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清代,侍卫亦称之为"辖"或"虾"(满语"hiya"之音译),1属武职京官,统归"领侍卫内大臣处"2(满语"hiya kadalara dorgi amba i ba")管辖。除在京城被"用备随侍宿卫"之外,亦常奉命效力于军前或驻防于边疆地方。截止目前,学界关于清代侍卫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3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侍卫制度和侍卫的政治作用两方面,对侍卫群体本身的关注尚不充分。关于清代驻守新疆侍卫的研究,仅见鲁靖康《清代侍卫新疆史迹考——以〈清实录〉为中心》4  相似文献   

2.
吴昌连  双宝 《清史研究》2022,(5):129-135
<正>侍卫制作为杂糅蒙古、明朝与朝鲜传统之产物,是清朝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对清朝侍卫的制度起源、出身、职能、等级等内容已有深入研讨,((1))但清朝侍卫制度和侍卫群体仍不乏研究空间,其中包括未受到学界特别关注的奏蒙古事侍卫。在清宫侍卫中,唯独奏蒙古事侍卫主要凭借通晓蒙古语的能力,专门负责转奏边疆事务,且常受命前往边疆民族地区办差,在清朝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值得留意。虽然日本学者村上信明专文讨论过奏蒙古事侍卫,  相似文献   

3.
清代奏事处是负责承接奏折、传宣谕旨、引带召对人员及随侍御前坐更等事宜的专门机构。早期奏折显示,自康熙中期始,清帝即已持续不断地从内务府等处拣选人员充任专职奏事官员,负责奏折递送等事宜,这可视作奏事处发展的初始阶段。后经雍、乾二帝对各项规制的逐步完善,至迟在乾隆中期,奏事处已走向成熟并有内、外之分。位于乾清门内的内奏事处由太监组成,位于乾清门外的外奏事处由内廷侍卫、内务府与六部官员组成。为了强化奏事处的职能,雍、乾、嘉、道、咸诸帝皆从"密"与"速"的角度进行过整饬,然而直至清末,奏事处的诸多弊病依旧未能根除,这与清帝"有治人无治法"的治国理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乾清宫是明清皇宫中位于内廷的宫殿,在明代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八年,皇帝居住场所从保和殿迁入乾清宫,这座明代皇帝寝宫遂被改造成清帝的理政中心。随着乾清宫空间功能的改变,清代一些重要的制度也随之出现,如乾清门御门听政、乾清宫召对臣工、懋勤殿秋谳勾到等。而且乾清宫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外臣进入内廷的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论证了乾清宫空间功能转变的原因、过程及相应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乾清宫是明清皇宫中位于内廷的宫殿,在明代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八年,皇帝居住场所从保和殿迁入乾清宫,这座明代皇帝寝宫遂被改造成清帝的理政中心。随着乾清宫空间功能的改变,清代一些重要的制度也随之出现,如乾清门御门听政、乾清宫召对臣工、懋勤殿秋谳勾到等。而且乾清宫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外臣进入内廷的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论证了乾清宫空间功能转变的原因、过程及相应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奏事处为清代皇宫中内廷机构之一。自从清代康熙朝以来,王朝大小臣工凡属奏报个人或有关他人事件,或机密事件,均用奏折。这种上报文书,不象上报例行公事的题本那样是由通政司衙门代转,奏折则是通过奏事处直达封建皇帝面前。上达皇帝的运转过程中有下列手续:奏事处分外奏事和内奏事。其最高一级长官为御前大臣。内外奏事处组织是:外奏事  相似文献   

7.
千叟宴     
清代的宫廷筵宴,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例如:为了团结蒙古族的王公贵族,每年岁除之日,必于保和殿宴赏外藩蒙古王公。内外文武大臣和御前侍卫,预宴的王公贵族和官员等均按品为序,朝服入席。此为除夕宴。为了鼓励和表彰儒  相似文献   

8.
动用国家人力、物力,大规模编纂当代宫廷史、对当代宫廷收藏以及文化活动进行系统整理和编纂相应文献,在清乾隆年间以前是闻所未闻,有之,则自乾隆敕修《国朝宫史》始。伴随着《国朝宫史》的编纂,清代官方对清宫廷建筑、园囿、内廷人员及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典制、经费、收藏与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记录,这项工作为后代的宫廷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翔实资料,奠定了清代宫廷史、古代艺术与文献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基础,并为现代宫廷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北京清代故宫分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举行大典礼和办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及后妃等起居之所,大臣的活动范围只限于外朝,而不同等级的官活动范围攻也有区别.十八世纪初期雍正皇帝改变了这一制度,办理国事由外朝文华、武英等殿改移到内廷寝宫,外朝大臣因之可以进入内廷.在外朝三大殿之后、广场正北有乾清门,门内就是内廷.与乾清门相并行的尚有二小门,西边的为内右门,东边的为内左门.在左、右门的两旁备有联檐通脊的小房,东边的是散秩大臣的值房,又称九卿房;西边的是军机大臣值房,也就是清代最高政府机关"办理军机处".虽然房小,格局卑隘,但是从清雍正七年(1729)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这里是清代统治者一百八十多年中发号施令的所在.原来,清代初年一切政治制度,多仿照明代,  相似文献   

10.
"内廷行走"是清代特有的官称,它的出现与朝臣的"近侍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内廷行走"人员的构成、来源、身份及其职事特点,认为这些行走内廷的重臣,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而朝政处理日趋"内廷化"的结果,使决策越来越突出皇帝的个人意志,朝臣的身份本质上也在向皇帝的"近臣"和"近侍"转变。"内廷行走"官称的出现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内廷官"、"内廷王公大臣"、"办事大臣"等概念和术语一样,体现了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并在官僚体制上发生的重要变化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
徐攀 《中华遗产》2021,(4):140-151
英俊的容颜,高超的武功,坚毅的性格……人们心中的“御前侍卫”,总是充满戏剧性,演绎着一个个或浪漫或惊险的故事。可历史上的御前侍卫,却未免“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7,(11)
<正>清代御窑厂是专门烧制皇宫内府使用的御用瓷的窑场。御窑厂烧制的瓷器除了由皇帝赏赐之外,即使是王公重臣也不能直接从御窑厂中得到。这些珍贵的皇室艺术品,以其出类拔萃的优秀品质、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传世稀少的数量,历来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的喜爱和珍视。清代御窑厂是在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而来。明代景德镇御窑厂自明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藏瓷器实物的考察,并结合《皇朝礼器图式》、《备物昭诚》等内府彩绘本清代典制书籍,考述了礼书记载的各式瓷质仿古礼器在乾隆时期确有生产,且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朝都有补做。同时,因清代礼制规定国家诸祀和内廷诸祀的行礼场所和受祭对象不同,导致瓷质祭礼器的生产制度、造型与种类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博物馆珍藏的“尘定轩”斗彩山水人物盖碗,是皇家赐予清代黔籍名宦石赞清的一件御瓷。本文通过对斗彩瓷发展史的介绍,以及这件后朝仿前朝型制瓷器的价值评述,说明它是反映清代道光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状况的一件难得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15.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紫禁城内宫殿建筑规模宏敞,雄伟壮丽。为了保持宫殿巍峨的局面和隆重庄严的气氛,前朝大殿广场周围及御路两旁,历来不栽植任何花木;内廷东、西  相似文献   

16.
戴磊 《黑龙江史志》2013,(11):167-168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是研究清代学术史、思想史的必读之作。学界对《清代学术概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酌取学界关于《清代学术概论》的成书背景、"以复古为解放"思想"、治学精神"、价值和影响四个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为《清代学术概论》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清代大型玉器的雕制工艺和技术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尤其是凿錾制玉技术在宫廷中的运用问题,以往的研究虽偶尔提及,但几乎无人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据清宫档案资料,以乾隆皇帝所谓"秦中所产钢片"为切入点,基本上理清了在清代宫廷大型玉器雕刻过程中火镰片这种新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情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凿錾制玉技术的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清代大型玉器制作的工具和工艺技法等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元代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右手屯田千户所燕只哥赤斤、红城位置聚讼纷纭,本文在前人考古调查与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燕只哥赤斤、红城地望进行了新的考证,论证二者分别位于大同路平地县今察哈尔右翼前旗大土城古城一带、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广益隆古城,而并非前人普遍以为之振武、丰州一带大黑河流域;进而分析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或红城万户府营司所在之红城行政归属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清代扬州、海盐等地曾出土蜀师铭文砖,阮元、张廷济等考据学者进行断代、产地、制作者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堪称清代金石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近年来,海盐又出土两批蜀师铭文砖,再次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讨论,这是清代金石学与地方史研究的现代回响。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阮元所说"吴中屡见‘蜀师’古砖"之"吴中"实即浙江海盐和临平;蜀师指的是制砖者,即海盐一带的蜀姓工匠;蜀师铭文砖最初用于修筑海盐城、广陵城,城墙圮坏后被取作他用。  相似文献   

20.
高岭土加瓷石"二元配方"的发明是景德镇制瓷工艺史上的关键节点。学界历来多认为,景德镇制瓷工艺中"二元配方"始于元代,但由于判断标准的不同,这一问题仍存在争议。作者通过在文中分析历年景德镇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胎体的科技检测数据,结合历史文献,探寻了景德镇制瓷原料的发展演变规律和高岭土的开发历史,结论认为:元、明时期使用的"御土"、"麻仓土"一类Al2O3含量超过20%的原料,是一种伴生有高岭土的瓷石矿,或称自然界中的"天然二元配方",本质上仍是一元配方。真正的"二元配方"起源于明末清初,并在清代得到广泛运用。"二元配方"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得益于嘉靖-万历时期景德镇高岭山出产高岭土的大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