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研究中,西周青铜器最受人关注。原因在于西周青铜器的特殊性,即这一时期青铜器上多铸有铭文,而且长篇铭文不少,铭文中出现的国族名、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所叙事件的内容,往往可与传世文献相印证。文献中的国族名、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有一定的时空范围,从而为西周青铜器年代的推定,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有相当一批西周青铜器年代的划分,可以准确到某个王世。然而由于文献记录的简略,以及各位专家对传世文  相似文献   

2.
<正>西周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兴盛期,也是中国青铜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此时期的青铜器及铭文的铸造和制作成果卓著。西周时期的文字形式基本上都是靠青铜器保存下来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内容丰富,在形式上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以及西周先民的文化审美互为表里,成为人类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西周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尚书·周书》[1]。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艺术美体现了中国文字和书法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连劭名 《文物春秋》2013,(2):3-5,10
燕侯旨鼎是一件珍贵的西周青铜器,器内铭文记载了燕侯朝见周天子的史事。西周青铜器铭文有关朝见活动的记载很多,是研究周代朝见礼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青铜器     
金石 《文物》1977,(11)
毛公鼎西周后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现存最长的青铜器铭文,计四百  相似文献   

5.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不少关于当时战争情况的记载,其中有些史实不仅可与古代文献互相佐证,有些还可弥补文献资料不足,因而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笔者在熟悉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过程中,曾留意对有关战争方面的资料加以搜集整理,现介绍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文山 《文物春秋》2002,(1):1-10,36
西周青铜器“邢侯簋”铭文,涉及到邢国的“迁封”,老一辈金文学家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刘节《古邢国考》、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以及近人李学勤、唐云明两先生《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王冠英先生《关于西周青铜邢器的铸造工艺》、李先登先生《邢国青铜器的初步分析》等,均对此器作过考释或论述。本文着重对此器有关邢国“迁封”的铭文进行集释,并结合有关铭文资料和文献记载,就邢国“迁封”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侯毅 《文物》2006,(1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多件器物带有铭文或族徽。其中一件利鼎腹部有铭文69字,从铭文可知其制作年代为西周晚期,即夷厉时期,作器者利是西周王室的贵族。此鼎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礼仪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件铜盘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属典型的晋国铜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列举新乡市博物馆藏商周有铭青铜器铭文铸刻位置,分析出从商代到西周青铜器铭文铸刻位置演变的大概趋势,即从较为隐蔽转化为较为明显的地方。进而以铭文铸刻位置作为切入点,探讨古代文字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演变的过程并思考演变的原因,以及反映出来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士山盘铭文进行考释。指出该盘为西周中期共王时器,铭文内容反映了西周中期王朝对下属侯国及附庸小国政治上的统治与经济上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叶家山墓地是一处重要的西周早期墓地,墓地出土了曾侯谏、曾侯等大量铭文青铜器,为确定墓地性质和布局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叶家山墓地曾侯铭文青铜器也表现出复杂性,同一曾侯所作之器出现在不同的墓葬中,同一墓葬也出土不同称谓的曾侯青铜器,同时,曾侯所作的成组青铜器与最终随葬的青铜器组合也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叶家山墓地带曾侯铭文的青铜器,试图解析一些曾侯级墓葬的墓主,并讨论墓地的一些青铜器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贤簋新释     
张经 《中原文物》2002,(3):38-40
贤簋是非常重要的西周青铜器 ,其铭文对于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及相关问题是不可多得的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铭文重新进行了考释 ,以期有助于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三位先生合撰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以下简称《分期》)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于1999年末印行。这部书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一项研究专题的成果,预定目标是“以西周青铜器中铭文可供西周历谱研究者为主,就其形制、纹饰作考古学的分期断代研究,为改进西周历谱研究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青铜器研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金石学的影响下,曾长期偏重于铭文。现  相似文献   

13.
从记载“■京”和“■”的青铜器年代变化来看,西周中期后段开始青铜器铭文中对其称呼方式从“■京”变成“■”,■京的功能由周王频繁举行重要活动的政治、文教以及游乐的多功能中心转变成周王偶尔举行政治活动之处,西周晚期只是作为地名出现。西周中期后段至西周晚期提到“■”的青铜器铭文内容不再出现周王习射、泛舟、渔猎等受周边水系、环境制约的活动,可能与■京范围内水系、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疏公簋续说     
2007年,在香港发现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疏公簋",铭文反映出很多信息。结合文献认为晋国之前的叔虞之唐存在的时间为37年,此后迁封至晋,都城由唐之鄂迁到了晋之翼,即今天马-曲村遗址一带。在疏公簋铭文的末尾有一个族氏铭文"五",表明疏公属于"五"族,疏是其中的一个国族。结合晚商和西周早期发现的30余件"五"族器及铭文信息,讨论了"五"族的发展变迁和"五"族的族姓等相关问题。西周早期以后,"五"族铭文青铜器基本不见,说明此"氏族"已被周文化的"姓族"所取代或同化,而不再使用其族氏铭文了。  相似文献   

15.
高西省 《收藏家》2000,(7):33-36
西周青铜器在中国青铜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既继承了前人的铸造工艺,又有所创新的重要时期。西周初青铜器大部分沿袭商代造型、纹样风格,西周中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出现了许多新器型,不仅以铸造造型引人注目,更以其长篇铭文著称,如大型圆鼎,方座簋、  相似文献   

16.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是国家稀世之玉。鼎上铭文499个字,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臣下毛公(厂音)事迹,内容还反映了西周统治不稳定的情况,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它的发现令世人瞩目。今藏台湾语言历史研究所。现将我  相似文献   

17.
刘士莪 《文博》2004,(5):21-27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文字资料,它对于钩稽补苴古籍的缺佚和不足,有着无可代替的价值。西汉以来,西周青铜器就不断被发现,早巳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泾渭流域的关中地区,作为周族的发祥地和西周王畿所在,出土青铜器数量尤多,其品位之高、内涵之丰富,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初,陕西省宝鸡市杨家村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西周铜器窖藏,共出土27件青铜器。其中的逐盘共铸有373字,是1949年后发现的铭文最长的西周铜器。该盘铸于西周宣王时期,其铭文记述了逐先祖考的事迹、历代王世的史事,及宣王对他的册命赏赐,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对逐盘铭文作了考释,并初步讨论了该铭涉及的西周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楚国有三种纪年方法,即序数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和大事纪年法。大事纪年法较多见于楚简和铜器铭文,于是许多专家认为大事纪年法始于楚人。但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西周早期就有以大事纪年的方式,因此大事纪年法并非始于楚人。齐国铜器铭文和陶文中也有不少大事纪年资料。楚国和齐国都继承了周人的大事纪年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眉县杨家村2003年元月发现西周窖藏青铜器,全部铸有长篇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四十二年(辶桒)鼎》铭文记载了周王赏赐贵族及封建诸侯的礼仪.《四十三年(辶桒)鼎》铭文记载了周王任命作器者担任虞林的官职,并叮嘱他要勤勉从政.《(辶桒)盘》铭文记载了作器者歌颂祖先功德的文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