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后期,原居于松花江下游的部分海西女真——塔山左卫、塔鲁木卫及弗提卫的一支,辗转南迁至辽河上游与松花江中上游之间,重新集结组成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四部,统称之日扈伦四部,或名海西四部。四部的族属问题,哈达、乌拉、辉发等三部,是由女真族首领所领导的女真族部落,对于这一点,历史记载是清楚的,今人看法似亦无异议;唯独叶赫部之族属,究为女真,抑为蒙族,迄无定论,多数人似又倾向蒙族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夜黑国始祖蒙古人,姓土默忒,所居地名曰张,灭胡笼国内纳喇姓部,遂居其地,因姓纳喇。”一九七九年新版《辞海》“叶赫部”条下:“首领本蒙古人,依附乌拉部,成为‘海西四部’之一。”一个说始祖为蒙古人,一个说首领本蒙古人,虽然都没有直接谈到部众的族属,但是按上述说法,叶赫部的族属至少可有如下  相似文献   

2.
努尔哈赤制造了“叶赫之墟”。复苏以来的“叶赫之墟”,人口改完易姓,鸡犬另引他种。在割断的历史处,在废墟的空间上,欲探寻古今的联系,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试对昔日叶赫部的“张”地、粘罕器、三九山等一些地名进行考证,敬请指正.一叶赫城和叶赫山城。《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严(本文下简称《战迹舆图》)“三排四”载:(跨处叶赫河)“叶赫山城”和“叶赫城”.“叶赫”,文献也作也赫、也合、野黑、夜黑、也许多.李凤舞、李林《(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往战迹舆图)考略》“备注”载:“yehe汉[语)译为‘…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国与国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尤其后者之间,往往没有确切的分界线,其事实上的界限,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如某江河流域为某部落的住区,该部落除在住处附近渔猎外,还常常渔猎活动于某几个特定的地方。而相邻的部落则往往指以某山、某水、某森林或某个地面为界限,彼此尊重、礼让、和睦相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  相似文献   

4.
叶赫部,作为一个地方统治集团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叶赫部是扈伦四部之一,后逐渐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曾显赫一时,与建州女真抗衡,争分天下,后终被努尔哈赤所灭。叶赫是满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叶赫部是满族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叶赫又是两代皇后的故里,即孝慈高皇后(皇太极的生母)的出生地和慈禧太后的祖籍地。研究叶赫部的历史对于研究满族史、清史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近年来查找了一些资料,愿就叶赫部的历史发表一孔之见,求教于有识之士。 一、叶赫部的形成 叶赫部,也有史书称为叶赫国。笔者认为称叶赫部确切些。叶赫,又写作也赫、也合、野黑、野赫。叶赫系满语Yehe的音译,  相似文献   

5.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仡佬族是祖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是我们平等、团结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仡佬族及其先民很早就与汉、苗、彝、布依、壮、土家等兄弟民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为开发西南地区,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仡佬族先民曾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很广的古代族群。可是在历代王朝实行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统治下,历经沧桑变化,活动区域  相似文献   

6.
一明朝时,海西女真中主要有扈伦四部,即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和叶赫部。扈伦四部后期,以叶赫部为强盛,但是,叶赫部贝勒们一身傲岸,锋芒毕露,处事往往缺乏认真、细致的思考和理智的处理,而致叶赫部渐趋窘困,终于陷入绝境。1叶赫部的建立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塔鲁木卫,打叶为指挥①。道光三年(1823年)抄本《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序》载,叶赫贝勒始祖星报达喇汉原系蒙古人,姓土默特氏。初,明永乐年间,带兵入扈伦部招赘,遂有其他,因取姓日纳兰氏。后来,明宣德二年(1427年)迁至叶赫利河涯建城,放号日“叶赫国”。星…  相似文献   

7.
王煜 《巴蜀史志》2009,(4):41-43
古代西北地区氐羌系族群的南迁,对川西高原山地乃至云贵高原的民族分布和文化都造成了深远影响。对比相关的文献.氐羌系族群明确地大规模南迁的时间在西汉以后、汉晋之间。西汉以来川滇西部石棺葬文化的消失正是这次南下的结果,石棺葬民族的族属并非氐羌.虽然它与西北地区的古代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但族属和族源应该是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195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治理木图那雅河的工程中,发现了300余座古墓,1960年又继续发掘了31座古墓。在这两次发现中获得了大批的随葬品,对于当时的葬制、葬俗及其文化性质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了解。这是内蒙古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曾引起考古界的重视。在呼伦贝尔盟还是第一次发现这样成批的古墓群,过去虽有过零星的发现,但被误作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由于这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根据成都平原等地和重庆地区葬具的发展线索,认为船棺葬为蜀人的固有葬俗,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的船棺葬是受蜀化影响的结果。巴人本来无船棺葬的习俗。  相似文献   

10.
本根据成都平原和重庆地区葬具的发展线索,认为船棺葬为蜀人的固有葬俗,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的船棺葬是受蜀化影响的结果。巴人本来无船棺葬的习俗。  相似文献   

11.
空间是历史科学的要素之一。空间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过程和活动的舞台。如果把空间弄错,就可能造成历史事件过程的错乱或人物的张冠李戴。研究扈伦四部史,其中无论是叶赫部史或辉发部史,开篇就会遇到一个"张"地。对"张"地的所在,众说纷法,莫衷一是。笔者因为研究进程所关,过去曾对"张"地进行初步探讨,而随着认识的深化,今天更有再深入探讨的必要。一叶赫部史长二百年清初,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他的老师、著名学者徐乾学在为他所撰神道碑文中道:"君始祖讳星报达尔汉,据有叶赫之地二百余年,中国所谓北关者也"。"…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蜀是先秦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境内生息着不少兄弟民族,其中最强盛的一支,就是氐人。这支民族在古蜀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较大的民族之一。他们特别活跃于两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在五胡十六国中曾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两个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园”、“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封建割据政权。隋唐以后,吐蕃兴起,白马人居住地区处于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此后,史书记载氐人的活  相似文献   

13.
在远东历史的诸问题中争论最激烈的是阿穆尔河(译者按:即黑龙江)中、下游沿岸地区中世纪部落的族属问题。在研究考古发掘出的8~13世纪的某些民族遗存时,中世纪史的史家们至今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关于古代阿穆尔地区居民的族属问题,史家们虽依据同一个材料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甚至对一种考古文化,史家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名称,如阿穆尔女真文化又称波克罗夫斯卡文化。 笔者认为:“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昔日人类活动的客观画卷,以及对人类历史(指考古文化)作出科学、准确的阐述。若考古学仅从形式上对考古文化进行判断,就意味着失去了科学的方法论,而停留在物质形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世居着十三个民族,在近代文学创作中使用着七种文字,即:维吾尔文、汉文、哈萨克文、蒙古文(托忒蒙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和俄文,虽然有几个民族共用一种文字,但在文学创作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历史传统。在编纂《文学志》时,就应该按“横排竖写”的体例,分别记述新疆十三个民族的文学历史和现状。可是由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间相互影响和交融分合的复杂变化,出现了某些作家和作品难于判定其民族的归属的现象。归属这个民族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三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期居住着汉、彝、白、藏、傣、纳西、独龙、怒、傈僳、景颇、崩龙、拉祜、阿昌、佤、哈尼、苗、徭、布朗、壮、回、蒙古、普米等二十多种民族。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正如毛主席所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 公元八至十世纪,在云南出现的南诏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太平大国史始终属于“热门”的题目,但是由于缺少资料,关于太平天国早期领袖之一的萧朝贵,人们还知之不多,尤其是他的族属与家庭,目前所了解的就更少了。 首先,他有两个不同姓名的父亲:一叫萧玉胜,一叫蒋万兴。《天兄圣旨》记载:己酉年十二月十八日(1850年1月30  相似文献   

17.
明初以来,海西女真各部陆续南徙。先后迁到吉林松花江至开原东北地方的海西女真人,于嘉靖年间,逐渐形成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四部,此即清史料中之扈伦四部。此四部是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清前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叶赫部的一些史事,明清史籍记述抵牾,古今史家看法分歧,许多问题,亟待探讨。本文对当前叶赫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达靼的族属,最早提到它的是北宋初的宋白。《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广明元年(880年)七月:“李琢、赫连铎进攻蔚州,李国昌战败,部众皆溃,独与克用及宗族北入达靼。”胡注引宋白曰:“达靼者,本东北方之夷,盖靺鞨之部也。贞元、元和之后,奚、契丹渐盛,多为攻动,部众分散,或投属契丹、或依于渤海,渐流徙于阴山。其  相似文献   

19.
商、周时期,在今天津市的蓟县山地地区,土部落一直十分活跃,留下了丰富的化遗存。近年来,天津市物考古工作先后发掘了蓟县张家园、邦均及宝坻县牛道口、歇马台等遗址,整理了蓟县围坊遗址的发掘材料,丰富了过去称作夏家店下层化南燕类型的张家园下层(以遗址第四层为代表)类型遗存和张家园最先发现的张家园(以遗址第三层为代表)类型遗存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西丰县西岔沟古墓群是1956年发现,由前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清理发掘的。1960年《文物》第八、九期合刊上发表了该墓群的发掘简报,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认为该遗存为匈奴文化,并称之为“匈奴西岔沟文化”(以下简称《匈奴论》)。简报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曾庸同志发表文章对《匈奴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西岔沟墓群是乌桓人的遗存(《考古》1961年六期,以下简称《乌桓论》)。但由于以后一直没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