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伊朗卡扎尔王朝素有军事改革传统,但直到1879年,俄国军事使团赴伊之前的军事改革都收效甚微。俄国人建立起的伊朗哥萨克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伊朗政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旅团实质上是沙俄加强其在伊朗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十月革命后,白俄军官控制旅团,并以伊朗为对抗苏俄的前沿阵地。但1920年秋,旅团转而由英国人控制,并于1921年底被整合进新建的国民军队中。  相似文献   

2.
沙俄帝国主义在泰国(暹罗)进行争夺与扩张的历史,证明这个“亚洲的宪兵”、“东方民族的恶魔”,同样是泰国人民的凶恶敌人。可是,苏联某些东方学家却玩弄那种将侵略写成友谊的手法,又是公布沙俄关于泰国问题的外交文件,又是发表关于泰国历史的专著、论文,甚至通过驻曼谷使馆散发《苏泰友谊史》小册子,编造沙俄和泰国结成了“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3.
一八六○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同机会主义者斐迪南·拉萨尔进行了一场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了反对沙俄称霸世界的野心,打倒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沙俄,要不要联合包括各国统治阶级中反俄派在内的一切反对沙俄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无产阶级的策略原则,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4.
中亚民族是沙俄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整整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用“火和剑”征服过来的。沙俄吞并中亚的历史是一部血腥征服史。同时也是中亚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一部英勇斗争史。绝非是什么“自愿归并俄国”的。今天,苏联统治集团为了推行“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民族理论纲领,在中亚对非俄罗斯民族采取种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同化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和沙俄在东三省平分秋色,两个强大的、野蛮的帝国主义国家,同时盘踞在东三省,吮吸着中国人民的膏血。与此同时,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也积极插足东三省,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对外已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变成了帝国主义者的代理人;对内则以武力强加统治,残暴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生活在我们祖国的各族人民,酷爱自由,富有革命的传统,都已有长久的历史。18世纪下半叶,我国土尔扈特蒙古族人民反抗沙俄的民族压迫,冲破沙俄的控制,万里回归祖国,并对保卫我国西北边疆作出贡献。这一段史实充分说明了我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自由、反对黑暗势力统治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这里,我们向读者公布和剖析的《修筑东清铁路图片册(1897—1903)》(1897—1903)(图一、二),是1905年沙俄在莫斯科编印出版的(东清铁路从满洲里至绥芬河,即中东铁路,以下均称中东铁路),全书共二百多页,珂罗版套色印刷。内容很广,包括勘路、修建桥梁、隧道和法庭、警察、城市介绍以及文物古迹等等。这本图片册是沙俄为了宣扬它给我国东北地区和人民带来了"西方文明"和"剿平匪乱"的  相似文献   

8.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地区强国;当代伊朗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中央集权制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叉点,自古是东、西方之间海、陆交通的桥梁,也是各民族的迁徙通道和征服对象,历史上外族多次入主伊朗,影响了伊朗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波斯民族一直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影响周边的民族和入侵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同时,历史上伊朗国家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在近、现代形成了包含多样性的统一的国族文化和顽强的国家认同,当代的伊朗民族关系格局为“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9.
余绳武主编的《沙俄侵华史》第四卷(上、下册)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卷全面阐述了自1895年沙俄策划“干涉还辽”,至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覆亡这一帝国主义时期沙俄侵华的历史,并扼要叙述了“十月革命”后沙俄残余势力在中国的侵略活动,共60万言。19世纪末沙俄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在侵华活动中,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既争夺,又勾结,远东国际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该卷对帝国主义时期的俄国的对华政策和错综复杂的远东国际关系作  相似文献   

10.
沙俄第一个入侵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分子波雅尔科夫于1643—1646年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后,过了不到三年。沙俄又于1649年派遣哈巴罗夫匪帮入侵黑龙江流域。此次入侵,较之波雅尔科夫第一次入侵,时间更长,入侵规模及其破坏性也更大。哈巴罗夫匪帮1650年初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流域。“扰害索伦、赫哲,飞牙喀(即费雅喀)、奇勒尔诸部,不遑宁处,剽劫人口,抢掳村庄,挣夺貂皮,肆恶多端。”(《清圣祖实录》)下面刊登的哈巴罗夫的报告是1652年,即他离开黑龙江的前一年在精奇里江江口写给雅库次克督军的报告。报告记述了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所干的种种暴行;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我国达斡尔、女真、赫哲、费雅喀等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和中国正规军在当地民族配合下第一次同沙俄入侵者的战争——乌札拉之战。哈巴罗夫虽然是站在沙俄侵华的立场上记述这次入侵活动和侵略罪行的,但是提供了早期沙俄侵华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早期沙俄侵华史、早期中俄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份报告是从1846—1875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历史文献补编》中选译的。译文据报告全文译出。这是我国首次发表的该报告的全部译文。  相似文献   

11.
王怡 《黑龙江史志》2011,(7):38+40-38,40
在沙俄侵略军武装进犯的严重形势下,东北军民斗志空前高涨。东北军民的斗争,和关内有不同点,它打击的对象是沙俄帝国主义。东北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包括一部分爱国官兵,组成广泛的爱国反帝阵线,团结抗俄,并肩战斗,这是东北军民斗志空前高涨的主要标志,也是抗俄斗争的力量所在。当时,北起黑龙江畔,南迄渤海湾,东自乌苏里江边,西至呼伦贝尔草原,到处燃烧着抗击沙俄入侵的熊熊烈火。  相似文献   

12.
这首丘逢甲诗文中的“鹫章”,是指沙俄国徽上的雕鸟图案,而“老羌”,则是北方人民对沙俄人的称谓。清王朝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积贫积弱,列强则坚船利炮,乘虚而入,步步进逼。如今,即使再坚固的万里长城也抵抗不住沙俄的入侵。后两句则是丘逢甲的断言,假如此后金瓯无缺,重整山河,也不能象前代皇朝那样再闭关锁国了。如果说“更筑长城防不得”是丘逢甲对闭关自守政策的无奈和叹息,那么,“难效前皇复闭关”则体现丘逢甲走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了。  相似文献   

13.
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的十一件兵器,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义和团战士在反抗沙俄侵略强盗时曾经使用过的珍贵革命文物(图一)。这几件简陋的兵器凝聚着我国近代劳动人民反抗沙俄帝国主义侵略的英勇和坚强的革命精神。这些兵器的外表虽然已经陈旧生锈,但它们曾经闪耀的光辉却是常在的。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还收存着一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的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多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和外来侵略的斗争。其中平定准噶尔部反动贵族领主在沙俄支持下的叛乱,经历时间最长,斗争十分尖锐,影响也很深远。准噶尔是我国西北厄鲁特蒙古族四部中的一部,历来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之一。早在清朝入关以前,准噶尔已与厄鲁特各部一同归属于清政权。清朝入关之后,准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怀疑,扎达是伊朗军队在叙利亚的最高长官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官员在叙利亚被杀!这是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最近发出的一条爆炸性新闻。据悉,这名高级官员名叫穆罕默德·贾迈利·扎达(以下简称扎达),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克尔曼省司令。虽然扎达只是伊朗革命卫队省一级的司令,却是领导伊朗革命卫队在叙利亚行动的最高长官。他的毙命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余绳武主编的《沙俄侵华史》第四卷上、下册即将由人民出版出版社。该卷起自1895年沙饿筹划“干涉还辽”,止于1917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覆亡,全面阐述了帝国主义时期沙俄侵华的历史,并  相似文献   

17.
蒋真 《史学集刊》2022,(5):35-46
人质危机发生后,伊朗从美国的昔日盟友变成了一个“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和外交产生非同寻常的威胁”的国家。这一认识成为人质危机期间美国制裁伊朗的首要法律依据。在冷战背景下,为向伊朗施压使其释放人质,冻结资产和贸易禁运成为美国对伊朗单边制裁的主要手段。为加强对伊朗制裁的效果,美国要求其欧洲盟友遵守冻结伊朗资产的法令,按照未获通过的联合国法案制裁伊朗。人质危机期间的制裁措施后来虽然被取消,但伊朗对美国构成威胁的认知并没有随着人质危机的化解而结束,这一理念成为后来美国对伊朗制裁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质危机不仅开启了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未来的美伊关系,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成为四十年来美国和伊朗关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日俄战争之后,沙俄在我国东北的势力退到东北北半部。为了保存这一势力范围,沙俄当局加紧实行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控制,几经策划,于1907年11月制造出一个“哈尔滨自治公议会”,作为进一步掠夺我国的实际步骤。这就激起了中国清政府及广大人民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侵略中国和朝鲜,争夺远东霸权,1904至1905年,沙俄和日本进行了一场强盗分赃的火并。这场战争,毫无疑义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霸权的战争,是沙俄远东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矛盾斗争的必然产物。但是,苏联某些史学家却认为,在这次战争中只有“日本是真正的侵略者”,战争之爆发主要是由于“日本采取了发动战争的坚定方针”,而俄国是  相似文献   

20.
伊朗人的凝聚力、文明自豪感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是哈梅内伊手中强大的武器有人说,伊朗目前在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朗人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又在哈梅内伊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听领袖的话,跟他走”,反映的就是这种关系。作为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以其独特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伊朗和伊朗人民。而最高领袖的精神力量又来源于伊斯兰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