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青海 《中华遗产》2007,(8):138-147
和中国一样,端午节是韩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过和国人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不同,江陵端午祭是由代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巫俗、儒教、道教等相结合的一系列祝祭活动。由于保存了大量传统民俗,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重要文化财第13号。2005年11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以祈福为目的的祭祀和表演,无论是歌舞还是戏剧,都充满世俗的喜乐气息,成为我们了解韩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端、初”同义,“午、五”相通,“端午”就是“初五”。民俗学者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越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辟邪驱恶,都是公共卫生的原始防疫。但是我国代代相传,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受难日。龙舟是到水中去找寻屈原,粽子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正像耶稣是以色列人的受难。  相似文献   

3.
和中国一样,端午节是韩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过和国人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不同,江陵端午祭是由代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巫俗、儒教、道教等相结合的一系列祝祭活动。由于保存了大量传统民俗,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重要文化财第13号。2005年11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以祈福为目的的祭祀和表演,无论是歌舞还是戏剧,都充满世俗的喜乐气息,成为我们了解韩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据《玉烛宝典》等古藉记载,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夏商周就有的夏至节,夏至后炎热多雨,毒虫滋生,瘟疫流行,被认为是“恶日”,就有“驱邪除恶。祈求平安”的祭祀活动。南方沿海和河湖密布的古越人,断发文身,自称龙子,特别崇尚龙舟竞渡。由此沿袭发展到战国后上升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全国性端午节。而福州地区还融人本地的民间信仰、风土人情特点,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福州龙舟文化。  相似文献   

5.
刘晓峰 《民俗研究》2006,13(2):247-258
2003年第3期《民俗研究》刊登了曲彦斌《宝鞍山端午节“克仗斗石”民俗探析》一文。文章基于踏实的田野调查,对东北某地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做了非常详尽、生动的介绍,读来如临其境,让我们对这一今天已经很难找到的古俗孑遗有了很详尽的理解,这是我们要深深感谢的。这篇论文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斗石”之俗的流行范围问题上提供了新的线索。因为直到目前仍然有外国学者认为“克仗斗石”只流行于中国的华南地区。曲文还注意到古代有“斗石”  相似文献   

6.
钟馗小考     
钟馗打鬼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钟馗既能打鬼,遂被神化为辟邪的神:绘成图像,贴在门上,便是护门守院的门神;挂在室内,便是镇宅的“魁星”;端午节给孩子带在身上,不仅能“辟邪”,而且能“祛灾”.于是,钟馗在我国民间,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研究我国古籍中由物到人的钟馗,不能不说是研究我国民俗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宏溪  徐永明 《世界》2009,(7):28-33
“你好!我是宋佳,希望我们这次能在马来西亚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这一刻,她不再是《闯关东》里那个历经风雨,懂得坐看潮起潮落,微笑不多言的鲜儿;也不是《赤壁》里那位被曹操当成小乔的替代品,无奈于自己命运的骊姬。她是宋佳,一个亲切如同邻家姑娘的80后女孩,只用她的笑容便笼络了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8.
那年端午节,五月初四下午,我们一家人就早早上了路,回农村老家过节去。两部自行车,妻一部,驮着大包小包节日的食品;我一部,前杠坐着小女,后架坐着大儿,我们在田间的土道上慢行,满眼绿色,心旷神怡。儿子问:“爸爸,端午也可写成端五,对不对呀?”儿子小学三年级,会咬文嚼字了。我说:“对,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节,端阳节。”女儿问:“爸爸,我们幼儿园老师说端午要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儿子抢着回答:“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为了纪念他,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很多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端午节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文化,我们应该尊重中国传统节日,将其不断传承下去。本文从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出发,先简单介绍了端午节的相关内容,然后重点探讨了端午节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放 《民俗研究》2009,(4):229-238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端午节俗传统由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与家庭人伦五大要素组成,它们适应了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的时间生活需要,五大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互补也保证了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与文化的进入,端午节俗传统要素逐渐失落,端午节社会地位显著下降。在强调文化多样性,推动传统节日复兴的今天,端午节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从传承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重新强调端午节在身体保健与社会伦理方面的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重视当下民众的精神与社会生活需要,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东北境内某地,至今仍存在着一种每年于端午节例行进行械斗性节日民俗活动的陋俗——宝鞍山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民俗。按照当地方言,这种械斗性的节日“斗石”活动为“克仗”。经考察,其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因为“五”与“午”同音,“端”有“初始”之意,故自古以来习惯称端午节。端午节在我国南北方的意义各有差异,北方是为纪念介子推,南方为了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陈临等说法。五月初五是夏至刚过正进入炎夏之时,也是各种疾病传播,雷电、水旱、虫蛇、野兽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  相似文献   

13.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因此,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地腊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四川多称为端阳节。  相似文献   

14.
闻梧 《成都文物》2005,(2):68-68
端午节进行龙舟竞赛,已成为全中国乃至国际性的一项体育活动。龙舟竞赛据说始于湖南汩罗江,是为纪念屈原而搞的系列活动之一。在龙舟竞赛之前,以“正宗”龙舟称的汩罗江人要进行多项准备工作,“祭龙头”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也最隆重的仪式。  相似文献   

15.
诱人的棕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热闹而又难忘的日子。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端午节,在这天回到了龙的传人的怀抱。伴随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东方巨龙的子孙们开始尽情地以节日的独特方式欢度“端午”。人们身挂香袋,头上或家中插上菖蒲或艾叶,观赏那扣人心弦的龙舟赛会,或者参加那精彩纷呈的斗百草游戏。在这当中,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吃那诱人的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已成国人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赛会可以不看,斗百草之戏可以不参加,雄黄酒可以不喝,但粽子不可不吃。当吃着那可口的粽子之时,我们可曾想过端午节缘何吃粽子,粽子是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书 《北京文史》2006,(1):48-49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和中秋合称“三大爷”。因为这一天皇帝可以不上朝,商人可以下账帖讨债,老百姓需敬神祭祖,妇女可携子回娘家归宁,朋友们可以借机聚会……端午节是全国性的民俗节日,但是北京因是首都,又在北方,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所以北京的端午节有许多自己独有的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秋节是亲朋团圆庆贺的日子,尤其在外的游子,往往会在中秋节赶回家乡,与亲人共聚天伦。“南海Ⅰ号”这一艘远洋商船,如同宋代外出的游子,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又回到了我们身边。本文结合“南海I号”有关的历史文物,述说宋代中秋有趣的民俗节庆。中秋节的源流中秋节,也有“八月会”“秋节”“八月节”等名称,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  相似文献   

18.
资讯     
"端午节之争"引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将被韩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全国各地震惊。端午节的由来地--湖南省岳阳市表明将坚决捍卫。大陆网友则痛批官员疏忽,再这样下去连嫦娥都会被某国娶走! 报道引发中国各界关注,湖南省岳阳市文化局的负责人说,端午节是中国的古老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以源于纪念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日抱石投身汨罗江的传说流传最广。  相似文献   

19.
明朝万历年间,佛山南海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龙舟因一次大型龙舟比赛而结缘,因对比赛结果的谦让而结契:根据两条龙船所造时间之先后、历史之长短来划分辈分,盐步老龙因时间久远被尊为“契爷”(干爹),年轻的泮塘龙舟甘为“契仔”(干儿子),并择日簪花挂红,举行隆重的结拜仪式。在以后的每年端午节期间,“契爷”、“契仔”互相探访,仪式隆崇,场面壮观,彰显和重塑了南海盐步老龙厚重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20.
王远昌 《旅游》2007,(7):84-89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炎黄子孙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挂艾蒿、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然而,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市民过端午节却是中西合璧。20年来,既完好地保持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又融入了西方圣诞等节日的“狂热”,整夜不眠,举城狂欢,胜过除夕,别有一派民风。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华埠华区,绝无仅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