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兴国军富民监又称大冶监,为宋代铸币机构,设立于北宋,兴盛和最终被兼并于南宋。关于其在南宋的经历,《宋史·食货志·钱币》明确记载:乾道六年(1170)"以发运司通领四监:江之广宁监,兴国之大冶监,临江之丰余监,抚之裕国监……其大小铁钱,令两淮通行。"又载"嘉定五年(1212),……京西、湖北之铁钱,则取给于汉阳监及兴国富民监,后并富民监于汉阳监,以二十万为额。"所以当下但凡涉及南宋时期该钱监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中书备对》26铸钱监的年代不是《玉海》所说的元丰三年,而是熙宁十年。《宋会要辑稿》26铸钱监的年代为熙宁九年。元丰八年十二月废罢的14铸钱监是西京阜财、卫州黎阳、绛州垣曲、舒州同安、兴国军富民、衡州熙宁、鄂州宝泉、梧州元丰、岷州滔山、万州广济、虢州在城、商州洛南、同州和渭州钱监。  相似文献   

3.
武汉三镇,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东汉末年,吴主孙权在今天的武昌蛇山(当时称江夏山)建城,名夏口,归属江夏郡,下辖涂口(今金口)。隋文帝时,江夏郡改名为鄂州,属下的汝南县(今金口)则改名江夏县。清康熙时设武昌府,下辖江夏、武昌、咸宁、蒲圻、崇阳、兴国、大冶等十个县(其中江夏县下辖金口、纸坊、青山矶等五个镇)。民国元年(1912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对钱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到宋代,作为政府设置的铸钱机构——钱监,明显增多,其年铸额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就湖北地区钱监而言,也因其钱额大、铸期长、铸钱种类多,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湖北钱监设置时间、铸钱种类和年铸额的研究,就能进一步分析它对本地区农业、矿业、冶金技术以及手工业等发展的影响,从而评价其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研究湖北钱监及铸钱,就显得十分必要。一、北宋时期1.钱监北宋时期,湖北有钱监三个,即鄂州宝泉监,兴国军富民…  相似文献   

5.
武昌老城 武汉三镇,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东汉末年,吴主孙权在今天的武昌蛇山(当时称江夏山)建城,名夏口,归属江夏郡,下辖涂口(今金口).隋文帝时,江夏郡改名为鄂州,属下的汝南县(今金口)则改名江夏县.清康熙时设武昌府,下辖江夏、武昌、咸宁、蒲圻、崇阳、兴国、大冶等十个县(其中江夏县下辖金口、纸坊、青山矶等五个镇).民国元年(1912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相邻的"武昌县".民国2年(1913年),东边的古武昌县改名寿昌县,第二年更名为鄂城县;西边的武昌县于1926年12月归定为省辖武昌市,1927年与省辖汉口市合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直辖市--武汉市.  相似文献   

6.
董茜 《文博》2006,(4):33-37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东襟洪湖,西接荆郢,南枕长江与湖南岳阳、华容隔江相望,北依东荆河。监利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北省监利县城东北30公里,东距洪湖25公里。监(利)潜(江)公路从其西郊经过,监(利)仙(桃)公路从其新  相似文献   

7.
大冶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西北邻鄂城县隔梁子湖与武汉相望;东北隔长江与圻春、浠水县相对;西南与武昌、咸宁县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境内有大冶湖、保安湖,大冶湖水经纬源口进入长江。自古以来,大冶县便是鄂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水陆两便。  相似文献   

8.
《安徽钱币》2007,(2):25-27,24
南宋时期四川地区铸造铁钱的丰远监,位于当时成都府路的嘉州(即今四川省乐山市)。该监设置时间较早,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  相似文献   

9.
南宋宝泉监及其铸钱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钱币》2006,(3):11-12
宋代宝泉监设置较早。据《宋史·食货志》载:"太平兴国二年,樊若水言:‘江南旧用铁钱,于民非便,今诸州铜钱尚六七十万缗,虔、吉等州未有铜钱,各发六七万缗,俾市金帛轻货上供及博籴谷麦。于昇、鄂、饶等州产铜之地,大铸铜钱……铁钱自当不用,悉熔铸为农器什物,以给江  相似文献   

10.
古大昌县,西晋分巫县和秭归县设置,旧名泰昌,北周改为大昌。治今巫山县大昌镇北。宋代大昌县治所曾有过迁移,今日学者对此说法不一。一说西晋至明清,大昌县治均在今巫山县大昌镇;一说自北周以来大昌县治今巫溪县城厢镇,宋宁宗嘉定八年,移治水口监,即今巫山县大昌镇水口村;一说北宋大昌县在大宁监南六十里,南宋嘉定八年,知监张或请复还大昌于旧县,徙治水口监。但监南六十里为今何地不明。事实上,宋代大昌县治地在端拱元年以前、端拱元年至嘉定八年(988一1215)和嘉定八年以后有所不同。北宋开宝六年,在大昌县设立大宁…  相似文献   

11.
徐达元 《安徽钱币》2005,(4):10-11,13
南宋蕲春监设于蕲州。蕲州,“北周置。隋改为蕲春郡。唐复置,又日蕲春郡。寻仍为蕲州,治蕲春,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宋日蕲州蕲春郡。元为蕲州路,省蕲春县人之。明初为府,旋降为州,属湖北黄州府。清因之,民国改州为蕲春县”。“味时,“蕲春属淮南西路,治蕲春、蕲水、广济、黄梅及罗田五县,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  相似文献   

12.
太平兴国禅院,北宋时建在今四川省达县城外,明末清初之际毁于兵燹。该院有大钟一口,为禅院主僧惠达集资购驮山(在今万源县城郊)之铁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  相似文献   

13.
叶相国:我家祖籍是兴国大冶,靠近湖北东边的阳新一带。大概是光绪年间,我的老太奶奶和爹爹用一根扁担挑着一担箩筐。一头挑着一个伢,手里还牵一个伢,就这样逃荒到了武汉。  相似文献   

14.
《韶州新置永通监记》(以下简称《监记》),宋余靖撰。今碑石不存,尚有拓片传世。文载余靖《武溪集》、《广东通志·金石略》、《韶州志》和《金石续编》等。关于永通监建置的时间问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165云:“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九月癸亥,三司言:韶州天兴场铜大发。岁采二十五万斤,请置监铸钱。诏以为永通监”。夹注云:“赐名永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今从本志并书”。可见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李焘修《长编》时,置监、赐名时间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李焘叙此事时,不能决断,因“从本志”,系之庆历八年,但又注明“赐名永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并书而两存之。王应麟(《玉海》,用《长编》说,谓庆历八年九月,  相似文献   

15.
东晋南朝山西州郡县侨置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以《晋书·地理志》太康三年为准,今山西之地,据有并州全部,又有司州平阳、河东二郡及幽州代郡之平舒县。惠帝时,八王乱晋,自永兴元年匈奴左贤王刘渊(元海)反于离石,自立  相似文献   

16.
“第一要务”论正确解决了发展、执政、兴国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执政”和“怎样执政”以及“为什么执政”的问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反映了我们党对于这个重大问题的成熟与自觉,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尽地考证了《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西周昭王伐虎方时,赐中之埰邑“(?)土”之“(?)”字。铭文宋时出土,“(?)”字未识。今考证其字亦即“(?)”字,亦是甲骨文之“(?)”地,古书所载之“潛(鬵、灊)地”,地望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附近,地近古灊水。“(?)((?)、灊)”(水)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非今嘉陵江上游之古潜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之古潜邑。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同安监、宿松监及其铸币舒州是宋代设于江淮之间的府州之一,州治在今安徽省潜山市城区。据《元丰九域志》载,宋初,华夏版图分为十五路,舒州属于淮南路,至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为安庆府,领五县一监:怀宁、桐城、宿松、望江、太湖、同安。到南宋中后期,府治经几次搬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元丰九域志》、《宋史·食货志》、《安庆府志》等文献以及舒州历史沿革予以综合分析 ,认定宋代舒州同安监故址在今桐城练潭镇 ;继又以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等置监铸钱的基本条件来阐述该地作为监址的可信性 ;最后通过近年来对其周边地区的考古调查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据《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大冶县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困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并“大兴炉冶”而取名大冶。根据历年来的考古调查资料证实,黄石大冶地区至今遗存的古代采冶遗址多达四五十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壮观图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即是这众多古代采冶遗址中的代表。铜绿山矿区属矽卡岩型接触交带变质矿床,矿体大部分出露地表,通过氧化和次生富集作用,在围岩蚀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