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初之际,武汉曾产生过“四大名牌”,即:苏恒泰纸伞、汪玉霞糕点、老九如梳笆,以及我们这里要说的曹正兴菜刀。它们都是手工制作,精致独特,美轮美奂,是地道的“武汉制造”,而且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武汉人好吃,尤其好煨汤。要煨汤,砍骨切肉的刀具是少不了的,而曹正兴菜刀正好满足了这种偏好。它刀刃口锋利,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砍骨不卷口,削肉剁骨头样样称便,深得武汉市民的喜爱,成为人们居家的必备品。  相似文献   

2.
杌子     
正杌子是一种坐具,是凳子的一种,有方有圆有半圆,常见的是方形凳面。杌子由杌面和腿、撑组成,结构简单。杌面有整块木板的,也有拼合的。杌子的腿有直接楔在杌面上的,也有压在杌面下的。就体量而言,杌子也有大有小,大者和椅子等高,小的则与马扎、板凳之类为伍。民间常用杌子都是小杌子,为儿童坐具。小杌子一般用榆木或硬杂木做成,材质坚硬,结实耐用。也有用柳木做的,轻便光滑,便于搬动携带,只是易受损害。杌子的四条腿或竖直或外紊,腿与腿之间由撑联结。为了耐久,有的小杌子在四条撑的基础上,还在两头再加一条撑。杌子的腿粗壮外紊,放在地上稳当牢靠,不易碰翻倒。杌面方形,坐下去很宽畅,即便是再好动的儿童,坐在杌子上,也可以任意扭挪晃荡。  相似文献   

3.
山里人家     
江志贤  鄙小 《旅游纵览》2008,(11):32-32
<正>红条绒大花袄!在城里,几乎没有谁穿它了。可是,打一盆瓦凉瓦凉的"洋井"水,坐在小板凳上洗山蘑的农家嫂子穿着它就恁地好看,因为,有翠屏式的绿山衬着,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明朗的天空下,就是好红喜绿!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改革开放大潮下,武汉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汉货质量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驰名中外的汉货精品.然而,汉货精品的出现不自今日始,在近代,武汉就有不少产品荣获“国优”称号和国际奖牌,深受消费者欢迎.下面介绍几种汉货精品.曹正兴菜刀以菜刀既钢且柔,刃口锋利,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剁骨不卷口,享誉长江、汉水流域的曹正兴菜刀,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曹正兴菜刀在选料和锻打工艺上非常考究.钢材选用美国宝剑牌50号碳结钢,采用“三钢”、“四口”、“一淬火”的独特生产工艺,并且在锻坯、夹钢、淬火等工序上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因而生产出来的菜刀具有前薄后厚,前切后砍,切砍兼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楚式俎研究     
一俎的发展先秦时期为中国古代家具的萌芽时期,起居方式为席地而坐,家具非常简陋,或其他器皿兼有家具的功能,如俎就属这一类的器物。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为置物类家具。俎在先秦祭祀、宴享时使用,亦为礼器。从商周时期青铜俎的造型可以看到置物类家具的原始形态。考古资料表明,目前发现最早的俎为距今4000年前山西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存中的彩绘本俎,由于木器的胎骨已朽,只能据残存的彩绘层得以复原。  相似文献   

6.
脸谱     
《文史月刊》2010,(6):44-45
<正>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张伯苓(中国著名教育家,是中国奥运先驱,曾筹办南开大学)常讲:"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  相似文献   

7.
传统、标准的"端坐"适应于公开、正式的场合,在私下、非正式场合可以"箕踞"。席地而坐之外,也有垂足坐几等情形,板凳在汉代也已出现。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的座次顺序有误,在"东向西向"形式的宴席上,"北向坐"为次席,刘邦在"鸿门宴"上受到项羽的礼遇。在分案而餐的同时,也存在共案合餐现象。  相似文献   

8.
活跃在老北京人口头上的北京土语,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趣味盎然。以吃而论,文学作品比喻贪吃者常用"饕餮"一词;到了老北京人嘴里,却说"带爪儿的不吃土鳖,带腿儿的不吃板凳"。文学作品对老于世故、逢场  相似文献   

9.
<正>一关于欧洲"独特性"的探讨可以有很多视角,其中城镇化(城市化)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视角,在西方学术界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强调城市及城镇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质。如在探讨是什么使西方与其他地区社会相互区别时,诸多西方学者强调西方社会不同于其他民族特点的首先是其持续和相对发达的城镇化或城市化。韦伯就指出,"真正的城市是西方特有  相似文献   

10.
禹凤 《文物天地》2021,(10):47-48
<正>覆面,是指人死后直接掩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体现着"灵魂永存",同时也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覆面的葬俗由来已久,西周时就用玉石覆面,南北朝至唐朝使用丝质或纸质覆面,而金覆面则是用金片捶錾而成。1982年在宁夏固原县南郊乡王涝坝村史道德墓中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物,墓葬虽遭严重盗掘,仍出土金器、陶器二十余件,金覆面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德治 《旅游纵览》2011,(4):32-35
<正>"面"的表现方法"面",在我们这里指的是视觉空间面积,它具有区域性、简洁性和环境感。视觉艺术定义上的"面",不仅仅是画纸、画布等承载形象的平面物质,而是承载各种物象的空间。就摄影艺术而言,只要能够将被  相似文献   

12.
王慧芳 《神州》2021,(1):91-92
"合同"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意为两方面或几方面,出于某种需求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但这个意思并不是"合同"最初的意义,而是在其不断的使用中逐渐产生的."合同"最初表示两个部分会合;由两部分会合引申为两部分相合,相符才可相合,即相同义;两部分相合,外表看上去就成为一部分,进而引申出抽象义:和合齐同;最后才形成共同遵守的条文...  相似文献   

13.
春节搞迎春、调板凳龙,是浦江民间延续了几百年的民间活动,每到新春佳节,浦江地区的乡村百姓都会汇集一堂,用迎会,调板凳龙这种独有的民俗风情来除旧迎新,以求五谷丰收,美好生活。2006年6月2日,浦江迎会、板凳龙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农耕园里     
正去苏州农耕园体验,呵,我们欢天喜地!一路上,看到大片绿油油、大片金灿灿的庄稼地挨挨挤挤地围着一栋栋白墙黑瓦的农舍,我们感叹农家风光无限好!上午,我们在那儿种植花草,采摘新鲜的蔬菜……体验农民伯伯的劳动和创造。临近中午,就开始野炊了。我们先搭小灶,再生火,妈妈们负责切菜、洗菜,爸爸们就负责  相似文献   

15.
正暖砚(砚床),长方形,四面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夔龙捧寿纹。口沿铜鎏金镂空雕夔龙纹。外底中部方框内錾刻阴文"康熙年制"篆书款。砚床内盛热水或炭火,可以防止墨在寒冬腊月受冷凝固,因而名之"暖砚"。康熙朝的掐丝珐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珐琅釉干涩,颜色暗淡,器表未经细致打磨而略显粗糙,鎏金较薄;另一  相似文献   

16.
2013.8.15编读     
<正>读者来信本刊在7月开通了公众微信,周一至周五定期发布杂志上的重量文章,设有历史上今天、散叶、声音、外刊等小栏目。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扫描右侧二维码,或在"添加朋友"下的"查找微信公共账号"搜索"国家人文历史"。关注成功后,会收到我们发出的提示消息。通过微信,读者朋友们就能随时随地阅读本刊内容了。让我们在微信相逢!  相似文献   

17.
黑脸琵鹭有一个长而扁的大嘴,嘴的前端呈圆勺状,就像中国的古典乐器琵琶,因此人们称它为琵鹭.琵鹭体态优雅,黑色从喙部一直延伸到脸部,遮盖了眼睛,仿佛是戴着面罩的大侠佐罗;与嘴相呼应,它有一双漆黑的长胫和阔足,除此而外,其它的剁毛通体雪白,仿佛是佐罗肩上飘飞的大氅.它飞翔起来舒展如芭蕾舞演员,因而人们称它为"黑面舞者".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各地的烧饼品种,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论烹制方法,有烤的,有烙的,有煎的诸等。就馅料来说,有荤的,也有素的。就口味而论,有甜的,也有咸的。可在林林总总的烧饼家族之中,您品尝过烂面烧饼吗?我可以肯定地为您回答:大多数人没有。烂面烧饼是我们扬州一带的传统美食,外地没有。不信?您"百度"一下,一切就不言而喻了。放眼全国,烂面烧饼虽是小众美食,但在我们扬州一带,却是一道大名鼎鼎的大众美味。烂面烧饼外观浑圆,金黄油亮,饼皮如纸,馅料丰足,酥脆喷香。尤为刚  相似文献   

19.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没有"脸"字,当时表示"脸"意的是"面"、"颜"等,《说文》曰:"面,颜前也。"魏晋时,"脸"字出现,但仅指"颜面"上的特定部位"睑",即眼皮;偶有指"颊",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随着时间推移,"脸"的范围越来越大,到唐代,  相似文献   

20.
河上记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6,(7):157-159
出杭州,经复兴大桥,往东直行,过义桥,穿戴村,就到了河上.河上,一个藏在山林中的古镇.走马观花,匆匆三记. 板凳龙 元杂剧《来生债》中,有一段磨博士的道白:清早起来,我又要捡麦,捡了麦又要簸皮,簸了皮又要淘麦,淘了麦又要晒麦,晒了麦又要磨面,磨了面又要打罗,打了罗又要洗麸-------.我知道,磨博士开始磨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