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以编年体续志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续志与首轮志书的关系。作认为不应过分强调续志主体独立的意识,而应对前志做有限度的接续;不应过分拘泥于前志,而应在设计篇目时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讨论续志的篇目,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续志,续志与前志是什么关系?我认为,续志是接着前志往下编修,不是另起炉灶的全面修志。它与志的关系是首尾相接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续志来源于前志,又不能雷同于前志,要具有自己这个时段  相似文献   

3.
续志与前志的衔接问题是第二轮修志工作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续志与前志的衔接关系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衔接方式、志书内容、志书断限、体例篇目、重复记载内容上。处理好续志与前志的衔接关系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市、县志续修可以是以续为主、适当地反映前志内容,以及纠错补缺。相对于前志来说,续志是前志的延续,对于续志本身来说,它又是一部独立的志书,适当反映前志内容是续志自身的要求和读志用志的需要。篇目创新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和符合志体,还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要避免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5.
2002年初,广州市天河区续志开始进入总纂。期间,我们面对的一个大难题是如何处理续志与前志的关系。在省、市志办的指导下,在兄弟区县市的帮助下,在专家顾问的启发下,在修志工作的逐步深入中,我们对此不断有新的认识,并在续志的编写中作了一些新的尝试。目前,在此原则指导下已完成全部志稿编写(初稿)。2004年8月广州市志办验收组进行提前介入审查,对此表示基本肯定,认为体例恰当,较好地处理续志与前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意义上所讲的续志,是在前志基础上续记以后一段历史时期的事情,体例基本依照前志,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属断代志。这表明续志非常强调与前志的衔接,衔接是续志的根本,没有前志为源头,“续”无从谈起。从我们所查阅到的旧志中的续志来看,在其断限内记述内容,与前志连续性极强。以《(道光)泰州志》及《续纂泰州志》为例,前志36卷,续志35卷,均以“序”、“建置沿革”为开篇,“杂志”为结尾:《续纂泰州志》删去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的思辨、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有其逻辑起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前提。续志编纂的大前提是什么呢?是改革开放20年的社会内容,同时志书属资料性著述的性质,以及续志为断代志的特征,这三点应是我们思考和解决续志编纂的逻辑前提。一、续志内容的逻辑思考从以上所讲的逻辑前提出发,既然续志是一部完整独立成系统的断代志,那么我们就要在内容结构上保证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续志可以不依赖前志自成一部独立的著作。为此,我们的续志必然具有勾连前志和概要历史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  相似文献   

8.
在已出版的续志中,除概述、政区、自然、民俗、方言、人物等少数篇目外,其他所记事物的内容,基本上是从续志上限年份开始,没有处理好与前志的关系,真正做到衔接前志,使记述的许多事物缺少发端时间,发展脉络不清晰,降低了志书的质量,削弱了志书的功能。续志是一种特殊的志书,既具有一般志书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续志要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应注意对记述前志部分的内容以明晰事物发展脉络为度、复记前志内容切忌照搬照抄和对前志补遗正误应随文与专文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志》2005,(5):12-14
如何处理续志与前志的关系,是续志中的一大难题。天河区志办在编写区志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本文从编写原则、编写实例探讨了这两者的关系,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第二轮志书与首轮志书之间存在着相承相续的关系,前志是后志的基础.后志是前志的延续和发展。做好两轮志书的衔接,是续志的焦点和重要环节,对保证续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续志的续补性和相对独立性要求,编纂续志时对篇目的设置既要区别于前志,要创新,又要使类目不至于变动过大;内容上既要尽量避免与前志交叉重复,又要使续志有独立完整性,更要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静态内容”的民俗在续志中是否记述,是目前续志理论章争论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续志时间跨度短,民俗内容变化不大,不再作重复记述。另一种认为,续志是前志的继续,不需要像前志那样横陈百科。象民俗这样没有多大变化的事物,在有关章节或概述中简要记述即可。再有一种认为,如果因为不变而把一些内容删去,  相似文献   

13.
续志篇目的继承与创新是方志研究的老课题也是永恒的课题之一。正如方志学家李泰芬在《方志学》一书中说的“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类标题则为首要”。我们认为续志篇目继承创新主要一条是既要注意处理与前志篇目的关系,延续前志中合理篇目,又要大胆创新。设置新门类突出时代主旋律。反映新特色,根据一个地方社会发展不同情况调整篇目。从而形成合理延续、科学创新、优化组合、适度调整的整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骞 《黑龙江史志》2007,(10):40-41
<正>经过首轮修志工作的实践,续修《哈尔滨市志》在篇目体式、体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续志篇目体式结合章节体与条目体之长采用节下条目体,体量也由一套志变为一部志。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保证志书的整体编纂质量,我们在续志编写实践中提倡把条目试写作为减少工作反复,提高志稿质量的一种有效的编纂方法。条目试写是由承编单位的责任主编,根据行业和篇目特点,在志稿编写前,选择特定一目,组织相关编写人员进行试写。条目试写的质量越高,对于后期志稿的编写就越主动、越有利。  相似文献   

15.
续志,从时间上讲是上届志书的延续,从内容上讲却不是上届志书(简称前志)的增补续修,但它与前志却有着密切的关系。续志如何取志名?如何发扬前志的优点?对前志的缺漏该不该加以增补?怎样对前志的错误给予纠正?笔想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的阶段性与续志的断限选择 对于续志的周期和断限,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规定,各级地方志每二十年左右一修。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很多人把续志机械地理解成续志的断限为20年,也就是续志只写前志下限以后20年的事情。我认为,二十年一修以及这种断限的规定并不是地方志  相似文献   

17.
续志与前志的关系及其处理是续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方志界对续修的不同看法及提出的多种续修模式,并指出应依据前志质量状况来选择续修模式,同时也要考虑前志体例篇目是否容纳发展变化了的地情。指出前后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志书断限、体例篇目、志书内容和行文表述上。最后指出,处理好前后志关系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笔曾写过《修与续》一篇小,乃是学习《嘉泰会稽志》(以下简称《前志》)和《宝庆会稽续志》(以下简称《续志》)的心得。不意日月荏苒,真的到了续修志书之时,重读《会稽二志》,颇有感触,备述于此。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常州郊区志》(以下简称“前志”)是1988年8月内部出版的,志书上限为1949年常州解放,并因事而异,适当上溯;下限至1983年,少数内容延至1985年。续志上限为1984年,部分情节适当上延;下限为2000年,个别内容到2002年。续志于2003年4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1999年初,启动续修《常州市郊区志》(以下简称“续志”),主编由政府办公室主任兼,我为副主编,自始至终又是一名具体的编辑。这部志书有大事记、概述、前志概略、各类专志、专记等29篇,100多万字,本人担负了15篇的编纂,50多万字,占全志的二分之一,对全志的编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续志篇目的设置要总纂好区志,首先要从区情出发,制定好篇目,篇目好比一座大厦的“规划”与“设计”,没有它,无法施工。续志篇目设置,是根据区情和特点,借鉴传统,按时代要求,推陈出新,不断调整、完善的。总的思路是:内容决定形式,区情决定篇目,立足实际,继承前志,开拓创新。一是突出能反映时代和地方特色的篇目。续志和前志所处历史时期不同。续志记载的时间跨度正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各项国策大力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第二轮《济源市志》的编修工作启动。2011年3月出版问世,第二轮《济源市志》上下两卷、220余万字。在处理续志与前志的关系上,第二轮《济源市志》体例结构与前志基本保持一致,以方便读志用志;坚持与时俱进,对体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着力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本文通过对第二轮《济源市志》和前志的比较、研究,就续志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谈点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