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的"非遗"保护模式多是基于在现有环境中采取一定手段实现"非遗"和"非遗"传承人的延续。但大的"非遗"保护工程往往是通过一个社区的整体改造,营造适宜"非遗"生存和发展的情境和语境,形成"非遗"集聚社区,实现对"非遗"的集群性保护。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亨利·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武器,即通过文化空间再造为"非遗"的现代生存与发展恢复适宜的空间与环境。栖霞古镇都村历史风貌恢复与非遗保护工程即以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索对"非遗"进行集群性保护的新路径。这种探索作为一种带有风险的实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容 《东南文化》2018,(6):18-22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生产性保护既能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又能提高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活力,还能较好地解决非遗保护过程中"保护"和"发展"的平衡问题。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在宏观上,各地区要从"场""类""度"三方面综合考虑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尊重非遗的"个性",在基本原则的指引下,面对特定对象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文  黄震方 《人文地理》2013,28(2):117-124
本文以皮埃尔点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为视角,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为基础,对周庄古镇从"一元同心并置结构"到"多元同心嵌套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多维空间生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场域形成之前的空间属于"内源性自生式本体空间",以"物理属性"为主;旅游场域形成后的空间属于"外源性嵌入式构建空间",倾向于"社会属性";旅游开发使物质空间景观化、文化空间多元化和社会空间复杂化,空间的分异和碎化趋向表明古镇社区正由"差序格局"转向"团体格局",进而表现为一种混合性"属地格局"。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主要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怀旧情结、空间生产背后的政治力量博弈和空间生产中社区精英示范效应三种原因所致。本文指出在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古镇空间不是空洞的空间,空间的生产方向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对理解古镇旅游空间场域的形成、生产及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4.
朱刚 《民俗研究》2023,(6):55-68+153-15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非遗公约》通过以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引发了一场全新的范式转换。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其识别、认定和保护的过程无不渗透着人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故其界定和理解也必定以非物质的主体性阐释为依据。非遗保护虽在实践上晚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在认识论维度则实现了重大的革命性突破,是谓“所有遗产都是非物质的”。非遗保护作为一种国际文化政策的在地化实践,对民俗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方法论上更高的要求。《非遗公约》以社区为中心的方法论基础,不仅框定了保护遗产及社区受益这一最终实践目标,同时也呼吁学术界生产兼具学理性与对策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吴晓美 《旅游科学》2013,27(2):83-94
在布迪厄“场域理论”研究架构下,本文以福建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场域为对象,透过对该场域时间、空间和阶层三维构造特征的分析,展现其文化资本和旅游情境的形成过程,在场域逻辑的探寻中呈现旅游场域的成型历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市场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而微妙。2010年海南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国际旅游岛,从而使海南的各项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新时期海南"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特殊意义、海南城市化进程中"非遗"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海南"非遗"保护与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梳理,探索海南城市化快速发展与"非遗"保护传承之间切实可行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经济背景下,文化保护成果遭到异化,从而导致平庸化与粗鄙化,是"非遗"保护中的关键问题。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关注本土化的艺术设计,注重设计的本土化与民间美术的相互影响,既是助力"非遗"保护工程的新角度,也是一条经济与文化并行发展的有利尝试,更是通向全民"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省级非遗项目《花子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CNR)中华之声《文化时空》连续播出,引发全国听众的关注。同时人民网又以《南通八旬非遗传人耗时一辈子拯救长篇民歌》作了专题报导,我回忆的长河不禁荡漾起远逝的涟漪。  相似文献   

9.
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动力并非来自基层社会,其本质属于国家政治的范畴。当下出现了一个体制内部精英共谋、各类资本转化与互惠、遗产主体边缘化的中国"非遗"生态。由于国家视野与学术研究对于"遗产"的观点存在异质的价值悖论,令介入遗产事务的学人们多有困惑与妥协,而中国"非遗"保护浓郁的行政特色,决定了无法以此去实现学科内部的快速增长。学者们涉足其中的兼职心态,以及"非遗"主题下质与量不均衡的成果现状,也无法使之形成一个学科本位式的常态科研重心。学者们需具备超越"遗产观"的学术发展远景;坚持基础性的资料积累和田野作业,保持学术独立书写;向建设公众(应用)民俗学的分支学科方向努力;关注"非遗"保护场域下"传统再发明"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6年生效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框架内,开始出现谨慎利用非遗保护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举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一直在审慎对待此问题。最初,委员会主要关注非遗保护中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后来,讨论发展为承认对非遗的经济利用可以对其可持续性、振兴以及相关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回顾历届委员会会议和《公约》缔约国大会会议的辩论,可以洞见有关该主题的讨论是如何发展的。在日本的遗产发展实践中,注重将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并逐步修订了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根据修订后的法律,遗产政策的实施权力下放到地方行政部门,遗产保护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各地区和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流传于汶川地区的羌族羊皮鼓舞是"通灵""展演"与"历史记忆"三位一体的地方文化,在羌族人眼中有法事之舞与表演之舞的区分。但在国家"非遗"语境中,以其具备的"表演"特征,将之列为传统舞蹈类国家"非遗"项目。基于凝视理论的研究视角对之进行解析显示,国家与地方社会在全景敞视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因各自视见的不同形成了视觉差,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主体对文化的定义与文化再生产,也影响着"非遗"传承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岳永逸 《民俗研究》2023,(1):26-38+156-157
在相当意义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结是大国政治博弈与话语权争夺的结果,非遗保护运动的展开很快演化为文化治理的政治技艺。长时段观之,中国的非遗保护运动延续了传统中国文化演进的上下回还、流转的内在逻辑。现代民族国家意涵的凸显与赋予,加强了不同阶层、群体、行业、地域文化的自我澄清以及一统性。家国情怀的激发,则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然而,受镜头美学和行政管理逻辑支配的“馆舍非遗”保护模式,使得非遗保护运动的表述和实践多少背离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服务传承主体的初衷。要使非遗工作进一步发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用,就须将“馆舍非遗”还归于民,将源自民俗的非遗再民俗化,使之成为真正支撑人之“生”的文化。如此,“个人的非遗”也就有着革命性的内涵,对于相关学科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筑牢和世界范围内的非遗保护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2月5-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平台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非遗研究与发展中心、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召开。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认为,现在已经形成了高校参与和非遗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应加大对非遗保护师资的培养力度,在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保护专业课程,加强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武媛  刘雅芬 《旅游纵览》2023,(3):106-108
近年来,全国各地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旅游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于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非遗文化保护意义入手,指出目前我国非遗文化保护与开发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非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相似文献   

16.
陆慧玲 《民俗研究》2023,(6):82-88+154
就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三重名录列入体系与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前者提供的例证虽寥寥无几,但重在故事讲述过程的代际传承;后者已积累了丰富案例,然而其清单呈现方式却体现出潜在的“作品化”导向。为确保非遗项目的存续力,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可以通过《非遗公约》建立的国际合作机制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将“过程性”保护置于首位,以进一步促进国际承认和国际理解。由此,以保护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为基线行动,将故事讲述传统的当代实践确立为民间文学散体讲述类非遗项目的保护重心,将有助于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非遗保护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保护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非遗传承保护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的传承与保护为例,对国家非遗项目进校园并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旨在对创新性地传承保护国家非遗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1世纪提出并实施保护后,各地都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本文就用创意的力量推进非遗保护做一些简要分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一)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变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依托于人而存在,依靠口手相传得以延续,其文化内涵需要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呈现手段,是一种"活态存在"。(二)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受各种  相似文献   

1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1世纪提出并实施保护后,各地都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本文就用创意的力量推进非遗保护做一些简要分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一)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变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依托于人而存在,依靠口手相传得以延续,其文化内涵需要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呈现手段,是一种"活态存在"。(二)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受各种  相似文献   

20.
王文华 《旅游纵览》2023,(3):123-125
旅游文创产品的合理开发是新时代高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传播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开发具有非遗属性的现代化旅游文创产品不仅有助于推动庄浪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品牌的形成,而且有助于传播和弘扬庄浪非遗文化。基于此,本文在概述甘肃省庄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分析庄浪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并总结当前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助推庄浪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路径,以期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庄浪非遗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