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是张舜徽先生1942年9月24日——1947年1月7日日记,分为“居湘编”、《入陇编》两部分.《日记》以学术为中心,探索古今,议论纵横,显示出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自2010年11月由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距今已有10年。《壮议轩日记》记载了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学术交往情况,家国情怀以及特定时期背景下对社会的思考。其内涵广博,不仅可以作为先生个人编年史、日常生活史、学术史、文化史的重要参考史料,同时也是历史文献学科体制建构的重要记录。目前学界对《日记》的研究屈指可数,梳理近十年相关研究,从先生的读书方法与治学思想;学术师承与湖湘情怀;居湘入陇任教期间学术交往与学术成就;经世致用学术追求与具体实践;清人文集考述与清代学术思想;艺术观与书法实践等几个方面,了解研究进展与不足,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以期发掘《日记》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舜徽先生于1942-1943年间七次讲授《中庸》篇章,对其中的"性道"观念,以及"素其位,而行","舜其大孝也与"、"哀公问政","大哉圣人"之道,"温故知新"诸章基本思想做了系统阐发。今从《张舜徽壮议轩日记》中摘录相关部分,裒成一文,以飨读者,以慰同道。  相似文献   

4.
正一、《森冈周治日记》新发现《森冈周治日记》即《日支时变日记》,是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三十旅团第三十八联队辎重特务一等兵森冈周治的战时日记。《森冈周治日记》(以下简称《日记》)记录了1937年8月25日至1939年8月7日森冈周治亲历亲见亲闻的日军侵华轨迹。《日记》共有198页,约3万多字,其中,记载战时情况的部分有107页,还包括森冈周治手绘的19幅行军作战图。《日记》记录了周治所参与的徐州战、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6.
《叶山嘉树日记》历时14年之久,体系庞大,内容纷杂。《叶山嘉树日记》主要包含三部分:叶山本人从昭和7年1月1日至昭和20年1月2日为止的日记、昭和7年版《新文艺日记》1册与17册的叶山大学笔记以及大正12年6月27日至10月5日的《狱中记》。本文将《叶山嘉树日记》按照不同时期政治立场或战争倾向进行了归类,并作出了相关诠释。作为战时一代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对叶山受战争影响、在"转向"与人道主义之间摇摆不定的精神轨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乾嘉学派一向被学术界推为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高峰。关于乾嘉学派内部的分野问题,自19世纪末章太炎《馗书·清儒》问世,其中之吴、皖分派,影响学界甚大。之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续增“扬州一派”,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更发“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之论。  相似文献   

8.
论李审言先生日记的学术价值蔡文锦在撰写《李详评传》时,曾两度去兴化市集李详的佚文、手稿、日记、轶闻。李详系宋代名相李纲二十六世孙,明代状元宰辅李春芳第八代孙(据《重修李氏谱叙》、《锡山李氏世谱》),1891年为难扬海道署中书记,1901年馆于江宁蒯光...  相似文献   

9.
本刊 《民国档案》2004,(3):26-34
这是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日记的作程瑞芳女士,系当时南京国际安全区第四区(金陵女大难民所)卫生组组长。日记时间自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逐日记录下了作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程瑞芳亲历南京大屠杀之日记,与名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及《东史郎日记》可以互相印证,堪称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又一重要铁证。题目为编拟定。  相似文献   

10.
同盟会倡始时期宋教仁心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教仁传世的著作中,有一部留学日本时的日记。这部日记起于1904年10月30日,止于1907年4月7日,除中间缺失1904年底的半个多月和1905年9月下旬至年底的100天左右,它以17万字的篇幅相当完整地记录了宋教仁在该时期的外部生活和内心世界。所以,《宋教仁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历来深为研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档案文件中有一批抗战时期寄存于天津麦加利银行被大水浸淹的中国营造学社重要图文资料,其中有一份《工作日记》,主要记录了1939年12月29日至1940年3月31日期间参与修复“水残文件”的工作人员及其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量,同时作为当时发放劳动报酬的查照依据。《工作日记》中还有朱启钤察视修复情况的7次记录,反映了朱启钤对抢救保护这批凝聚着学社成员数年心血而积累起来的学术资料的急迫心情和保护行动上的鼎力支持,客观上也大致勾勒出了这次关系到学社文脉存续的抢救保护过程的工作实况。  相似文献   

12.
陈福康 《文献》2005,(1):169-191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经他自己整理的日记两种.一是《欧行日记》,乃其青年时因大革命失败而避难国外的日记,1934年10月3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所记为1927年5月21日至8月31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鲁迅日记》为根据,综述通信原委,如信佚,则考其内容。 (1)致张景良信 《日记》1914年3月6日:“寄文明书局张师石信,又英译显克  相似文献   

14.
《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已由武汉大学外文系译出,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浩如烟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资料中,《齐亚诺日记》算得上是价值较高的资料。它材料丰富,内容广泛,而且直言不讳。它透露了公开文件中难以见到的法西斯头目们的隐秘的活动情况,一些较有学术价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都引用齐亚诺  相似文献   

15.
历来研究民国史和日汪史的人,都认为汪精卫是从不写日记的,更不见有遗嘱的记载。但1964年在香港出现了汪的遗嘱《最后之心情》;1987年又在上海发现汪的《日记》。相信者谈其有,不信者道其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日记》的发现 1987年11月12日,民革成员朱景正、方铿夫妇,将汪精卫的《日记》捐献给上海市档案馆。朱、方为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和上海徐汇区百货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们的举动,受到了上海市档案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歌谣》是朱自清先生的一部学术著作。1928年暑假期间,朱自清编就了散文集《背影》,并于7月31日写作了《背影》的序言后,正式开始考虑如何编写下学期开设的"歌谣"课的讲义。据浦江清在《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里记载:1928年9月1日,他"至佩弦处闲谈。佩弦方治歌谣学,向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4,(6)
<正>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人日记,所载始于咸丰八年(1858)正月一日,迄于咸丰九年(1861)十二月。2006年,李德龙和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将之收录,题为《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关于作者,任小波先生说:"此书不著撰人,当出自清咸丰间某位朝官手笔。"~①际上,通过日记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将作者考证出来。一《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所载以日常生活为主,举凡交游、仕宦、游历等,莫不详备,其中多处内容隐含了作者的生平线索。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6,(2)
正(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藏抄稿本日记选编(全六十册)精装16开定价:36000元2015年12月出版本书选录国家图书馆藏抄稿本日记28种,其中元人日记1种(《郭天锡日记》),清人日记27种,如吴骞《兔床日记》、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英和《奉使陕甘日记》、翁心存《知止斋日记》及其孙翁曾翰(翁同稣嗣子)的《海珊日记》,又有文学家方玉润的《心烈日记》《星烈日记》,版本目录学家莫友芝的《郘亭日记》等。  相似文献   

19.
王振忠 《古籍研究》2002,(2):74-75,78
徽商的日记帐册,有的称作“便登”(如同治五年歙县上丰宋氏盐商的一册日记,即称为《便登》)。结合抄本的内容来看,《习登日记》一册,可能是指徽州学徒的日记。该书封面除书名外,另有“方业远”的字样。日记从某年二月二十二日至翌年六月十六日,仅留下断断续续的记载。反映的具体年代不详,只能大致判定为晚清或民国时期。关于抄本的作者应是方业远,可能也就是书中的“方光洪”。  相似文献   

20.
<正>我认识张舜徽先生是在上大学期间,那时他已60多岁,历史系没有安排他教学任务,我们是在系里学术报告会上听到他的演讲,对他的学术成就有所了解的。1979年,我有幸考取张先生的研究生,向他请教的机会就多了。我们那一届研究生共6人,张先生很关心我们的学业。记得他亲自到汉口的古籍书店,买了6部白文的《四库提要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