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士禄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烈士彭湃的儿子。他的名字已经列入世人瞩目的英国《世界名人录》。人们和他打交道,几乎忘记他的生父是周恩来的亲密战友,而在周恩来生前,彭士禄从不向别人提起这些。人们只知道,彭士禄和众多科技精英的艰辛奋斗,把中国的核潜艇之梦变成了现实。在核工业研究院里,我们随彭士禄站到秦山核电站立体模型前。此起彼伏的信号灯闪闪烁烁,彭士禄拿着一根指示棒,给我们讲述核电站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建设意味着什么。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中国没有核电的历史。彭士禄参加秦山核电站总体设计,并出任二期工程首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2021,(6)
正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我哀思如潮。我曾经在2012年3月23日为摄制《军工记忆》第一集《水下长征》赴深圳,后多次采访彭士禄,此刻眼前不断浮现出当年采访彭老的一幕幕难忘的镜头。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彭士禄院士后,我又将当年的《采访手记》找了出来,将几个珍贵的片段摘录出来,以表达对彭士禄院士的哀思与缅怀。  相似文献   

3.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自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为总设计师,彭士禄功不可没。彭士禄是革命烈士彭湃之子。他四岁时成了孤儿,在乡亲们的保护下,吃百家饭长大。童年时,他两度入狱,地下党组织费尽周折营救他。  相似文献   

4.
浓郁的爱     
《名人传记》2022,(7):1-1
也许是巧合,本期有几位传主都有留洋经历,他们在面临去留时的果断与坚定令人印象深刻,无一不饱含着对祖国浓郁的爱。1956年,“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在苏联喀山化工学院完成学业后,已经获得了“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称号,就在他准备回国时,陈赓到苏联访问。  相似文献   

5.
正1970年7月18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核潜艇动力装置在某地进行了陆上模拟堆起堆试验。在这之前的7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了来自基地领导彭士禄、王汉亭、昝云龙等人关于起堆试验准备情况的工作汇报。本文是昝云龙同志根据汇报结束后的记录整理。  相似文献   

6.
陈胜祥 《神州》2012,(21):39-3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保障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1979年夏天,美国旧金山侨界增添了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左埏,也是繁峙县城关镇人。他这时已经是71岁的古稀老人了。  相似文献   

8.
施士元教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70年 前,他曾远涉重洋,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研究核谱学,是居里夫人培养的中国物理学博士。学成回国后,他致力于中国的核物理学的开创和发展,是我国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他曾先后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与中国核学会的常务理事,江苏省第一届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还是江苏省第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委。 老人一生论著丰厚,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论著与译著10余本,并参加了3本物理学方面的词典编写。 他在南京大学60年的教学生涯中,…  相似文献   

9.
彭士禄是我国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革命烈士蔡素屏的儿子。他出生于1925年农历11月18日。当他还未满3岁时,他的妈妈就被反动民团逮捕,1928年9月21日被杀害。他被奶妈王婵带回农村喂养,为了逃避敌人追捕,他叫奶妈“妈妈”,母子相依为命,苦熬近一年。1929年8月30日,他父亲彭湃又英勇就义。敌人为了斩草除根,也将未满4岁的士禄列入搜捕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孙越崎的百岁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群 《文史精华》2005,(2):25-33
坚信实业救国的孙越崎是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重要奠基人,曾任国民政府要职,先后在吉林、陕西、河南等地开挖煤矿、油田。建国前夕,又不惧蒋介石集团的威胁和阻挠,布置资源委员会全系统近千家工矿企业集体转向人民,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孙越崎的百岁人生》讲述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一生。  相似文献   

11.
刘翔 《南方文物》2013,(2):210-210,I0007
王步(1898—1968年),字仁元,江西丰城县长湖竹溪村人,号竹溪道人,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取斋名为“愿闻吾过之斋”。王步是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人们尊称他为“青花大王”。  相似文献   

12.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适当的方式赡养老人。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人用"退休"协议的方式,规定了老人获得赡养的条件。老人的赡养呈现出与大多数传统社会不同的情形。退休协议是老年人与其财产继承人兼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它既意味着财产的让渡,也是对老人的一种生活安排。与老人签署协议的人不一定限于老人的子女,老人也可以与非亲族关系的人订立协议。老人获得什么样的养老条件,基本上取决于他自己所掌握财产的多少。这种养老方式与历史上欧洲人独特的婚姻和家庭制度有关,也影响到人们对生育、财产积累的愿望和态度,有利于社会化养老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月10日10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这一刻,距离让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东方巨响"响起——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核  相似文献   

14.
他曾辉煌过。然而,可耻的变节,让他永远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1979年12月2日夜,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老人病院,室外朔风呼啸,雪花飞舞。一间紧闭的病房内的地板上躺着一个中国老人,僵硬的躯体已经一动不动。从老人抽搐的面孔上,可以看出他生命终结前最后一刻的  相似文献   

15.
年过70的土登老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拉萨市民经常可以碰到这位老人或骑着一辆自行车或走路出现在街头巷尾。这位就是获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的藏族曲艺大师土登。  相似文献   

16.
王进 《世界》2004,(7):10-11
最近,我有幸结识了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先生。柴老先生是山西闻喜人,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是当年闻喜县牺盟会的负责人。解放以后,柴老曾经担任过中国首任驻泰大使、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是中国外交界一位颇富奇色彩的人物。谈起当年的中美建交,老人如数家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特区的形成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深圳人叶旭全、蒋开儒作词的一首《春天的故事》唱红了神州大地,开篇便是话说20年前的事情,春天里,“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以后,在世界的东方便呈现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代神话。 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意识到大好时机正向中国走来的时候,产生了一个非常理性的想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毛泽东也曾想过,但他让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以及其他中国人足足等  相似文献   

18.
19.
刘瑞芳  钟瑶 《沧桑》2008,(5):124-125
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结合农村生活的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维护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提高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4年创刊号封面人物龚来友老人,被全国老龄委员会和中国爱老行动委员会授予“中国长寿之王”的称号。当年曾有不少报刊媒体作了报导,但报导内客都很简单。我刊当时拟派专人前往采访,作详细的报导,正待出发,传来老人去世的噩耗:1995年3月30日龚来发老人因患急性黄胆性肝炎辞世,终年147岁。这里发表榆木同志的文章,是他1994年5月前往龚来发老人家进行采访的回忆,对“中国长寿之王”作了较详细的报导,内容详实,很值得一读。在’93“中国百岁寿星排座次”活动中,“中国长寿之王”的桂冠,被贵州省务川自治县茅天镇村庄村13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