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月刊》2013,(5):6-8
一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同盟国就四个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这四个国家全部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这次战争之后解体。持续时间共四年零三个月的一战,不光战败国伤痕累累,战胜国也都损失惨重。以英国为例,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以来几十年的积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曾经对同盟国中为首的德国宣战.按参战的先后顺序,对同盟国德意志、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作战的有俄、法、比利时、意大利、美、中等24国.然而,当中国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宣战时,欧战正酣,中国并没有派一兵一卒、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浙江人民救援盟军的历史作用与影响朱馥生以奉行法西斯侵略政策的轴心国(德、意、日),和维护民主的同盟国两大敌对阵营间展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初期阶段,轴心国疯狂一时,同盟国呈现败局,当时法国著名的马其诺防线、苏联斯大林格勒防线和新加坡要...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沙俄、英国、法国、美国组成的协约国联盟与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展开激烈交战。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登上了俄罗斯权利的顶峰。按照当时布尔什维克政权所处的特殊环境,列宁指出:为了防止革命胜利的果实遭到破坏,巩固政权,此时应当与同盟国停止战争。然而签署停战协议的过程充满曲折与艰辛,甚至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一再向德国人屈服,这样使俄罗斯失去了很多领土与资源,客观上地讲俄国人完全输给了德国人。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9月2日,同盟国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政府投降签字仪式。为了严惩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犯,同盟国于1946年1月19日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该庭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  相似文献   

6.
朱贵生 《百年潮》2005,(9):67-74
意、德投降,日本空前孤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1943年时,各个战场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德意日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一落千丈,战略主动权完全转入同盟国手中.  相似文献   

7.
姚勇 《民国档案》2007,(3):40-46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以英、法为首的同盟国对中国购存德国货物内运加以限制,国民政府外交部召集有关机构举行会议,会商德货假道越南内运办法,并向英、法政府进行交涉。  相似文献   

8.
商豫 《文史月刊》2011,(12):14-17
一、美国大法官杰克逊主张以公正培育正义、以理性巩固和平,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诞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对于如何处置德国法西斯战犯这个问题,同盟国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活埋;有人主张不经审判就处决;苏联认为,  相似文献   

9.
1944年波兰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起义虽由波兰流亡政府领导,但起义的命运却掌握在苏美英三大盟国手中,同盟国在中东欧的不同利益决定了其对华沙起义的不同态度和对策。起义牵动了三大盟国的神经,使得同盟国在援助华沙等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并引发了激烈的斗争,盟国间的关系走向了紧张甚至对抗。尽管在起义的尾声阶段,英美苏三大盟国最终保持了团结,出现了同盟国共同援助华沙的局面;但是,起义期间盟国关系出现的裂痕为其继续合作蒙上了阴影,为盟国未来关系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也为战后初期盟国间关系走向完全对抗埋下了伏笔,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1946年6月8日,英国政府为庆祝同盟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在伦敦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胜利大游行。中国军队应邀以战胜国和大国身份参加了这一盛事。  相似文献   

11.
王言 《文史博览》2008,(1):20-21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相似文献   

12.
同盟困境与美日同盟--日本的同盟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盟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战争扩散的通道,同盟困境所显现的是同盟国间基于国家理性,围绕着利益、权力、地位等问题进行讨价还价的政策选择行为上的合作与冲突。本文以日美同盟的战后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美日政策互动为核心,考察了各个时期日本维系同盟政策行为的根源,并在同盟框架内对不同政策的相关性进行了部分梳理。  相似文献   

13.
闲来翻阅史书时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同盟国、轴心国两大阵营之间硝烟弥漫外,居然还有动物“参战”,还屡立战功!  相似文献   

14.
1947年5月,国民党著名将领、曾担任蒋介石总统府参军长的商震被派往日本接任“同盟国对日本管理委员会”中国代表兼驻日本代表团团长。他虽身在日本,但注视着蒋介石在他挑起的内战中,军事上惨败,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政治上孤立;并且亲身感受到,自己虽是“同盟国对日本管理委员会”中国代表,但“弱国无外交”,一切都得听任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颐指气使,屈辱得很。在这种情况下,商震认为蒋介石政权大势已去,对它不再抱有幻想,毅然于1949年3月辞去“同盟国对日本管理委员会”中国代表兼驻日代表团团长职务,留住日本,转而从事房地产和进出口商务了…  相似文献   

15.
《公理战胜强权的神话──第一次世界大战》评介彭训厚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法国、俄国为核心的协约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和奴役他国人民而进行的首次具有全球...  相似文献   

16.
四平集中营为太平洋战争时期,伪满当局在东北设立的最主的一所关押问盟国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集中营,通过研究该集中营的设立背景和关押政策,可以了解当时伪满当局及日本政府对同盟国和天主教会的态度。本文认为伪满当局在关押同盟国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问题上基本遵守了国际公约,这反映出伪满当局以及日本政府对天主教会的“友好”态度和对欧洲文明的尊崇。  相似文献   

17.
试评伯里克利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伯里克利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领袖。在雅典他极力创造民主氛围,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适应高度繁荣的民主政治需要,伯里克利向同盟国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为同盟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开创了“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在争夺希腊霸权问题上,伯里克利堪称急先锋。他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张主义行动,加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引起整个希腊文明的衰落  相似文献   

18.
进驻日本的中国军人要求高壮帅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三巨头之一,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给予了同情和支持,通过包括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参与组建中国战区,废中美不平等条约、帮助中国成为同盟国四强在内的一系列具体的友好举动,赢得了中国民众的信赖和尊敬。罗斯福虽然没有到过中国重庆,但重庆的民众,对美国总统罗斯福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张书旂赠画罗斯福 1940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罗斯福获得三次连任的胜利,为表示祝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委托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张  相似文献   

20.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消息传到北京后,人们欢欣鼓舞,纷纷庆祝“公理打败了强权”。各帝国主义战胜国和北洋军阀政府,为了掩饰他们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遏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力把这次战争的胜利解释成为联合国家的打败了德国武力的结果,企图以此掩盖这次战争的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