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2007年许昌市文物工作队抢救性发掘一批墓葬,其中两座金代墓葬,虽被盗扰过,但仍出土各类随葬品27件.其出土的钧瓷,可作为钧瓷断代研究的参考.M2为壁画墓,壁画内容表现了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历史、佛教流传、金人的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绥滨永生墓群原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4年9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绥滨县北岗乡永生大队附近,抢救性发掘26座墓葬,并在《文物》1977年第4期发表了《绥滨永生的金代平民墓》一文。由于时代的局限,该文只是笼统地介绍了墓葬的概  相似文献   

3.
原焦作市文物工作队于2011年为配合东城花园经济适用房建设,对一座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葬为砖雕墓,由四个墓室组成,经判断年代为北宋晚期至金代早期。四个墓室的宋金墓葬在焦作地区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李军 《文物春秋》2006,(6):36-42,F0002
2002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邢台旅馆基建中发掘了一批汉至宋、金的墓葬,文章对其中的7座唐代洞室墓、1座金代竖穴土坑墓的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进行了介绍。经初步对比分析,7座唐代洞室墓时代上限为武周初年或唐玄宗后期,下限不晚于唐代中期;金代墓葬的时代上限为北宋末年,下限为金初或稍晚。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2008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关帝庙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唐、金代墓葬数座,为了解当地唐、金代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曲阜旧县四街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汉代及金代陶窑17座,另有少量灰坑、墓葬、道路等遗迹,出土遗物多为砖瓦、生活用陶、瓷器等.此次陶窑的集中发现为山东地区汉代和金代窑址及制陶手工业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对彭阳张湾金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形制为带有斜坡墓道的仿木建筑结构的砖砌单室墓,墓室四壁砌满模印砖雕,内容有动物、花卉与孝子故事;砖雕斗拱、撩檐及歇山顶式屋顶,技艺娴熟,为同时期相关墓葬及随葬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2012年5-6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市区大岭路南段西侧化工厂整体改造工程建设时,发掘清理了两座金代砖室墓,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金元时期葬俗及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胡赵建  张凤 《华夏考古》2022,(1):35-42+129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三门峡市刚玉砂厂周边改造项目工程建设的实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的M212出土有瓷器、铁器、铜钱等随葬品,推测其年代为金代中期。该墓为进一步研究三门峡地区金代墓葬的丧葬习俗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黄渠头村配合基建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有明确纪年的金代墓葬,墓室保存完好,出土了8件器物,其中4块镇墓石较为特殊,为研究西安地区金代墓葬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上台子墓群考古发掘是榆(榆树)—舒(舒兰)铁路建设中的一项文物保护项目,通过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土坑竖穴墓8座,墓葬排列有序,多为双人木棺合葬墓。出土了陶瓦、青花碗、铜钱、铜纽扣、玛瑙纽扣、银发簪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宾县索离沟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对宾县满井镇索离沟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450平方米,发现铁器时代房址3座,出土一批重要文物。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遗存的年代相当于战国—西汉时期,晚期遗存与同仁文化的年代相近。早期遗存发现的陶豆、口部饰齿状花边的陶罐和红彩陶等都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文化。经对比研究,索离沟早期遗存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古索离人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3.
陶西林场遗址是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大型金代遗址.此次发掘,仅仅只是揭露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发现了众多的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尤其檐瓦的纹饰种类更是在以往的发掘中少见,这为研究金代物质文化提供了又一批宝贵的资料.另外,在F2磉堆中出土的佛像残块,还向我们揭示了该遗址区域内或附近可能存在过寺庙,这无疑给我们探寻金代寺庙址及寺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罗敏 《文博》2009,(6):314-317
在长江中游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文物埋藏环境常见这种类型:即文物长年浸泡在封闭严密且水位较为稳定的地下水环境。这种埋藏环境中的文物,出土时保存状况往往相对较好,其中彩绘陶器的彩绘层在出土时大多保存完好、色泽鲜艳。但由于颜料层中的胶接物质却早已失去粘性,即使较轻微的碰触,也很容易使之脱落。不仅如此,出土之后,随着保存环境的突变,伴随着陶器中水分的挥发,颜料层也会随之开始出现一系列病害,如变色、酥粉、脱落。因此,选择适宜加固饱水彩绘陶器的加固材料在出土后尽快对彩绘层进行加固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从彩绘陶器颜料的组成、文物埋藏环境、出土后的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水坑环境出土彩绘陶器出现的各种病害的原因,并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几点关于水坑环境出土彩绘陶器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霍邱县三桥古墓葬均为中小型墓,分为土坑墓、砖室墓两种,清理古墓葬21座,出土各类器物计160余件。这次发掘对研究西汉古墓葬分布规律和丧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  相似文献   

17.
金沙遗址出土象牙、骨角质文物现场临时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寻求一种实际可行、安全可靠的出土象牙、骨角质物现场加固保护的方法,通过用几种加固剂在象牙等样品上做渗透加固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固剂,用该加固剂对考古发掘现场的象牙等进行现场临时加固,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18.
陈山  徐韶钢  张桂霞 《北方文物》2011,(1):3-8,113,115
2003年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大连庄河平顶山青铜时代遗址,共发掘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11座、灰坑9个、墓葬2座。出土陶器、石器等遗物。从陶器特征看,此遗址属于双砣子三期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9.
所发现的1座西周墓和5座西汉墓,均为中小型墓,分为土坑、砖室两种。出土了陶器、铜器等50余件(组)。这次发掘为研究霍邱王郢地区的西周和西汉时期的葬制、葬俗及物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巩义市清中村南地发现一尊北宋时期的圆雕石虎,石虎附近同时发现有大量的砖、瓦、瓷器残片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巩义市文物部门在清中村调查时又发现了两尊武士造像和两尊石虎石刻,这些石刻出土地点均属北宋皇陵的清易镇墓区范围,这些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北宋皇陵公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