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由《玉泉子》、《北夢瑣言》所記溫庭筠"江淮受辱"事件入手,通過《上裴相公啓》與《百韻》等詩、文敍事線索的互證和文義的層層抉發,指出其事發生在甘露之變後不久的開成元年(836);溫素與宦官爲仇,因王涯之薦謀職揚子院,且以所得錢財買妓爲妻,遭到麇集在揚州的宦官勢力的毫不留情的人身攻擊和令溫生前身後揮之不去的誣蔑。本文力圖澄清有關誣詞,抉發兩《唐書·溫庭筠傳》有關文字的荒謬,重證溫的生年,肯定他對妓女的愛情。  相似文献   

2.
    
母亲端起蓝边碗一饮而尽时,是在28年前的那个冬夜。我不得而知,母亲是在什么时候有了如此的海量。母亲的举动使全家人大为惊诧。姐姐和弟弟望着刚穿上军装的我,顷刻释然,有榜样的力量,也将碗中的地瓜酒来了个底朝天。父亲生性就是酒的代言人,在母亲的气度面前,却无了平日的性情,眼里流出异样的光,端端地望着相濡以沫的老伴,似乎觉得母亲宽广的心域不曾是他的领地。我明显地感到父亲的心燃烧得噼啪作响。依稀记得桌上的猪肉烧干豆角和咸鳖煮豆腐热气升腾。通红的炭炉映红了母亲的脸庞,我感到此时的母亲是天底下最美的女性! 我走了,我来到大渡河畔一所军营。每每军中节日庆贺,我都不会忘记冬夜里那个浪漫而又实在的炭炉,和母亲碗中醇香的老白干。多少年来,我走南闯  相似文献   

3.
说酒·绿酒     
在我国古代诗中,提到酒,特别是质量上乘的好酒,或称赞美酒时,常称作“绿酒”,“绿蚁”等等,并由此衍生出“灯红酒绿”这样的成语,本从古代酿酒工艺等方面探讨了酒在一般情况下都不是绿颜色,称它为绿色,只是强调酒液清澈。  相似文献   

4.
好酒     
1 财主只想让帮工们少吃东西多干活。这天吃早饭时,他叫人抬了一坛掺了很多水的酒给帮工们喝。2 财主倒背着手,笑嘻嘻地朝帮工们走来,但哪个都不理睬他。只有六八转身对他说:“好酒!喝了这酒干起活来劲头大罗。”  相似文献   

5.
丧酒     
辰林 《南方人物周刊》2014,(44):111-111
老家有个风俗远近闻名。老人去世,子女要请戏班乐队,搭台唱戏,来喝酒的不用随礼,主人还要给客人分钱,人均600左右。酒席摆得越多,钱分得越多,主人家越有而子。  相似文献   

6.
《贵阳文史》2009,(2):F0003-F0003
水族人民酿酒历史悠久,文字记载有1700多年。特别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的九阡酒,更以味美甘醇驰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在《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中,北京市送展的两件明代铜炉,是传世文物中较为少见的珍品。宣德金片三足桥耳铜炉炉体通高7.9、口径12.2、腹径14.2厘米,重1.3公斤。敞口,小圆唇,扁鼓腹,双桥耳微外侈,三钝锥形实足,三足根部可见炉的铜质,铜、锡配料纯正,呈金黄色,炼制极精。器表为暗紫色,并有茶褐色云纹斑,通体鎏、贴大小不等的赤金片,其效  相似文献   

8.
酒党三人行     
90年代中期,我刚到香港,许多在欧美学成的中国学人陆续聚集到这块融口将回归的殖民地。当年的我喜欢广交天下豪杰,经常会邀集一些朋友喝酒聊天。最常聚在一起喝酒的是吴国光、丁学良和我。当时国光在中文大学教书,学良在科技大学当教授,因为彼此意气帼投,也就逐渐威为无话不谈的挚友了。三人成党,我们便自封酒党。  相似文献   

9.
酒星何在     
酒星何在王家驹“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从李白的这几句诗看来,天上应该有个酒星。可每当仰望星空,这酒星何在?各个民族的人,都喜欢酒。我们的祖先,不仅喜欢酒,而且尊崇酒。古人说“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自称臣是酒中仙”...  相似文献   

10.
酒佐旅行     
旅途中更能踏实贴切地体验到,每一种迷人的葡萄酒滋味,定然都是从当地风土环境、生活方式、物产与饮食风貌中原原本本孕育而出。  相似文献   

11.
酒海弄潮人     
世祥  明贤 《文史天地》2002,(11):4-10
一条小河,一条在深山峡谷中呼啸奔腾的小河,居然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巨大的经济效益、声名显赫的政治效应于一体,除了蜿蜒于贵州西北部、汇入长江奔向大海的这条赤水河之外,真的,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是否还能数得出几条来。自然风光的优美不需具体的描述了,以赤水为名的赤水市,素有竹海、千瀑之乡、桫椤王国等等美称,属于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地,那是众多旅游者向往的地方;至于政治效应,毛泽东主席在此指挥的那一场四渡赤  相似文献   

12.
全兴酒史话     
在姹紫嫣红的中国酒苑里,全兴大曲为“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五朵金花”之一,其芳名早已深入海内外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酒     
马文会 《文史月刊》2010,(10):44-45
<正>毛泽东终生不善饮酒,这在党内外不算是秘密,只要喝酒他便准会脸红——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上。毛泽东深知自己的"酒量",也深知酒精的危害性,一贯反对喝酒。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喝酒会误事,不能喝的人最好不要喝,能喝的最好少喝。"然而,"无酒不成席"是中国的传统习  相似文献   

14.
李白与酒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处于盛唐时期的李白,以雄视百代,气吞宇宙的豪迈气概,以非凡超人,日月为奔的恢宏气度,用一支生花妙笔,饱蘸满腔激情,谱写出人生的瑰丽篇章,在文学史上划下一个大大的叹号。李白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李白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不仅以诗仙闪烁于文坛,也以酒圣耀眼后世。他醉中和蕃书,戏权贵,他兴酣草篇章,笔锋缥缈,横飞霹雳。是奔腾激越、慷慨悲壮的诗令其生命璀璨夺目,是酒神精神使其诗篇更气度不凡。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诗中酒,酒中诗,如果说诗是他的生命乐章的主旋,酒…  相似文献   

15.
酒乡之路     
《世界》2008,(3)
只有这儿,才出产真正遵崇传统古法酿造的葡萄酒。在阿尔萨斯酒庄里,主人们常常发表这样的言论。李敖把好酒的成因归结为:时间的沉淀、橡木桶的滋养和绝对安静而无光的环境。而这里的酒农们坚信:自己能酿造出顶级白葡萄酒,完全应该归功于对土地的崇拜,和对传统一丝不苟的传承。在外乡人看来,这真是纯朴和固执得可爱。  相似文献   

16.
新春话酒     
自从有了酒,就有了酒文化。逢年过节,家人团聚,亲朋互访,自然少不了要喝两杯酒。  相似文献   

17.
酒之传统     
“在法国喝葡萄酒,品的不是酒,而是法国文化。”这是人们熟悉的一句话。引起我联想的是,卢瓦尔河谷两岸星罗棋布的古堡,是波尔多的圣艾米伦小镇上被葡萄园环绕的修道院和古老酒窖……作为贵族的饮品,葡萄酒从华丽的宫殿和修道院里流入民间;而这些带着绚烂的历史、艺术印迹的葡萄园小镇及建筑,也一并被冠以“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文人与酒     
孙湘婷 《神州》2013,(10):7
酒与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这一联系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就对文人人生观的影响,酒对文人文学风格的影响和酒对文人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咂酒史话     
咂酒是我省苗、布依、彝等民族的一种古老风俗,它代代相传,沿袭至今,仍在流行。这种饮酒方式独特别致,趣味横生,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赏识。其历史状况有许多明、清地方文献和诗作可考,现分述如下: 一、酿制和饮用方法咂酒系用黄豆、茅稗、高梁、小米、包谷、谷子等杂粮混合酿造而成。饮用时盛于坛内,插入通心竿子,以手扶竿而低头吮吸,与今之用塑料管吸冷饮果汁无异,所不同者惟咂酒乃多人同时吸饮和管子较长而已。对此,《贵阳府志·杂识》记载:“以芦管  相似文献   

20.
酒韵觥筹     
《世界》2011,(10):186-187
这是一种美,或为一种惊艳。艺术需要定义,科技同理,智能手机亦同理。任何原酒都要经过瓶贮的“寂寞”洗礼,方能最终成为成熟的葡萄酒,智能手机无法被寂寞,却可以同样被把玩,每一味都是精品,每一味都值得品味它的美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