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由于全球化、现代化发展,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等社会变迁,整个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正在普遍形成都市型的现代生活方式,这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也进一步导向了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之路。另一方面,都市民俗学曾备受期待,但由于缺乏新的方法和理论视角,止步不前;而定位于都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民俗学研究,或有建构新的都市民俗学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冯巍巍 《民俗研究》2014,(3):114-116
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之中,乡土艺术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与村落生活空间关系密不可分。山东莱芜官厂村长勺鼓乐,作为一种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样态,长期以来以鼓乐队的表演形式和言传身教的口头叙事为主要传承方式,以庙会节日等重要空间为表演场域,蕴含着村民特有的精神旨趣及心理图式,对村落文化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官厂村村落日常生活也逐渐发生着都市化的转变,传统的村落社区空间和文化传承空间日益受到冲击。面对现代生活方式与国家政治的双重"改造",官厂村长勺鼓乐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3.
杨云  吴正瑛 《神州》2013,(24):141-14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学习政治生活知识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辨别政治素质,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具有理性的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让中学生能较好的对待政治生活是很必要的。使当代的中学生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培养自己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中,认真学习政治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革命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运动,它可以发生在多种背景下:当旧政权固执地抵制现代化变革;重要的社会群体不再信任政府,并依据新的社会纲领反抗政府;社会存在广泛的"相对被剥夺"以及对政府的不满,等等。革命起初被认为是向旧的美好时代的回归,后被想象为将要开辟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早期很多革命表现出由温和向激进发展的模式。从19世纪起,政治革命的参与者开始扩大,劳工大众登上政治舞台,要求政治参与权利和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革命往往以威权政体建立的形式而结束。摆脱"革命后的困境",需要以创新精神构建合理的制度框架,以实现革命所追求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与此同时,中国史学的话语权也发生了变动,以"史界革命"相号召的"新史学"渐成主流。具有近现代意义的西藏历史研究也于此时启动,体现了现实救亡图存的政治诉求,在历史思想方面实践传统的藩属话语体系向近现代民族国家话语转变,在西藏历史研究文本中近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得以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初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时期,中小学校设置了修身科,作为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修身教科书成为研究修身科的第一手资料。以辛亥革命为分水岭,修身教科书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其框架体系由简单、零乱到系统化,核心内容由传统的伦理道德转变为现代的国民、国家思想,明显改变了清末重说教、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状况。修身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蕴,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是20世纪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迁的缩影,也是传播近代道德、公民观念的价值载体。  相似文献   

7.
民俗学的发生、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然而,对民俗学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的考察却表明,现代技术这一民众日常生活的实然存在,一直被隔离于"遗留物"研究,乃至20世纪90年代民俗学研究范式转换之后的"日常生活"与"生活世界"研究之外。定位于现代日常生活研究的当代民俗学,应当将现代技术归其本位,做一种含纳现代技术的日常生活研究。民俗志是民俗学研究的"看家本事",对民俗志研究者、被研究文化主体、田野调查及文本呈现的讨论,可以为含纳现代技术的日常生活研究带来一些可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生活是最好的传承方式。日常生活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更完备的学术视野,还为其价值实现提供了现实社会基础。在日常生活逻辑中,民俗是日常生活中较为稳定的、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现代技术的"另一种生活技术",代表着传统的民俗生活方式,保证了日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在现代化背景下,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支配、"现代性的逃离"和民俗生活向往引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自觉。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今获得了合法性和更大的话语权。作为"另一种生活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命运取决于它能否重回日常生活并发现满足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教育手段的运用下,作为博物馆三大职能之一的教育职能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教育的重要补充。本文主要就博物馆在全民终身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传统的讲解和陈列等形式作了进一步阐发和补充,介绍了现代一些新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为博物馆进行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并对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重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变迁三大部分。中国当代社会史应以剖析社会结构为基础,以论述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揭示社会生活变迁及其规律为目标。目前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面临种种难题。当下的首要任务是系统而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有关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资料。在研究中,力图把个案研究与社会整体研究结合起来;把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注意当代社会生活变革与政治变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好书推荐     
《神州》2015,(1):101
《日历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4年12月出版徐芳是当代中国城市诗人的重要代表。她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作为创作背景,将自己对社会、生活、个人情绪与记忆等各种方面的人生感悟以丰沛的情感表达、体现在了一年四季的轮回记录里。《日历诗》一方面将城市视为"第二自然",成功拓展了城市美学的内涵空间,另一方面又把生命体验落实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土壤之上,并穿越日常生活的表面,直抵以爱为灵魂的人伦亲情,由此体现出在现代都市寻求心灵故乡的兼美可能。  相似文献   

12.
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社会对日本的认识经历了"轻日"和"师日"两个阶段.初期,以日本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为主流,中国仍然视日本为"蛮夷之邦",国民存在浓厚的"轻日"趋向.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中国战败,导致对日本的认识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由"轻日"向"师日"转变.明确提出"以日为师"的思想的当首推黄遵宪;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将"以日为师"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并加以广泛宣传,使之成为全国性的行动和时代潮流.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关注村落社会,中国当代民俗学从关注具体民俗事象转向民众日常生活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促进了现代民俗学者对中国基层社会结构与文化现实的进一步理解。在村落研究的技术层面,研究者需要重视在田野中的感受和经验,对普通村民日常琐碎的生活世界进行深挖和叙事学分析,深刻理解村民的生活逻辑和意义。迈向日常生活整体的村落研究,应当成为当代民俗学拓展理论空间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时刻,中华儿女无不深切缅怀这位世纪伟人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建树的不朽功勋,继承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为共铸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孙中山的政治生涯展开于世纪交接之际的"天崩地解"、"新陈嬗代"的岁月。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发端,中国从封建末世入于近代时期。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桎梏了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拯救和发展中国的唯一出路,即是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民主  相似文献   

15.
姚力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4):33-39,124,125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国史的分支史,是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变迁为主脉的社会历史研究,这一学科定位决定了当代社会史的研究旨趣。口述历史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以唤醒记忆的方式重建个体生命经验与宏观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因此,口述历史蕴含着带有普遍意义的当代社会变迁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史研究参与多学科对话、为现实问题提供历史依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婷 《丝绸之路》2012,(12):64-66
当代中国,经济文化地位逐步提升,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富足起来,但在精神生活、基本价值观方面仍然较为落后,民众们尚未从自身发觉个体独立价值的存在,“我为什么要‘被代表…的问题已经开始从心底萌发,“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已经成为大多数民众的思想主流。作为“社会的守望者”的公共媒介承担着社会监督的职责,但部分当代媒体似乎超越了媒体本身的社会监督职能,一旦发生社会性案件,媒体直接舆论办案,司法部门为舆论左右,中国迎来了“媒介审判全民办案时代”。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0,(9)
正在西方现代力量的冲击下,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回应。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一次全方位的回应。这一阶段的回应已经触及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潘公凯曾在《自觉与四大主义—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中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回应更自觉、更深入、更全面地触及现代性问题,展开了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全民性的启蒙运动。美术也作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一部分,参与进革命的"洪流"中,面对传统价值进行着反驳、捍卫、挖掘与重建,为民族的复兴自觉寻觅着这个古老文明体生命力的再起。而战争的爆发与民族自强的要求,使得美术中的"写实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8.
法国年鉴学派以1929年1月创刊的《年鉴》杂志为核心,是当代西方三大史学流派之一。它在20世纪引领了历史学研究的一系列革命,例如以社会经济史为中心、关注日常生活史等。随着1989年社会政治的变化与"文化转向",《年鉴》杂志也开始重新反思布罗代尔的长时段范式,转而关注"表象"等感觉史,进而转向关注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当代史,由此引导了"审美转向"到"伦理转向"的发生,同时透视了未来"交叉史"的趋向。《年鉴》杂志在这场转向中越来越多地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问题,考察来自欧洲之外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简称,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范围内,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是正在行进并且不断向前发展着的中国历史的现代或当代部分,也就是中国现代史或中国当代史。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传统民俗日趋衰微,许多民俗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迁。伴随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媒体日益深刻地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俗传承母体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多种新的传承媒介替代了传统的传承模式,民俗不再是无意识的传承,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生产过程。这导致民俗朝向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方向发展,民俗学研究对象因此也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