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胜利不到半年,列宁就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著名原理:“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布尔什维克  相似文献   

2.
“粉红浪潮”席卷拉美大陆,那里的“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潮后再度掀起。“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庄严宣誓;“社会主义意味着公平和公正,资本主义只会害了拉丁美洲”,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态度坚决……作为拉美“社会主义”的引领者,他们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他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产业结构中最基本的关系,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解放后的30年中,我国以“剪刀差”的方式将大量的物力、财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 进入工业领域,从而形成“重工业高度倾斜”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夕达到了巅峰状念。这时的经济现实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处于低谷;经济系统相对封闭;重工业部门自我循环,三次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1979-1984年,我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由0.399变为0.5,向“标准结构”靠  相似文献   

4.
卫刘华 《攀登》2006,25(2):94-95
邓小平科学界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形成了建设“三个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观;胡锦涛提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个文明”建设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尚全 《攀登》2002,21(5):31-31
一、以人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相似文献   

6.
“比学赶帮”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叶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工业化建设、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老工业基地”上海,工业企业的“比学赶帮”运动开展较为深入,并历经了“二起二落”。第一次“比学赶帮”运动集中在1959年底至1961年秋,主要内容是因循苏联的劳动竞赛模式,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次“比学赶帮”运动重启于1963年春,结束于1965年初,目标转变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比学赶帮”运动使上海工业企业产值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有了显著提升,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平 《炎黄春秋》2007,(4):12-13
我们在研究法律制度建设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社会主义问题。关于探讨社会主义问题,我将它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前提”、“一个核心”和我理解社会主义应该包括的“三个层面”。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明确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内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洁 《攀登》2007,26(1):51-5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并且提出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创新思路,使“党内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重要议题。本文就“党内和谐”的内涵、价值及其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德平 《攀登》2023,(3):60-65
基于“微时代”大背景的特征分析,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参考。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微时代”下的社会思想现象,并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科学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微时代”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微时代”给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表现在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新平台,壮大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的队伍,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速度,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针对性,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另一方面,“微时代”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体现在技术的异化,低级网络文化内容得到快速传播和西方国家利用新型自媒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需理性辩证地审视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建设,创新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先后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以下简称“两个建设”)。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个建设”的相互关系,是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一、“两个建设”提出的历史思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这“两个建设”提出的历史脉络。(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伴随改革开放而逐步提出并在实践中得以坚持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  相似文献   

11.
李化雨 《攀登》2006,25(4):139-141
本文以“不同类型的活动与人的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对应性”理念为指导,论证了体育活动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相关对应性。体育活动既是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应全面细化全民健身计划,并制定相关政策,切实开展好全民、全程体育活动,不断扩大“体育人口”数量和提高“体育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再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刚  贾静 《攀登》2003,22(3):1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问题是九十年代初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及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这一问题又有了更深更广的内容和含义,需要我们作出一些新的认识和研究,本从四个层面上,即从“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前一阶段之“特色”与后一阶段之“特色”、“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特色”与其它“特色”的比较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刘少奇同志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1957年上半年,刘少奇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下简称“三性”)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反映了刘少奇在当时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认识,并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改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14.
八大路线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八大”的正确路线后来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去,但“八大”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产生了重大影响。把“八大”路线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联系起来考察,不仅可为研究勺铁”确立一个新视角,而且对于我们历史地把握和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从革命转向建设的政治路线,“八…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波兰左—右翼政治格局中 ,民主社会主义势力是两分天下有其一。社民党是波兰的第二大党 ,在波兰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工人联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波兰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建党”与“改建党”剧变后 ,在波兰先后出现了 5个自称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 ,它们分别是“波兰社会党”、“工人团结”、“民主社会运动”、“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和“波兰社会民主同盟”。前三个是剧变以后新组建的社会民主党 ,后两个是在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基础上改建成立的社会民主党。其中 ,波兰社会民主同盟…  相似文献   

16.
涂大杭 《攀登》2023,(4):45-50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看,广为流行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所说的社会形态缺少实行“生产资料特殊公有制”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第六种一般性的社会形态。确立人类社会有六种社会形态,能够深化对人类社会六种社会形态的认识,还能够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与“社会主义社会”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此,笔者谈三点认识.一、社会主义曲折实践的反思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我们党已经为社会主义奋斗了半个多世纪。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不能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点不清楚。但是仔细反思,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并不是很清楚,有的地方还可以说并不清楚。特别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18.
信息播报     
《武汉文史资料》2006,(7):64-64
市政协召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通报会5月31日下午,市政协召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通报会。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市农业局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本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实施“家园行动计划”。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自称为“倡导社会主义”的政党,它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中国也有过‘第二国际’——江亢虎的社会党”。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党被袁世凯命令解散。1924年,正当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大革命的时候,中国社会党又在上海“复活”了。这次,它竟以北洋军阀为靠山,打着“新民主主义”和“新社会主义”的旗号,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运动。这个党,在当时虽仪是昙花一现,无关大局,但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却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个假社会主义政党在大革命风暴中的没落过程。这对于我们识别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自觉创造性实践”的性质。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种“自觉创造性实践”的理论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这~论断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各种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也规定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各种社会形态的特殊本质必然包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