中国边疆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徐勇、汤重南主编的《琉球史论》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国内学界关于琉球的首部通史类著作。该书收集、利用了中、琉、日等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尤关注前沿学术动态,是一部可以为读者提供史料扎实、与学术前沿接轨的可靠的学术著作。参加写作的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上发布过《武汉通史》编撰工程启动消息,史界高朋雅士和社会公众关心多有其人,见面时常问《武汉通史》进行得怎么样了?值此课题完成之时,特掬诚相告,以便2005年春正式出版请大家披览教正。  相似文献   

18.
彝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六千三百多年以前,彝族的先人重黎和吴回就是颛顼和帝喾高辛时期的"火正",即司掌心宿大火"光融天下"的天文历法大臣。从此中华传统天文历法即四分阴阳历便成了彝族同胞的一门家学,一直传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19.
梁丽娟 《神州》2013,(6):19-19,21
彝文古籍是集民族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学、历史学、文学、地理学、地名学、哲学、伦理学、修辞艺术等于一身的多学科书籍。通过对彝文古籍的价值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扬彝族文化,同时激发彝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兴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0.
魏蜻 《神州》2013,(5):21-21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古时候就对宗教信仰和历法有着深刻的研究,在长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服装文化和饮食。彝族面对来自强势文化的冲击。它同样面临着被同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