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秋原 《世界历史》2002,(1):105-106
在21世纪,人权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和西方国家鼓吹“全球人权”,利用人权问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了解美国和西方人权政策,对揭露美国和西方国家利用人权作为政策工具,进行扩张侵略的丑恶面目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人权?简言之,它是人身自由和其他政治权利的总称。“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涵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人权”又是一个阶级范畴,不同阶级对“人权”有不同的解释。历史上和现实中,各阶级都有自己的人权观,而且,围绕人权问题进行着尖锐的斗争,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尤为激烈。  相似文献   

3.
美国宪法改革与人权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安 《史学月刊》2001,5(5):100-104
美国人权政策是建立在古典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它过分强调人民的消极权利,而忽视了人民的积极权利。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权政策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又掀起了宪法改革运动的高潮,以解决宪法中存在的人权概念不清楚和政治自由太多、人民的经济利益太少的问题。在修宪运动中,美国的最高法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使运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种族偏见的根深蒂固,因此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有待进一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9,(4)
一个老同学的回忆朱镕基总理在3月15日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人权的提问时,讲到他曾对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我参加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权史研究已从一个边缘问题成为国际史和外交史研究的学术前沿。人权问题的国际性讨论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然而,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人权问题讨论陷入"死角区"。但是,人权问题在7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演变为美国外交中的热门话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成为侵犯人权的主要国家。本文将英文世界主要学者和他们的代表作及其观点等做一个客观而系统的梳理,从而将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中的这一新的学术前沿介绍给中文世界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6.
美国《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与人权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是由美国国务院和人道事务局编写,以美国国会名义发表的官方正式文件,极具权威性,为世人注目。然而目前国内对这一课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对《年度国别人权报告》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进行历史的考察,以揭示美国人权外交的内幕和实质。  相似文献   

7.
从美拉关系看美国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外交”是一个国家以“人权”为原则在国际关系方面进行的活动。它兴起的时间不长,本世纪70年代发轫于欧洲。1975年8月1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的欧洲国家安全与合作会议通过《欧洲关于指导与会国间关系原则的宣言》,首次正式将“人权’列为指导包括东、西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在内的35个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而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中首先大力实行“人权外交”的当推1977年初就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本文拟就卡特提出“人权外交”的理论根据、时代背景、历史渊源和外交实践等问题,对美国的“人权外交”及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刘祥 《史学集刊》2021,(1):123-133
二战爆发后,美国社会组织在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依靠国际组织保障人权的规范构想。美国政府则并未重视人权议题,人权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只处于边缘地位。社会组织在此后掀起大规模的游说活动,要求提高人权议题的地位,这使得美国政府考虑融合社会组织的人权规范构想与主权规范原则。旧金山会议上,美国说服其他大国接受其人权立场,极力否决拉美国家的人权提案,体现出美国借人权话语行使霸权的实质意图。最终出台的《联合国宪章》多处涉及人权,奠定了此后联合国人权规范的基础。但是,社会组织与美国政府围绕人权的争论凸显了宪章人权条款的复杂特征,这使得美国在此后联合国人权规范的发展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周超 《神州》2012,(26):169-169
何汉理教授曾指出:"‘天安门危机’把人权问题带到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变成冲突问题。"1自此以后,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多次交锋。此间美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缓和。2010年10月份,达赖喇嘛窜访美国时也并未得到总统奥巴马的接见。清华大学教授孙哲认为:涉疆、藏问题—噪音不止,难成气候。2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对华态度似乎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只是,在10年7月,奥巴马便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会见达赖,人权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对抗的焦点,中美关系再次遭遇冲击。本文认为,中美双方人权观的差异以及中国自身人权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权问题总是中美关系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学普遍认为美国人权政策是沿西方轨道发展的。然而新的资料表明,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前苏联人权实践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有助于了解21世纪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颖 《攀登》1996,(Z1)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晋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国际敌对势力以关心人权为名,对我国的所谓“人权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指责,似乎中国是一个无视人权、践踏人权的国家,并以此来加紧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为了驳斥国内外一部分人对人权问题的歪曲和对我国人权状况别有用心的攻击,邓小平多次就人权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因此,加强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对于我们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12.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关之间的焦点问题。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实质是“霸权外交”。中美国际人权较量已不仅仅是人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美国霸权主义和中国反霸权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13.
西欧中世纪的权利之争与近代人权观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人权理论并非从资产阶级革命中突然产生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资产阶级革命前,某种程度上西欧资产阶级已享有某些基本人权,特别是比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所以西方的人权理论是在一种独特的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对其他民族来说其内容有独特性和狭隘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论清教思想和英国理性主义对美国早期人权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世安 《世界历史》2000,3(1):27-34
美国人权理论和渊源虽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但其传统则直接承继英国的清教思想和理性主义①。清教思想和英国理性主义的自由平等原则给美国人权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些原则中包含的消极因素也对美国的人权理论产生了不良影响,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一、清教的人权思想美国人权理论有一种基本的倾向:即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这种倾向主要来自清教的人权思想和英国理性主义。清教的人权思想发端于宗教自由,表达为自然权利说、自然神论和皈依契约说②。在灿烂的清教思想家群星中,闪烁着最耀眼光辉的人物是约翰·弥尔…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战争是对别的国家领土主权、平民生存权、战俘生命权等的践踏,是西方大国推行双重人权标准和强权政治的突出体现;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是反对践踏人权和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正义之举。从人权角度挖掘抗美援朝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清醒认识某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实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公然践踏人权的丑恶行经,驳斥其“人权高于主权”的荒谬论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1920年之际,美国国内掀起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反共浪潮,其气势虽不及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但它对美国进步力量的打击和摧残,对美国民主、人权原则的践踏和破坏也达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国内史学界对麦卡锡主义的研究已有不少论著发表,但对“红色惊恐”的研究似显不足。本文试从这场反共浪潮的起源、其镇压活动历史后果等三方面对它作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丧钟为谁鸣     
《山茶》2009,(8):26-26
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偷件衬衣的罪过就能被判处绞刑。20世纪末,随着人权日益受到关注,死刑在英国乃至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消失了,白俄罗斯和美国是两个例外,不过新墨西哥今年成了美国第15个废除死刑的州。死刑反对者列举1973年至今的131名在等待处死时被改判的囚犯,以及审理死刑案件的高成本,支持自己的论断。  相似文献   

18.
韩巍强  杨洁 《旅游》2003,(3):19-22
要不是一位在波士顿居住的美国朋友决定在墨西哥结婚,在过去十几年往返中国和北美之间从来也没有机会去访问一下这个文化灿烂和历史悠久的国家。墨西哥和美国虽都处北美,但是两上国家的反差非常大。一个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发达国家,而另一个是人增色收入排在第  相似文献   

19.
跨国市民社会运动是美国人权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曾与东欧各国和前苏联在70年代末成立的反对派一起,开展了跨国市民社会运动。这次运动,是促使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末,美国再次强调开展跨国市民社会运动的重要性。在跨国市民社会运动中,美国强调灌输普世人权观的重要意义,并利用经济全球化,使用强制性执行手段等方式来推行美国的人权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东来 《世界历史》2000,(3):124-125
美国历史学会的《历史著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美国史学界影响最广、使用率最高的一本工具书。 1931年出版了第 1版 ,196 3年出版了第 2版。 32年后 ,1995年出版了最新的第 3版1。从 1983年美国历史学会开始酝酿编辑新版《指南》算起 ,历时 12年 ,经过 5 0 0多位历史学者的齐心协力 ,新版《指南》才得以面世。 1985年新任美国历史学会 (AHA)负责研究事务的副会长、康乃尔大学历史系教授玛莉·诺顿 (NORTON)要求美国历史学会所属的历史学书目协会 (Association forthe Bibliography of History)研究编辑新版《指南》的可行性。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