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末蒋秀松先生将其与人合著《女真史》送我指正,我拜读后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就斡朵里部南迁时间与地址问题提出商榷,结果引出了蒋先生这篇对我“指正”的公开质疑。建州女真斡朵里部于何时从牡丹江口迁出?初迁何地?蒋先生认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从牡丹江口迁出,初迁到阿木河(今会宁)。论据不外是:1、三万卫初设于牡  相似文献   

2.
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蒋维忠建州女真在元代居住在今黑龙江依兰县,是沿松花江和牡丹江的女真人斡朵里部和胡里改部。元末,两部分别南迁。明初,明廷先后在胡里改设置建州卫,在斡朵里部设置建州左卫。其后,两部迁徙纷繁,到明正统五年(1440年),都迁到浑河...  相似文献   

3.
本对斡朵里女真与明、朝鲜的关系进行了考述。认为斡朵里女真自洪武初年已迁徙朝鲜吾音会,至正统五年(144)西迁苏子河畔,中间除西迁辽东凤州十余年外,一直居住图们江流域。斡朵里女真居住图们江流域对李朝政府向图们江流域拓展疆域进行了有效地抵制和斗争,致使李朝以图们江为界的欲望始终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洪武年间,明朝在经略辽东的过程中,为了招抚东部女真人,特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立了三万卫.三万卫是辽东都司属下25卫中最重要的卫,后来移驻于开原.三万卫最初设于何地?因它关联到建洲女真的早期活动,一向为史学界注目.过去传统的说法,初设于第一松花江下游牡丹江口西侧斡朵里城.其根据不外是《明实条》记载的“抵斡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  相似文献   

6.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9,(7):17-17,20
(二)黑龙江蒙古部落简史 黑龙江流域的额尔古涅昆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蒙古人从这里走向了辽阔的大草原。经过几个世纪的游牧生活,有的蒙古部落又回流到黑龙江的土地上来。第一次迁徙,大约在12世纪初叶。古杜尔伯特部从贝尔湖东迁徙到嫩江左畔,这是蒙古人进入黑龙江内地之始;第二次迁徙在元初。成吉思汗将黑龙江地区分封给他的季弟帖木哥斡赤斤后,斡赤斤家族以及乞里克讷惕等部,随同斡赤斤陆续东迁到黑龙江各地驻牧;第三次迁徙,是明代嘉靖年间。科尔沁部酋奎蒙克塔斯哈喇为了辅佐蒙古正统大汗——达赉孙库登汗,几千帐人马进入松嫩平原。从此,他们成为黑龙江地区世居的蒙古族。  相似文献   

7.
明与北元对峙格局中的洪武朝之东胜卫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松 《史学月刊》2007,(5):35-41
明朝建立后,元朝退居漠北,史称北元。东胜地区处于明与北元斗争的前沿,洪武四年,明朝先于此地初建东胜卫,洪武五年以后内迁大同,洪武二十五年复于原地增置。这一过程反映了明与北元复杂的斗争形势。洪武后期,东胜卫的存在大幅度北移了明朝的边防线,是明与北元实力此长彼消的最终产物。因此,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东胜卫变迁是明朝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对边防体系做出的合理调整。这一点对于全面理解明初北边边防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兰古城为历史文化名城,值得研究挖掘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关于满洲先世发祥地斡朵里故城遗址的探寻研究,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由于其纵横交错的复杂历史文化背景,而使探讨研究曲折辗转,诸多学者涉入斡朵里故城的探源考释,结论莫衷一是.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对"斡朵里"等名称的语音、语义进行解释和考证,并以此结合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等分析研究,以图寻其根源,昭示含义.  相似文献   

9.
<正>依兰,在清初被称为"和屯噶珊"(汉语曰古城屯),之所以被称为古城屯,是因为这里原是辽金时代五国城所在地。明代居住在依兰一带的斡朵里和胡里改两部女真南迁后,依兰一带便处于荒落状态。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开始向远东扩张,不断侵忧我国东北边疆的时候,居住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下游以及乌苏里江一带的赫哲人不断向松花江  相似文献   

10.
托温部虽然没有象斡朵里部和胡里改部那样受史学界重视,但在元代却同这两部一样,都是松花江下游的有名部落。《元史·地理志》记载:水达达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抚镇北边。一曰桃温……一曰胡里改……一曰斡朵怜。一曰脱斡怜。一日孛苦江。各有司存,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其居民皆水达达女直之人。各仍旧俗,无市井城廓,逐水草而居,以射猎为业。故设官牧民,随俗而治。”  相似文献   

11.
青花瓷器鉴定(连载之三)明朝历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1368~1644共276年)张浦生一、洪武时期的青花瓷(1368一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用洪武年号。建文帝在位四年。有时一并算在洪武年内,因而有人把洪武算为三十五年。过去把洪武时期...  相似文献   

12.
贵阳城区的东出口是油榨街,据史书记载,这个东出口最早见于明朝洪武年间,即1368年到1398年,那时油榨街是进出贵阳城的驿道,故称南驿站,到了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这个东出口被百姓称为“油榨关”。民国时期,这条路修成了砂石路,称为湘黔公路。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抗倭开始于元末,明万历年间结束。 第一阶段:洪武年间(1368-1398)。外交途径无法解决倭寇问题,明朝决定实行海禁政策。洪武十三年(1380年),日本官府牵连胡惟庸事件,明朝断绝了与日本官方的关系,开始在沿海建设大规模的防务工事,先后派汤和、周德兴防倭。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日本南朝已经被北朝所并,南朝浪人与海盗商人相勾结,倭寇之祸益烈。但由于此时明朝国力强盛,防御有方,终洪武之世,海禁严格,海防晏然,倭寇并未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14.
担当和尚,俗姓唐,名泰字大来,云南晋宁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终年八十一岁,是明清间名噪一时的诗人和书画家。其优秀作品,使沉寂的云南艺苑,增添了丰硕的成果。云南自明朝实行军事屯田和建立“卫所”后,从中原招募来的兵士约十四万人,并规定要带家属,所以大约共有三十万人左右。后来再加上了大姓的谪戍,大批官吏的派遣,使得大量的汉族人口(达到三百万)迁徙到了云南,就在这种客观情况之下,大大传播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洪武十七年,云南开始建立学校,永乐九年开科举仕,因此明朝二百七十多年间,云南人才辈出,得与中原相抗  相似文献   

15.
在建州女真中,有个被称为“杨里人”的群体,他们散居于今朝鲜会宁及控城一带,与当地的斡朵里、兀良哈人杂居,关系密切。对于这部分人的由来去向及其身份地位,学者们曾有所研究,提出过一些不同的见解①,其中有的看法并不符合史实,故有必要重新作~番考究。“杨里人”是朝鲜李朝的称呼,始见于《李朝实录》世宗二十七年九月已亥条载:“咸吉道都节制使报:吾都里(即斡朵里)指挥斜老秋也、豆磨等推刷杨里人,奉敕出来。其敕日:皇帝敕谕斡木河居住建州左卫指挥额黑里男、锁儿哥帖木等,近闻往年杨木答兀带去辽东土民十家,见在尔等处…  相似文献   

16.
阴山山脉以西地区在明朝被称为“塔滩”。这里从洪武朝至永乐初年曾活动过一些北元的残余势力。文章认为他们一方面与明朝保持着相对平静的关系,一方面也有部众不断南下归附明朝,从而拉开了永乐初年大规模内附行动的序幕。塔滩蒙古的内附过程是明代少数民族内迁历史的典型案例,对于拓展、深化明代民族史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朝在洪武五年冯胜西征之后并没有立即实现对甘肃的完全控制,而是采取从青海到甘肃、先易后难、渐次推进的方式,直到洪武二十六年以后才最终确立在整个河西走廊的统治。洪武朝西北经略举措包含了军卫置废、军政中心转移的复杂变动,遵循了防御体制从重将镇边向塞王守边转换的总体思路。在明蒙争夺西北的博弈中,武靖卫、高昌卫、岐山卫、西平卫、岐宁卫、凉州土卫等一系列废置番卫成为特定时期和条件下明朝拓展疆土的前沿。洪武朝后期,随着河西走廊卫所的全面设立,明朝完全掌控了整个甘肃地区,这改变了自唐代吐蕃控制陇右之后的民族分布状态,再度形成了陇右内地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明朝有一件事让人看不明白。 太祖皇帝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1398年闰五月,这个自诩“忧危积心,日勤不怠”的明太祖死在病床上,前后在位31年,因此,洪武这个年号也应该只有31年,但在《明实录》中却有许多洪武三十五年的记事。死人还在纪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此一家。  相似文献   

19.
明朝,在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土地官司。一方为明藩楚王,另一方为江夏县灵泉山内住户。官司有烦皇帝圣听,甚至批旨,谓之“惊天”;住宅强拆、祖坟被掘,谓之“动地”。这场土地官司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相持154年,历经九个回合,占了整个明朝276年的一半时间.  相似文献   

20.
明代陕西行都司的治所先后经历了河州——庄浪——甘州的三次变迁。陕西行都司的前身是西安行都卫 ,洪武七年置于河州 ;洪武八年改为陕西行都司 ;洪武九年罢 ;洪武十二年复置于庄浪 ;洪武二十六年自庄浪徙于甘州。从此直至明朝灭亡 ,甘州皆为陕西行都司的固定治所。其中 ,庄浪时期的陕西行都司的性质非常特殊。史籍对此多语焉不详 ,而《诸司职掌》等书则付诸阙如 ,因此给人造成一种若有若无的假象。本文通过对有关史籍的排比、考证 ,认为庄浪时期的陕西行都司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置机构 ,它无官员 ,无所司 ,亦无属卫。产生这种特殊情况的原因 ,当与洪武年间陕西行都司的职能转变以及当时西北和全国的形势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