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历史悠久,文化辉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民族文物与近现代文物。改革开放以来,凉山的文博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凉山文物的优势,发挥凉山文博单位的群体力量,把凉山建设成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同时发挥文博单位在开发凉山旅游上的作用,让凉山的文物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提出建立凉山人类社会发展史博物馆系统工程的初步构想,供有识者探讨。一、凉山拥有建立凉山人类社会发展史博物馆的优越条件凉山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  相似文献   

2.
谢飞 《文物春秋》2000,(1):60-62
在人类社会进入新千年之际 ,在河北文物事业走过了近百年风雨历程之时 ,我们抚今追昔 ,感慨系之。是几代文物工作者自甘寂寞、艰苦创业的奉献奠定了我们事业今日的基础 ,是几代文物工作者锲而不舍、顽强进取的足迹引导我们走向明天的辉煌。为追溯过去 ,激励后来 ,本刊特开辟“河北文博人物”专栏 ,重点介绍一批为河北文博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老一辈文物工作者 ,以为河北的文物事业留下这永远值得珍视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一次盛会 为了开创全省文物工作的新局面,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7月14日至20日在成都召开了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各市、地、州、县宣传文化部门,省直有关厅局、大专院校,成都军区,公、检、法,民航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文管会(所)、文物商店的领导和特邀代表三百五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他们中间,有省、市、地、州、县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也有长期战斗在文博工作第一线的职工代表;有热心关怀文博事业发展的老同志、专家教授、也有文博战线新上来的生力军;有来自成都、重庆、自贡、渡口大都会的代表,也有来自甘孜、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文博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冶秋谢辰生王冶秋同志是新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1949年,他从一个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成为主管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领导人,从此把自己后半生的全部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文博事业。建国以来,文博事业有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顾问王冶秋同志。于1987年10月5日因病不幸逝世。我省文物、博物工作者惊闻噩耗,无不沉浸在悲痛之中。冶秋同志是新中国文物、博物事业卓越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主持全国的文博工作。在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执行党的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团结全国广大文博工作者,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一、凉山文物事业简况及发展优势凉山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历代中央王朝都在凉山设置郡县进行管理。据史料记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西汉武帝使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邓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在凉山都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凉山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藏、回、蒙、苗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族是凉山的主体民族。凉山各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加强民族地区文物保护工作中,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  相似文献   

7.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还是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一。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凉山的贯彻执行,更是让凉山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1990年10月23日至26日,湖北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武昌珞珈山饭店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市、州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分管文物工作的党、政负责同志、文化局长、博物馆长;江陵、蕲春两县政府的负责同志;各县(市)文化局长;省直有关部门、省直文博单位的负责同志,部分老文博工作者和在汉新闻单位的同志共二百余人。这次会议,对八十年代我省文物工作作了全面回顾,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实事  相似文献   

9.
任博韬 《中原文物》2015,(3):113-115,121
河南是文物大省,民国初期河南文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本文主要从文物法规、文物调查与发掘、文物保存保护等方面简要概述了20世纪初河南文博事业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正>文物鉴定是确保文物征集、保护、研究、传承、收藏和交易正常运行的核心基础性工作。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文物鉴定工作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博事业发展及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鉴定界乱象丛生,国家级知名专家之间屡屡意见相左,使文博收藏和文化市场界手足无措。笔者在文物研究鉴藏和拍卖交流中也感同身受。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文物鉴定领域体制混乱,鉴定手段没有形成客观科学的理论体系。值得庆幸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文物报》前身《文物报》,创刊于1985年8月16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好全国文物工作喉舌,对文物事业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采访报道,宣传方针政策,传播文博知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文物珍宝的来龙去脉,透视文化遗产热点,已成为全国文博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和公众感知中华  相似文献   

12.
赵榆 《收藏家》2012,(7):83-88
我曾经在2010年撰写过一篇《文博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推动与支撑》,讲述了文博系统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人仍认为,文博界对于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是思想保守,述而不作,行动迟缓,政策滞后,甚至是阻碍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甚至连有些在文博系统工作的同志都不敢接受我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在两年之后再谈文博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推动与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 基层文博人员是指在县城及县以下文物、博物馆(所)直接从事文物工作的宣传、保护、管理人员。基层文博人员是基层文博工作的主体。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行为的基础。因此,基层文博人员的心理稳定与否是搞好文博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但是,当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正常的心理,以致形成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基层文博工作的开展和文物的宣传、保护、管理的效果,已成为文博事业发展的严重问题。研究基层文博人员心理障碍,对于优化基层文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改进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四川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文博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文物博物馆体系。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文博事业也同其它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川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沃土辽阔,素有“天府”盛誉,保存在地面地下的文物极为丰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前四川的文博事业基本上还是空白。就是创办于1941年初的四川省博物馆也设备简陋,管理混  相似文献   

15.
《文博》杂志和读者见面了!它实现了我省文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多年的愿望,预示着我省的文物租博物馆工作即将走向更加繁荣倡盛的阶段。我热烈地祝贺《文博》杂志的诞生。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从西周开始,相继在西安地区和陕西靖边建都的有秦、西汉,  相似文献   

16.
《成都文物》2004,(1):1-4
2003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省新时期的文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文博工作的思路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保护为主,抢救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文博单位所藏大量可移动文物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其受损原因极具研究价值。采用文物受损信息调查表、实地调查与再核实、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法,针对受损可移动文物所处大环境、小环境及其存放或展示方式,结合每件可移动文物的受损状态进行统计研究。基本探明汶川地震中文博单位建筑和可移动文物受损原因和类型,为提升文博工作者的文物防震保护意识和开展文物防震保护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陇右文博》是由甘肃省博物馆主办、面向全国文博考古专业的综合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甘肃省以至西北地区文物考古新发现和科研成果、文博考古事业各个领域的工作,旨在总结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形势下搞好文博工作的经验,挖掘、总结历史上西部大开发的物证和经验教训,活跃文博战线的科学研究风气,培养文博人才,扩大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宣传甘肃,宣传西部,为西部大开发和促进文博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陇右文博》2010,(1):30-30
《陇右文博》是由甘肃省博物馆主办、面向全国文博考古专业的综合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甘肃省以至西北地区文物考古新发现和科研成果、文博考古事业各个领域的工作,旨在总结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形势下搞好文博工作的经验,挖掘、总结历史上西部大开发的物证和经验教训,活跃文博战线的科学研究风气,培养文博人才,扩大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宣传甘肃,宣传西部,为西部大开发和促进文博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文博通讯》创办到改刊为《东南文化》前后已经13年了。13年来,这个刊物所作贡献较大,为江苏和东南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发展文博事业,为提高文博干部的业务水平,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南京博物院为主办这个刊物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同时,这也是编辑部同志和广大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作为一名读者和一位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抚心自问,《东南文化》对我的帮助很大,它既丰富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