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甘肃进入宁夏,自南而北,几乎纵贯穿流宁夏全境。“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自古以来,就得益于黄河灌溉之利,大明庆靖王朱楮在其所撰《宁夏志》中指出:“黄河,自昆仑而来,……宁夏居人及军屯咸赖灌溉之力。”宁夏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然而,黄河也给宁夏人民带来过灾难。  相似文献   

2.
由银川开往灵武的汽车一路疾驰,公路两旁的湖泊、水稻、黄河映入眼帘,真正是“天下黄河富宁夏”。  相似文献   

3.
黄河与宁夏     
正一一首宁夏的童谣咏唱道:"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不但道出了宁夏的地理特征(南、北两头分别是六盘山和贺兰山),而且也概括了位于中部的宁夏平原之特色:黄河滋润,富比江南。黄河自古以来对宁夏就格外厚爱,使之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年前,黄河东边灵武水洞沟一带就有原始人群快乐地生活着,因为这里没有高山险谷,河面宽阔,黄河温婉多情,缠缠绵绵。羌、戎、匈奴等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4.
宁夏人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黄河 是宁夏的母亲,贺兰山是宁夏的 父亲。”这确实很形象。黄河用它的乳汁养育了宁夏的儿女,贺兰山用它的身躯抵挡了风沙的侵袭。如果没有贺兰山的阻挡,这颗“塞上明珠”早就和山外一样变成一片戈壁了。宁夏的绝顶风光,也大都由这一山一水而来。 黄河水点出神来之笔 黄河水不仅养育了宁夏的人,还造就了那里独特的风光。宁夏的两个4A级的风景区沙湖和沙坡头,就是在黄沙中由黄河水点出的神来之笔。 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银川平原以北,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沙、水、苇、鸟、 山”五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  相似文献   

5.
宁夏的由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亦以“朔方”代称。北部属河套灌区,占黄河水利,开发久远,自古又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宁夏是中国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祖国的西北内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居黄河中上游,位于东经  相似文献   

6.
三、任按察使 修筑河堤 1.臬台张公造福灵州天启壬戌二年(1622年),大明朝廷晋升河东兵备张九德为按察使,在宁夏治理黄河,修建灵州河堤、秦渠长堤、汉渠芦洞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发展宁夏河东水利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复芜田数百顷”、“岁额聚增数千石”,受到百姓一致称赞,成为宁夏地区明代治理黄河的功臣。  相似文献   

7.
<正>地处我国大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是黄河上游地区充满生机的热土,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是600万回汉各族人民和谐美好的家园。从秦开始在宁夏设"北地郡"以来,秦大将蒙恬带兵戌边屯垦、修筑长城,宁夏即成为西北重要要塞,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戎、羌、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党项等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人民一起,先后在这里和睦相处、生息繁衍、开发耕耘。这里又是陆地丝绸之路经宁夏南部地区,将古代希腊文化和欧亚草原文明、中原文化和古波斯文明贯穿于此。1038年  相似文献   

8.
跟我去银川     
“天下黄河富宁夏”。“2000年首届银川国际摩托车旅游节”、“大漠黄河旅游节”相继爆响,使得西部这一最小的省份吸引了万众目光,让我们亲近这方热土,叩访号称“东方金字塔”的神秘的西夏王陵,流连西部奇观镇龙堡,一睹塞上美人沙湖芳资,领略腾格里沙漠的粗扩野性,沉迷长河落日的大气磅礴……塞上双绝177次北京西——银川特快将我载到了这一从未谋面的小城,银川给我的印象好极了,干净而温和、有着从容谈定的宁馨、最高气温24℃的舒爽、真令人庆幸逃离开北京无处不在的酷热。满街的浓槐筛下摇曳的绿荫,呵护着彩砖铺就的便道上三三…  相似文献   

9.
宁夏平原与黄河之间的共生关系,使之成为黄河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河文化是宁夏北部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词。研究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梳理宁夏黄河文化的脉络结构及其符号表达,分析宁夏黄河文化开发的缺憾,对于宁夏沿黄城市文化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05,(9):4-15
宁夏位于“丝绸之路”古道上,史称“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一直是历史上的军事重地。黄河纵贯其境内800里,是中国惟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全自治区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被海外宾客称为中国的“伊斯兰省”、“穆斯林省”。悠久的历史,给宁夏留下了较多的名胜古迹。主要有造型别致、壮丽雄伟的海宝塔,鼓楼,玉皇阁,南门楼。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湖南文史》2010,(6):50-50
“吹牛皮”一词起源于我国黄河上游一带。黄河在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时,水流湍急,滩险浪恶,很难行舟。人们为了解决渡河运输的难题,想出一个办法:以皮筏代舟。  相似文献   

12.
西夏是公元11至13世纪,以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公元1038年建国,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辽之西,史称“西夏”。地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  相似文献   

13.
黄河船歌     
丁超 《丝绸之路》2007,(5):32-34
来到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川,你不仅可以尽情地享受到传情逗趣的“花儿调”,还可以领略一番黄河岸边回族人民无拘无束、质朴豪放的黄河船歌。那歌调声回韵转,酣畅淋漓,雄浑壮阔,扣人心弦。多少年来,黄河儿女把自己最美好的生活情感、最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最精萃的民族语调,融入一首首黄河船歌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出口成章,用动人的歌声、优美的旋律和含蓄的格调,咏唱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神州》2006,(3)
宁夏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神秘古老的西夏文化、厚重悠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回族文化奠定了宁夏深厚的文化底蕴。西部民歌花儿、回族踏脚、隆德高台马社火、回族器乐及其民俗、回族传统服饰习俗及其妇女“针线”、民间剪纸等都极富民族地域特色。回族  相似文献   

15.
宁夏平原是我国古老灌区之一,"天下黄河富宁夏"是古人对宁夏平原富庶景象的赞誉。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始于秦代,历代移民或军屯、或民屯、或商屯,开发不绝于史。虽然魏晋、唐末战乱造成严重影响,但都随着社会的安定而恢复。即使西夏、蒙元时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同样积极经营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明清以后,宁夏平原呈现的是阡陌纵横,水乡腴田的景观。新中国建立后,利用古老干渠的同时开挖新支渠,宁夏平原灌溉渠道网络形成。两千多年间,黄河既滋润宁夏平原农业文明,也孕育了黄河文化。  相似文献   

16.
明代,由宁夏黄河东部横城之北,向东经灵州北部至花马池(今盐池县)先后修筑了两道长城,一道称“河东墙”。是成化十年由徐廷章、范瑾负责修筑;另一道称“深沟高垒”,是王琼负责修筑。“河东墙”的一些基本情况,已由上篇补说做了介绍,本文再对“深沟高垒”长城的几个问题续说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贺兰山昂首屹立在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阿拉善草原之间,东北控乌海、磴口方向,西南扼兰州、河西走廊要道,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自古“贺兰山下战如云”,为历代兵家所瞩目。清代诗人胡秉正诗云:“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顸望,灏气接蓬瀛。”道出了贺兰山的雄伟气势和屹立苍穹的秀丽风姿。隋唐以来,  相似文献   

18.
近读薛正昌先生《黄河文明的绿洲——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一书(以下简称“薛书”),该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53万字,分6编31章,内容涵盖宁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等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初读以后,感到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掌握了宁夏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大量资料,考述了宁夏地理、历代政权、移民开发与生态变迁、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9.
金城古渡     
金城,是今天甘肃省会兰州市的古称。素有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的黄河,从青藏高原呼啸而下,自西南向东北进入甘肃,在今天的兰州附近,拐了一个大大的、长百余公里的倒“几”字形弯,纵穿兰州城区,向宁夏境内奔去,兰州就位于这个大拐弯处的南北两岸。在黄河奔向大海的浩浩荡荡5460公里行程中,兰州是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20.
冯炳超 《丝绸之路》2004,(12):23-25
庆阳地处黄河中游流域甘肃东南端,习称“陇东”,古称“北幽”,是宁夏通往关中的必经之路,古有“控振萧关,襟带秦岭”之誉。这块沃土曾养育先民,是华夏农耕明和中医药的源头所在,人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在这里都留下了足迹。在这里歧伯开创了中华医学,范仲淹留下了“不为良相,亦为名医”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