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河墓群     
从卫星图像上看,在塔里木盆地东端,有一片面积辽阔的塔里木河—孔雀河大三角洲,许多古河道从三角洲的北缘呈放射状向东和东南方向展布。其中,小河河道由孔雀河下游向南分出,尾闾隐没在罗布荒原南部的漫漫黄沙中。小河墓地因此得名。2002年起新疆考古所历时四年三次进入小河墓地,总计发掘墓葬167座,采集古尸标木30多具。经碳十四测年该墓地距今约3500~4000年,持续时间长达五六百年。  相似文献   

2.
高愚民 《新疆地方志》2012,(4):41-42,45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高昌北郊的戈壁荒滩上,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古代高昌人去世之后,就埋葬在这里,古墓群现距离吐鲁番约40千米。墓地长约5千米,宽约2千米,共发掘清理了500多座古墓葬,年代为西晋到唐代中叶,墓葬按家族分区埋葬,以砾石为界,界限分明。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有干尸、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器、木器、金器、石器、古币及丝、棉毛织物等,被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在这些珍贵文物中,有一类造型诡异奇特、形象恐怖怪诞的文物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就是镇墓兽。  相似文献   

3.
张昌平 《江汉考古》2007,(1):80-86,91
擂鼓墩墓群是一处包括有8个墓地的东周墓群,在规模上有曾侯乙墓与擂鼓墩M2等带土冢的大型墓、擂鼓墩M13等带墓道的中型墓、小型的竖穴墓。各大型墓彼此独立,从规模和布局看他们都是属于曾侯之墓,大墓组成曾国国君的陵园,使用时期大约为曾国灭国之前的战国时期。中小型墓葬都属于战国中期及其后,是曾国灭亡之后的曾人墓葬。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地区古为“车师前部”地,西汉时以“高昌壁”得名,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今高昌故城。而故城遗址则位于阿斯塔那东南、哈拉和卓西南面。阿斯塔那古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批剪纸,其中自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上有高昌“章和十一年”等纪年字样的剪纸,不仅说明中国剪纸在公元6世纪中叶已相当成熟,而且也表明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剪纸艺术已传入西域地区。  相似文献   

5.
尤溪县西滨乡拥口村最近发现一批宋代墓群,这批墓群大多为中小型墓,分布有一定规律,时代较早的宋墓群位于东南,在墓区西北部有一些明墓,宋墓的形制大体有单室和双室两类,结构有砖室,砖土结合室、土洞室;葬式以仰身直肢为多,侧身直肢和二次迁葬的葬式较为少见.在该村吴家后山清理的两座宋代壁画墓为双室墓.墓地距地表2.9、墓室高1.55、长3.95、宽1.3米,墓室均用石灰混浇砌筑,地面用五层条砖铺设,墓两室隔墙并列,隔墙上各有一个方形壁龛,室内有一棺一椁均已腐朽,仅存痕迹和一些残骨片,出土随葬品有陶罐、陶谷仓、杂技俑、力士俑、  相似文献   

6.
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市政府新建迎宾大道公路工程建设中,在所占地段进行文物勘探,发现一处北魏时期大型墓地,在近2.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探明墓葬88座,其中北魏时期的墓葬75座,明、清墓葬  相似文献   

7.
两岔宋墓群     
两岔宋墓群,位于仁怀县三合镇两岔河右岸的荣昌坝附近。距仁(怀)赤(水)公路八公里,距仁怀县城中枢镇四十八公里。这里群山环绕,清溪如带。古色古香的五座来墓,错落地分布在河岸与山岭之间的缓坡地带,其中三座保存完好,两座已遭破坏。这些来墓墓向均为座南向北,每墓两室并列,似为夫妻合葬,墓室全以白色的细砂石建成,墓顶有封上准覆盖。古朴典雅,风格相近,具有显明的来墓特色,其中有两座还刻有建墓的年代。兹将各基简述如下:荣昌坝墓,地处荣昌坝附近的半山腰中,上连树林被地,下接田畴河湾,左右小山拱卫,风景极为优美。…  相似文献   

8.
9.
泰州市北宋墓群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在泰州市东郊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处宋代墓葬群,这是泰州地区第二次发现宋代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漆器、成套的文房用品和标有墓主姓名的买地券,为研究宋代泰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5,(7)
197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共同组织了考古发掘队,对阿斯塔那村北、公路东的古墓群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队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学习"十大"文件,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与当地维吾尔族社员一起,团结战斗,胜利地完成了田野发掘任务,也为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群距吐鲁番市约40千米,是古代当地官民的公共墓地,出土了大量彩塑、木器、纺织品、文书等珍贵文物,有着"地下博物馆"的美称。出土的雕塑文物数以千计,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及科技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物》1960,(6)
1959年10-11月新疆博物馆东疆文物工作组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作了一次为时半月的墓葬发掘,从六个墓葬里获得一批4-7世纪的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和研究,提出如下报告.一阿斯塔那汉名"三堡",从吐鲁番乘汽车东行38公里至胜金口后,再沿新辟的公路西南行4.5公里就到了.它的东北与哈拉和加(Halahuoja,即二堡)连接,从胜金口有一条大水渠贯穿这两个地方,  相似文献   

13.
宝鸡县阳平镇高庙村西周墓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鸡县阳平镇高庙村西周墓群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阳平镇西距宝鸡县城虢镇11公里,西周时属西虢封邑范围。据史料记载,春秋时秦平阳宫就在县附近①。高庙属阳平镇新秦村(亦称秦家沟村)下的一个自然村民小组,地处镇政府东北400米的台地上,南临陇海铁路...  相似文献   

14.
重庆沙坪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烈士墓,埋葬着三百多名在渣滓洞、白公馆牺牲的革命先烈。每年,特别是“11·27”纪念日这一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祭奠英烈,召唤忠魂。  相似文献   

15.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7)
在山东省嘉祥县城南十五公里的武宅山北麓,有一处幽静的山村,村西北方,有一所由石砌围墙圈起的灰色瓦顶房屋,著名的汉画像石刻——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图一)就收藏在这里。汉画像石盛行于东汉,是一种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古代石雕艺术品。目前,我国画像石发现最多的地方首推山东,其次为四川、河南等地。在山东,又以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最为完整、集中并富有代表性。它是我们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以及  相似文献   

16.
马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马俑类文物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造型生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72,(2)
一九六七年在吐鲁番县火焰山人民公社的阿斯塔那东南段砖窑附近,发现一座唐代墓葬,生产队当即把这一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县文物保管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点意见》的指示精神,在贫下中农的协助下,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发掘清理。在这座墓葬中,除文书契约类,还有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写的《论语郑氏注》,是目前国内比较最完整的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阿斯塔那332号墓方术文书解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0年发掘的阿斯塔那332号墓,共出文书16件,其中有纪年的最早为唐龙朔元年(661年)。16件文书中,有7件方术文书,依其内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犯土禁而祭土神的文书,共2件,即《唐写本(五土解>》(编号八)、《唐犯土禁忌文》(编号十三)。第二类是禳解死鬼灾殃的文书,共5件,即《唐祭五方神文残片》一及二(编号九、十)、《唐祭土伯神文残片》(编号十二)、《唐祭诸鬼文》(编号十五)、《唐犯诸鬼禁忌文》(编号十四)。末件文字残甚,本文暂且不论。下面结合内地出土的类似材料以及道经等文献,对以上两类文书的性质及其大致年代作一些解说。  相似文献   

19.
立国于宁夏的西夏王朝,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当我们留连于西夏王陵,感叹西夏皇帝陵墓的独特与神秘时,我们更多地想知道西夏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等。宁夏青铜峡玉泉营西夏墓的发掘,给我们展示了西夏贵族或平民墓葬的型制、丧葬特征以及他们的葬俗等和西夏王陵有着相似与不同之处。为我们研究和了解西夏时期的埋葬习俗和生活状况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0.
1967年,河南省滑县八里营公社(乡)农民修筑避水台时,发掘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宋代墓群。当时,正置“文革”时期,墓葬现场没能保存下来,墓中挖出的大量方砖被群众带回家中。1974年省文物普查时,万集群众送到县文化馆两块带有铭文的墓砖,内容记载的死者均系军人,所以当时我们认为是宋代军人墓地。1984年,清县文化馆在河南大学历史系有关人员协助下,到万集进行现场调查、走访得知:已发掘墓群,分布在万集村北侧一片大约十亩左右的面积以内,共发掘墓葬一百五十多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