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君臣知遇而传为佳话者不乏其人,比如商鞅之于秦孝公,诸葛亮之于刘备,赵普之于宋太祖,都是君臣联手、双剑合璧成就伟业的典范。如果不以动机和结果论,蔡京之于宋徽宗,也堪称君臣“知遇”的范例,其依赖如股肱、信任如手足的感情,也真是千古少有。  相似文献   

2.
蔡京在北宋后期役法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邵伯温《闻见录》通过对蔡京在两次役法变革中言行反复的记载塑造了其投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奠定了后世史书中蔡京"奸臣"论断的基调,影响及至今日.实际上,元祐初役法论争的具体情况颇为复杂,蔡京迎合司马光的说法存在诸多疑点.蔡京坚定地主张免役法,也并非是迎合章惇,因为在章惇就职宰相之前役法变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哲宗亲政时期,蔡京在《绍圣常平免役敕令》的制定上贡献最大,堪称恢复新法的功臣.蔡京对新法的高调坚持使他成为了绍述之政的一面旗帜,为他在徽宗朝受重用赢得了重要的政治资本.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二十多年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为华师大校长培训中心的题词。现在,有人批评这句话是典型的"人治观念"。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有些浅薄。"名校长出名校"这是被教育实践所证明的,如李希贵之于北京十一中学、刘彭芝之于人大附中、柳袁照之于苏州十中、蔡林森之于洋思中学。如果校长"一文不名",即使是把名校交给他,估计也会慢慢"不名"起来。所以,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正北宋年间,有一个与苏轼同样出名的大人物叫蔡京。蔡京出生于福建仙游,曾任钱塘县尉、舒州推官、成都知府、江宁知府等,在长江流域为官多年。蔡京的人生有两方面最为"精彩":一是书法,在当时乃至北宋颇富盛誉。二是阿谀奉承。在得知宋徽宗赵佶酷爱花石这一重要"情报"之后,蔡京彻夜难眠,激动万分,第一要务便是取江浙花石  相似文献   

5.
正一赵朴初与山西的关系,追根溯源,可以追到其六世祖赵文楷。赵文楷是安徽太湖景宁乡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赵文楷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嘉庆三年顺天乡试和四年会试两任同考官,其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事件,是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在琉球期间,赵文楷"廉洁之声,著于海外"。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终年48岁。山西也因此成为这位赵氏先祖的最后驻足之地。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政治思想初探——以《劝学篇》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文玉 《史学集刊》2008,(2):106-114
"君臣之纲"、"民权"、"议院"是<劝学篇>中体现张之洞政治思想的三大核心概念,张之洞以"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何必袭议院之名哉"阐明了他的政治立场,然而也给学界留下了解读的难题,多年来聚讼纷纭.本文以<劝学篇>为基础,通过对这三个核心概念的研究,认为张之洞的政治思想尽管是以君臣之纲为基石的德治主义,但并不影响张之洞在事实层面上对民权事业的实质推动.  相似文献   

7.
从明朝的历史渊源和政治背景出发,万历年间的君臣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万历皇帝与张居正、冯保以及李太后之间的矛盾,君臣矛盾又如三把戒尺将万历皇帝牢牢的束缚住。君臣矛盾成为导致万历皇帝怠政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明朝历代皇帝中最为怠政的皇帝,其怠政突出表现在"六不做"。究其原因,万历皇帝的怠政是一种超乎常理与缺乏恒信的懒惰行为的极致表现。  相似文献   

8.
微言     
<正>@吴钩:【蔡京是个大左派】蔡京是个大奸臣,蔡相又是个大左派。蔡京执政之时,继续国进民退的王安石变法,又改革茶法,目的只有一个:强化财政汲取能力。有意思的是,蔡京也很注重"国家福利",推动建立了福利养老院、福利医院与福利公墓,在他执政时,北宋福利制度达至鼎盛。而他罢相后,福利制度就收缩了。@海豚998:北宋的时候,疆域虽小,但面积也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亿,基本仍然是地广人稀,以前普通人死的时候要么埋葬在祖坟旁边,要么就是找个荒山埋了,有必要搞公墓?  相似文献   

9.
陈晔 《史学月刊》2008,(12):32-37,72
元符受玺为北宋哲宗一朝的大事,在传统政治文化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哲宗君臣对传国玺的接受,不是玉玺正统象征这一传统观念的显现,而是现实政情、理想化政治追求与传统政治文化间博弈的结果,从中反映出的是将传国玺符瑞化的倾向。由于传国玺本为暴秦之物,不幸又与绍述政治、奸臣蔡京联系到一起,加之士人将道德因素介入的失败,此后传国玺的传统政治符号意义在世人批判中完全消解,甚至作为符瑞的合法性都被否定,它被重新赋予了暴政、无知、欺诈等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  相似文献   

11.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赵佶18岁继位,是为徽宗。他打着"崇奉熙宁新法"的招牌,重用蔡京、童贯等人,拓土用兵,营造宫殿,广建宫观,穷奢极欲,铺张浪费。北宋晚期铜产量不  相似文献   

12.
曾振宇 《史学月刊》2007,(11):29-36
在家庭伦理层面上,孔子孝论注重父子自然亲情,倡导子女人格平等,父义则从,父不义则谏;主张以义辅亲,"以正致谏"。孔子、曾子"以正致谏"的谏亲原则被孟子完全地移植到社会政治伦理中,泛伦理化的倾向有增无减。孟子"君臣相责以善"的"善"之内涵当为仁义,即以仁义这一最高价值理性衡评君臣之间关系。"君臣相责以善"施行的前提是将君臣关系重新论证为以德相交的"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势利相交,"返祖"化现象的背后是为其民本主义政治立场张目。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孟子"父子不责善"思想已经有别于孔子、曾子与子思在家庭伦理语境中倡导的以义辅亲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3.
徐建融 《收藏家》2007,(4):I0020-I0020
邵忠伟1992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花鸟专业忠伟君的花鸟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多作案头插花的题材。或插之于篮,或插之于瓶。这一题材,我们可以认为是传统的,如李嵩的几件“花篮图”、民国年间的“博古图”等等;也可以认为是西方的、现代的,如西方的“静物画”、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蔡京题《千里江山图》卷的跋文作为直接材料,以蔡京和徽宗的活动作为间接材料,辅以徽宗御赐的一批宫绢为物证,初步考证出王希孟在北宋末复杂的朝廷内斗中的人生际遇,他入画学、文书库及师从徽宗,均与蔡京的利用和运作有一定的关系。从画中景物分析,王希孟比较熟悉福建仙游、庐山及鄱阳湖、苏州、开封等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他在徽宗的"诲谕"下,进一步拓展了全景式大山大水的视野,催熟了大青绿山水的艺术语言,借表现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的诗意,体现了北宋末"丰亨豫大"的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史博览》2008,(7):33
“走后门”一词据说出自北宋年间。宋徽宗即位后,以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蔡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民间对此多有讥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蔡京题《千里江山图》卷的跋文作为直接材料,以蔡京和徽宗的活动作为间接材料,辅以徽宗御赐的一批宫绢为物证,初步考证出王希孟在北宋末复杂的朝廷内斗中的人生际遇,他入画学、文书库及师从徽宗,均与蔡京的利用和运作有一定的关系。从画中景物分析,王希孟比较熟悉福建仙游、庐山及鄱阳湖、苏州、开封等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他在徽宗的"诲谕"下,进一步拓展了全景式大山大水的视野,催熟了大青绿山水的艺术语言,借表现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的诗意,体现了北宋末"丰亨豫大"的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湖南文史》2008,(7):33-33
“走后门”一词据说出自北宋年间。宋徽宗即位后,以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蔡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民间对此多有讥嘲。  相似文献   

18.
郭嵩焘出使英国时的矛盾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嵩焘是中国首任驻外公使。对于郭嵩焘在中国步入世界过程之中的先驱者地位,论者皆有定论。对他是否自愿出使这一问题,一般也予以肯定回答。如熊月之就以为郭嵩焘出使英国是“心甘意愿”的,郭的这一举动是向天朝自大的传统观念公开挑战。  相似文献   

19.
南宋程卓于嘉定四年(1211)九月使金贺正旦,嘉定五年(1212)二月返回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出使期间撰成《使金录》一书。有人认为其书"简略太甚,不能有资考证","所记惟道途琐事","不能当作史料应用",等等。其实,《使金录》一书,不是宋人出使辽金"语录"中最为简略的,而是众多"语录"中比较祥赡的一种。书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宋金交聘制度和礼仪,使者出使行程之地理、文物古迹、遗闻趣事、金代城市建筑、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等,皆为作者亲见亲闻,是研究金末政治、军事、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宋金交聘制度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北宋哲宗親政後,以"紹述"爲國是,恢復神宗法度和打擊"元祐黨人"成爲哲宗親政時期的政治主線。在其親政後期,新黨内部章惇、曾布、蔡卞等宰執又朋黨而立、鬥爭不斷。元符二年(1099)的蹇序辰出使案,本是一件簡單的出使失儀案,卻因宰執間的鬥爭而升級爲詔獄,此案也成爲了宰執間博弈的戰場。"蹇案"中,宋哲宗對屬於新黨的蹇序辰采取相對優容的態度,對宰執間的明爭暗鬥也表現出一種放任的姿態。"蹇案"雖不算哲宗時期的大案,卻也頗能折射出元符時期的政治生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