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俄罗斯人喜欢饮茶,许多家庭都会用茶来招待客人。虽然饮茶历史仅仅300多年,但是茶已经深入俄罗斯人的生活,成为其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饮茶过程中,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2.
宜兴,古称荆溪,又称阳羡,位于江苏最南端,东濒太湖,南邻浙、皖,域内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早在汉代,宜兴就开始种茶、制茶。唐代,宜兴茶以绝佳品质入选皇室贡茶,"阳羡茶"从此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3.
陆羽的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陆羽的《茶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茶业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本文透过《茶经》,从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希冀通过对《茶经》内涵的挖掘在现实生活中带给人更多文化和心灵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有关饮茶的起源,最早见于唐陆羽在其《茶经》中指出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并引《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说明我国饮茶,是始于遥远的史前时代。  相似文献   

5.
建瓯茶事,历史悠久。在漫长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奇的熠熠光芒。历史上,象福建省建瓯市这样熔茶品(“北苑”龙凤团茶)、茶具(建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茶艺(建安“斗茶”习俗)、茶神(凤山茶神张廷晖)、茶业(前丁后蔡詹金圃)以及荟萃众多名家的颂茶诗文和研茶专著于一炉的茶文化发祥地,可谓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茶文化的出现与本地亚热带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也是岭南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源于巴蜀地区的竹枝词传到广州地区以后,出现了专门咏茶的广州竹枝词,"广州有女多采茶,采茶之户千万家",正是广州茶业之盛的生动写照。现把记载茶的广州竹枝词进行整理,从中梳理出广州茶文化的相关内容,为地方志研究提供资料的同时,也为开发利用茶文化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由于对茶文化旅游的误读,茶文化旅游概念严重泛化.国内众多茶产区都提出构建茶文化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被一些地区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主引擎.这样的现象虽然在短期内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来看,则值得冷静斟酌.因此,当务之急是厘清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泛茶文化旅游的利弊,并对发展小众旅游视角下的茶文...  相似文献   

9.
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原产我国西南部。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和应用茶,并经引种驯化使之成为栽培经济植物的国家,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八世纪。唐代陆羽《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茶专著,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金工,闻于鲁周公”川表明茶在我国作为饮料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赓熙伟 《旅游纵览》2013,(8):112-113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下梅村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其兴衰皆因茶,明末清初,晋商以下梅村为起点开辟了从福建武夷山区至中俄边境的买卖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的万里茶路,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下梅村因茶而兴盛,并在乾隆年间下梅成为崇安最大的茶市,盛极一时。然而,鸦片战争后,由于  相似文献   

11.
成立于战国后期的日本茶道(初期称为“茶汤”或“佗茶”),虽然在形式上与南北朝时的“婆娑罗寄合”这种喧闹、奢靡的饮茶之风迥然不同,甚至与室町幕府的将军所举行的茶会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禅的精神的融入,正是对“婆娑罗寄合”的一种反省与反动,而室町幕府茶会中的“唐物数寄”、以建盏天目茶碗为代表的“茶具足”和“书院座敷”这三个基本文化元素,是后来日本的茶道得以成立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书院座敷”构成了茶道得以展开的基本空间,“茶具足”是茶道得以进行的基本器具,而“唐物数寄”则是使整个茶道活动充满了优雅文化气息的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地与物,地与人关系的意义。地处西南“竹文化圈”的贵阳各方面都受到竹文化的影响,在地名演变中蕴含了大量竹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诗歌语言颇接近口语,要构建宋代词汇史,系统地研究宋诗词汇是途径之一。前贤虽有考释宋诗词义之作,而全面、系统之研究,则未见其人。其原因是《全宋诗》结集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其数量又是《全唐诗》的五倍(大约是27万多首),故全面、系统研究宋诗语言一直滞后,《全宋诗》语言研究至今仍是等待开发的处女地。我们二人志同道合,研究《全宋诗》语言有年,有意填补此项空白。然而,这是一项大工程,真正做起来不是很容易,我们的研究工作也仅仅是开始,面临着许多具体困难,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本文从《全宋诗》中选取若干与茶文化相关的语词,并考释其于宋时的意义,算是一项大型研究宋诗语言计划其中一个课题的证验之作。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人姓名中的汉字使用政策问题,是日本汉字研究的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选题。本文依据大量的一手资料,从政策制定、相关走向和规则演变几个视角,推断出缺乏统一规范是战后日本汉字政策无法摆脱的烦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Mig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ves of many young adults. In numerous areas around the world, and particularly in regional and remote areas, cultures have emerged where the migration of young adults is normalised and expected. While the impact of the migration of young adults on the areas they have left and have moved to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both political and academic arenas,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research that addresses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migr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igration process for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The paper is based on two large research projects undertaken between 2000 and 2005, which focu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migration of young adults in Tasmania, and includes data sourced from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with young migrants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f media and policy documents. We discuss the ‘turbulent lives’ of young people in Tasmania, including the expectations and aspirations of young adults growing up in a culture in which migration is normalised 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leaving, and returning to, their childhood homes. These issues are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recent theoretical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impact of mobility and attachment to place on the identities of migrants.  相似文献   

16.
日语谚语是承载日本文化涵的一个重载体,同时也是反映日本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从消费观、经商观、风险观等方面对日语谚语进行了归纳整理、试译与分析,并从中抽取出了日本传统商业意识与商业规范的特质。采用将语言、文化、经济、商业等多元因素相结合的手法,对日本谚语中所蕴涵和折射出的商业文化特征加以系统性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论清代茶叶贸易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德臣 《史学月刊》2002,2(5):90-95
清代是中国茶叶外销兴盛时期。由于世界茶叶市场的需求拉动和国内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出口量迅速扩大,成为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获取了丰厚利润。茶叶贸易对发展茶叶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活跃金融、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成为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8.
城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阶段性的产物;城墙文化伴随城墙自始至终,是人类城市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当物质城墙消失以后,城墙文化仍然肩负着解读城市历史的功能。中国的城墙发端于新石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普及于秦汉,颠峰于明代大部分消亡于20世纪。其中有三次筑城高潮。现存的中国地面遗存城墙绝大多数为明清时期建造或修筑。到了近现代,重型火炮等先进军事设备在中国的出现,昭示着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工事——城墙原始功能上的蜕化与不足。最终导致大量地面城墙的消失。这种消失主要由自然界因素,战乱摧残和人为拆除三种因素造成,最严重和最彻底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19.
日本:语言与文化的暧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语言,据说世界上的语言有5000种之多。虽然语言的功能和用途大抵是相同的,但它的构造和风格却是不尽相同的,且每个民族又往往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不仅仅是组词造句,同时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体现。打~个比方,语言现象好比人的面部表情,而语言符号就是人的脸。面部表情虽然是通过脸的变化表现出来的,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理而不是脸本身;语言现象虽然也是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理而不是语言本身。由此可见,语言是表象,心理才是本质的东西,才是我们应研究的主要对象。所不同的是,语言符号的组合即语言结构比较复杂,而脸的变化一看便知,无需研究而已。所以分析语言现象不能只盯着语言结构,还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否则就很难理解其确切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贞惠、贞孝两位公主《墓志》铭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汉文化底蕴,自该两墓碑出土以来就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对照被涉及汉文典籍,详细解读了两位公主《墓志》的文本。在此基础上,对照在时代上相距不远的其他墓志文本,得出了两位公主《墓志》的文本风格并非唐代通行《墓志》风格,而是更接近当时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乃至日本《墓志》风格的结论。从这一点出发,本文展示了对这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现象的四点思考:时尚追逐的滞后性;文化轻视现象推动的模仿者之间的文化互动;对先进文化追慕过程中的身份迷失;文化渗透压对政治经济交流的巨大影响等。并认为,这是中日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出现的一种奇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