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魏晚期,拓跋贵族奚康生在其管辖的泾州地区(今甘肃陇东)连开南、北两大石窟,此二石窟是今天陇东地区保存的规模最大的两处北朝石窟。本文以此为依据,探讨奚康生开凿此二石窟的政治背景及目的,论述了二石窟的"七佛"造像题材与"北魏七帝"的关系及龙门风格对此二石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北石窟寺     
宋文玉 《丝绸之路》2011,(17):85+1-F0002,1
陇东的董志塬,沉积着天下最厚重的黄土层。在董志塬的西侧。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黄土高坡下.蒲河和茹河交汇处的东岸二级阶地上,坐落着千年旨刹北石窟寺。相传为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兴建。因与永平三年的泾川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相距45公里,故名北石窟寺。现保护范围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9公里蒲河西岸的楼底村1窟(简称北1号窟),其南1.5公里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石窟群,南北延续3.4公里。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七佛造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南石窟寺第1窟和北石窟寺第165窟将七佛置于正壁、弥勒置于前壁的做法借鉴自克孜尔石窟第80窟;而将七佛分散于三壁来表现的做法则是参考了云冈石窟第13窟七佛,并略作改动而成。可见,南石窟寺第1窟和北石窟寺第165窟的七佛造像布局既受到来自西部的影响,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东部的影响。东、西两个方向的七佛造像布局方式在河西走廊与中原交界处的古泾州之地相遇,使得南、北石窟寺的七佛既有继承也有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陇东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4.
甘肃泾川南石窟寺,位于城东15华里泾河北岸,系北魏水平三年(510年)泾州刺史奚康生所营造,至今已历一千四百余年,而主体洞窟及石造像四十余躯,保存基本完好;这不能不归功于当地百姓尽心卫护,才避免了“昭陵无端六骏碎,云冈不翼佛头飞”的恨史重演。参观过敦煌莫高窟的游人,都记得有个名叫兰登·华尔纳的美国先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曾经用特制胶布,粘去《汉武帝遣博望侯张骞使西域迎金佛》等初唐壁画多幅,并搬走一尊形象优美的盛唐半跪势彩塑菩萨;两年后,又是这个华尔纳,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远征队,二渡重洋,来到中国,企图攫取更多东方古代艺术瑰宝,借以为他服务的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装点门面。  相似文献   

5.
炳灵寺、麦积山和庆阳北石窟寺石窟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和庆阳北石窟寺石窟岩样的物理、力学试验,显微镜岩矿鉴定,光谱全分析,化学全分析以及对砂砾岩胶结物的X射线衍射鉴定、差热分析和电镜鉴定,同时通过对石窟所处自然环境和风化现状调查,找出这几个石窟风化的主要因素,以便进行风化和封化加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崔惠萍 《丝绸之路》2009,(16):34-38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早期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是佛教艺术的精品。它有着千年历史,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本文从多方面梳理了北石窟寺建所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对社会各界研究、保护北石窟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张乃辉 《丝绸之路》2010,(20):13-15
北石窟寺北朝、隋代造像数量众多,风格独特,窟龛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北石窟寺现存窟龛86个,是陇东地区佛教发展的缩影,其中北魏165窟是其精华所在。总体而言,北石窟寺造像内容丰富,洞窟气势宏大,石雕艺术精湛,为国内所罕见。  相似文献   

8.
北石窟寺是甘肃的重要石窟群之一,是陇东的佛教文化中心,创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衰落于清末。  相似文献   

9.
宋金时期北石窟寺的信仰功能较唐朝已有所削弱 ,主要成为士大夫游览、会友和附近黎民百姓集会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本文依据宋金碑铭和题记的有关材料 ,对这一历史时期北石窟寺的文化风貌以及它对特定民族关系的折射进行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庆阳地区西峰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东岸的北石窟寺,与平凉地区泾川县东75公里处泾河北岸的南石窟寺,地理位置近乎南北相直,且相距仅45公里;又因同为北魏始建,其早期主要洞窟的形制、造像题材、艺术风格等诸多方面极为相似,故习称“姊妹窟”。两窟均堪称我国石...  相似文献   

11.
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简介宋文玉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西峰市董志塬西侧的覆钟山下,蒲、茹二河交汇的东岸。石窟创建于北魏永平年间,兴盛于唐代武后时期,废弃于清末同治之后,上下延续近1500年,现存窟龛296个、造像2126身、碑碣7块、历代游人题记150余...  相似文献   

12.
庆阳北石窟寺在宋金时期,逐渐失去了唐代开窟造像的盛况和晨钟暮鼓的辉煌佛事场景,其宗教功能有所减弱,发愿造像的信徒不多,石窟艺术也少有新的创意。现存宋代开凿的窟龛仅有两处,即35号窟和165号窟明窗两壁的十八罗汉造像。但作为一座很有影响的历史名刹和重要的人文景观,当时北石窟寺仍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驻足。在信仰功能淡化的同时,它的游览观赏功能却得到提高,成为文人雅士游览会友的好去处,黎民百姓集会交易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最佳场所,因而留下了许多碑刻和题记,堪称各时代题记之冠。虽多属游人信手而书,但却包含着…  相似文献   

13.
北石窟寺是北朝时期陇东地区最大的佛教石窟,造像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供养人像是现实中的善男信女为表功德将自己的形象雕刻在自己供奉的窟龛内,其服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以及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目前对于北石窟寺供养人像服饰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对北石窟寺北朝时期的供养人服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并参考同时期考古发掘实物,对北石窟寺供养人服饰名称、款式、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石窟寺     
《文博》1997,(3)
陕西是中原北方地区晚期石窟较集中的地区,也是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下同)、造像碑数量最多的省之一.目前,全省共发现北魏至明清的各代石窟350余处,宋代和其后的窟约占三分之二.从分布看,半数以上位于陕北,而又以安塞、志丹、甘泉等地最为  相似文献   

15.
王琰 《丝绸之路》2011,(17):50-52
北石窟寺因与其南45公里处同时代开凿的泾用南石窟寺相对应面得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覆钟山下,蒲河与茹河交汇处之东岸二级阶地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唐宋。清末废弃。  相似文献   

16.
崔惠萍 《丝绸之路》2012,(12):58-59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一处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文化遗存,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雨水的冲刷浸蚀崖面岩体,造成崖壁渗水、漏水,对石窟文物造成严重危害。北石窟寺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石窟崖壁渗水;崖体裂隙与危岩、危石的治理;窟龛潮湿,酥碱等病害滋生;石窟文物风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7.
庆阳北石窟寺现存窟龛296个,其中唐代亩龛约占全部窟龛总数的2/3。本文特唐代窟龛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系统地述评了它们的大致状况及其遗像特征。  相似文献   

18.
北石窟寺的崖面上遗留有许多凹槽、柱眼和凿孔,这些凿痕大小不一,零乱地散布于窟龛之间,是历史上修建窟前木构建筑所留痕迹。本文根据这些遗迹对窟前建筑作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96个,其中石雕造像2126尊,唐代造像约占整个窟群的三分之二,222窟是唐代开凿的规模较大、造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个洞窟,堪为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相似文献   

20.
北石窟寺摩崖碑刻传拓记●周佩珠北石窟寺外景有着千年历史的庆阳北石窟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陇东黄土高原上。与声名显赫的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相互辉映,构成了陇原的四大石窟寺。北石窟寺摩崖石质是砂岩,历代造像和石刻经长期风吹、日晒、雨浸以及人为的破坏,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