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早期青铜文化"是指广东地区相当于商至西周前期阶段的考古遗存。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到夏商之际,文化面貌出现质的变化,北方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因素开始出现于岭南。广东早期青铜文化分为粤东区、粤北区、粤中区和粤西区。其中粤东区独立性最强,文化面貌与另外三个区差异最大。粤北、粤中和粤西区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粤中区是其中心区域,另两区和粤中区文化面貌相似,只是接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来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广东韶关地区青铜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韶关,旧称曲江,先秦属百越之地,地处粤北山区。广义的粤北地区,其范围包括清远、河源、怀集以北地区,为五岭之南的山岳地带,山峦重选,河溪众多,本区即为粤北中心地区,辖三区、八县市。本区边境北扼五岭之口,接壤湖南、江西两省;境内扼北江及其上游侦、武两江,其东北湖侦江越大庾岭可出江西,西北溯武江翻骑田岭可人湖南,南面顺北江可直抵广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南阻海风,北隔五岭,兼具南北气候特征,有“无岭北之严寒,和分风霜;无海南之恒懊,凉兼冰雪”之佳誉。如此优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十分利于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3.
4.
《神州》2003,(12)
古铜都大冶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早在40万年前,华夏先祖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200年前,大冶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采铜矿、冶炼青铜;1093年,唐吴武昌节度使秦裴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设置大型采矿、冶炼机构青山场院;1031年前,南唐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设置县治,取  相似文献   

5.
和奇 《南方文物》2022,(3):164-178
近20年来,缅甸揭露了一批公元前一千纪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为深入讨论缅甸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文章梳理了缅甸钦敦江、穆河、萨蒙河流域及掸邦高原已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并尝试对中国云南与缅甸青铜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展开讨论。研究表明,上述缅甸地区的青铜文化受到云南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先秦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原地区的华夏和广东岭南一带的古越族在不同的地域分别创造着内涵不同,特色各异的古老的区域文化。开放和交流是世界文化也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7.
8.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生产、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六十万年以前的蓝田猿人就劳动生活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则是我国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母系氏族社会缩影。自有文明史以来,西安又是周、秦、汉、唐等十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曾经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古迹林立,  相似文献   

9.
汉代青铜文化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青铜文化概述杨菊华一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齐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局面,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自战国以来孕育的封建大一统的局面最后形成。在这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切文化都在经历巨大的挑战,有的文化在大变革中消亡了,有的通过改头换面而...  相似文献   

10.
<正>牛是古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牛也是工具和用具,能拉车载货,驮运物品,它的皮毛制成衣服,骨头被做成了工具,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获知,  相似文献   

11.
会理位于川西南的凉山族自治州南端,横断山脉的东南边缘。金沙江环绕县之西、南边境,流长约113公里,隔江与云南元谋、武定、禄劝等县相望。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呈南北狭长形;山脉亦多呈南北走向,延抵金沙江畔,使县境内形成许多山间沟壑谷地。境内主要河流为城河,发源于县境西北的龙肘山南麓,流经县城后向南婉蜒迂回,纵贯全境,在新安乡南注入金沙江,全长150公里。由于会理是金沙江中游进入滇中的重要通道,使其得以较早开发,先秦时期即已成为蜀滇交往的门户。从史料看,秦灭蜀后,即通“邓、笮”等地,并曾设置郡县,会理即属邓…  相似文献   

12.
河陇地区的青铜文化李永良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文化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有早有晚,并不平衡。以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使用青铜器为最早,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初。欧洲在前4000年中出现铜器,印度在前3000年中,非洲约不晚于前10...  相似文献   

13.
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比较发达,它主要包括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本文通过考古资料,叙述了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系列,并对其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铜短剑是一种近身防卫用或猎杀野兽用的武器,公元前2500年左右青铜短剑在伊朗和印度已经出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青铜短剑从近东经高加索流传到东欧并开始传播到草原地带.早期的短剑柄部又细又窄,需要另外加上木柄或骨柄使用,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公元前17世纪的短剑柄与刃部开始连铸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界限往往被人忽视,将“中国文化”等同于“中原文化”导致在人们的中华文明概念中很少有区域文化的成分。事实上“中原文化”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中国东南地区的百越文化也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于“中国东南沿海自古即有一海洋文化圈”犤1犦,福建作为百越中闽越族的活动中心,以其显著的海洋性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米佳 《收藏家》2000,(12):4-7
青铜器摆脱礼法的束缚,是从西周厉王时开始的,亦即青铜文化的晚期。与以前相比,器型种类、纹饰特点及整体风格,都有了不小的改变。揭示的文化内容也更突出工艺的先进性和造型的艺术性,人本位的思想超越了神的至高无上,显示的审美特性日渐浓厚。如西周晚期的名器“刖人方鬲”,以前常被作为残忍奴隶制的具体表现。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西周晚期的制度已近乎礼崩乐坏,人的写实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还说明创作思维的解放和对于人本身的认识有了提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器型,在整体上逐渐摆脱了庄重典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越南青铜文化艺术的起源、发展,青铜艺术品的类别、铸造技术、造型、纹饰纹样、风格、民俗文化等方面研究入手,以其出土实物资料为依据,论证越南青铜文化深受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和外来文化之影响,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越南的青铜文化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出土的遗存较为丰富,类别也较齐全,而且,所铸造的青铜艺术品璀璨绚烂,并且,许多器物蕴藏着浓厚的越南文化而独具特色,令人喜爱!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器物之造型、纹饰、技术工致殊绝、独树一帜,特征鲜明而成为越南青铜文化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中越两国一衣带水,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绵延2000多年,这是中国、越南经济交通和文化艺术交流水乳交融的结果,是中越人民世代友谊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越文化青铜乐器有铙、甬钟、纽钟、镈钟、句鑃、铎、鼓等,除铙、部分甬钟的年代可拟定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外,其他皆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可分属于越建国前、越国两大时期。越建国前的乐器中,南方风格的铙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而在越国时期的乐器中,出现了成组的中原风格的编甬钟、纽钟等,说明越国的上层贵族已华夏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青铜器约自公元前24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出现,主要器物有刀、锥、铲。镜等,数量少、质量劣,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影响不大,未构成一种文化现象。但它们的出现却昭示着一种新的物质形态正在石器时代的母体中孕育着,少量的青铜器与大量的石器、陶器并存,在旧体制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由于铜矿石丰富的储量、制陶所积累的人侯知识和经验使大量冶炼铜矿石成为可能,而成型后器物外表光致茂美、质地坚硬等优良特性使之很快受到利权阶层的青睐,夏代以后得到迅速传播,成为奴隶制文明的物质载体,构成一种灿烂的文明与文化体系。从文化的角度综…  相似文献   

20.
滇西南主要包括今滇西大理,怒江州以南的保山、临沧、德宏三地区及思茅、西双版纳两地州的一部分地方.这里地处中缅边境,环境复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民族聚居地和对外开放门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数百处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春秋战国至两汉时代的青铜遗存,就是这些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份成果.这些遗存,尽管目前还来不及进行发掘,出土实物还较有限,但从遗存分布面较广而器物本身又多具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