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是毛主席派我来的”在为调整社会主义各种矛盾而苦苦思索的日子里,毛泽东不但在进行理论总结时提到“宣统皇帝”,而且在生活当中以及具体的活动安排上,也没有忘记溥仪。在“政治挂帅”株连成风的背景之下,正是毛泽东本人亲自为溥仪的叔父和胞妹解除思想顾虑,解决经济困难,让他们前往抚顺探望亲人。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载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会议。在一次宴会上,周恩来热情地与载涛打招呼,并把他引荐给毛泽东,说这是溥仪的叔父。毛泽东握住载涛的手,亲切地说:“溥仪在抚顺学习得不错,读了不少马列…  相似文献   

2.
滕久昕 《百年潮》2007,(3):11-15
山海关开车后不久,滕代远对刚上车添乘的锦州铁路局局长廖诗权说:“这一段车开得最平稳。”廖诗权说:“别的局都不让老司机来,而让干部来开主席的专列。车开得当然就没有我们稳。”滕代远说:“为什么?”廖诗权说:“干部心里紧张,技术也不行。我让技术好的老司机开车,由我亲自做动员,老司机认为这是政治上信任他们,所以车开得很稳。如果由公安部门动员他们,他们肯定心里紧张,当然也开不好车啦。”滕代远听完哈哈大笑,说:“廖瞎子,你胆子真大!”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国铁路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他领导铁路工人投身无产阶段革命事业,他高度重视人民铁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他亲自规划铁路发展蓝图。他把专列作为自己流动的办公室和家,在列车上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方针政策,运筹社会主义建设宏图,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详情请阅《毛泽东与中国铁路》一文。  相似文献   

4.
<正>(三)其它习俗1.走百病俗话说:十五十六走百病。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灯求子,  相似文献   

5.
6、丈夫不近人情,妻子以剪刺喉舅兄、同学吴子漪颇有主张。既然妹夫不在家中,陈父去世,自己主动出任“知宾”,主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树立起开明民主、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并一直将"开门纳谏"当作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法宝。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国事繁忙,但也要利用一切机会,听取一些仁人志士特别是民主人士的意见。这些党外人士中有社会名流、学者专家,社会阅历广,文化程度高,对某些问题有独到见解。毛泽东与他们肝胆相照,友好交往,广泛征求他们对党、对政府和对时局的意见,当他们真诚、友善、率直建言献策于  相似文献   

7.
北京站地位重要,工作光荣“北京站地位重要,工作光荣。”这是周恩来总理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站已经竣工、即将开通运营前,来视察时对新客站第一任站长谷良玉语重心长的嘱托。周总理的这一教导,始终是北京站职工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史志》2013,(16):6-8
<正>血色龙江——黑龙江14年抗日历程1931年9月18日,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一个星期辽、吉两省就沦于日军铁蹄之下。时任国民党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蒋介石不抵抗的错误政策,并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者,不惜以全力诛之!为了打开进犯黑龙江的通道,1931年11月4日晨,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嫩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在内缺弹药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孤军苦战,在嫩江桥阻击日本侵略军半月之久,打响  相似文献   

9.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06,(11):51-58
在东北的遭遇1947年萧军从佳木斯返回哈尔滨,便一头扎进鲁迅文化出版社的工作,出版了鲁迅、列宁、毛泽东著作活面文选,季米特洛夫的《干部政策》,李六如的《财经六讲》、《革命之子莫铮》,《鲁迅研究丛刊》,以及萧军的《羊》、《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成绩是巨大的,但仍不足以释放他对新中国热爱的激情。他又创办一张8开小报一《文化报》,并要求凯丰派  相似文献   

10.
现据1936年10月13、15两天《太原日报》刊登的有关“牺盟会”成立经过和“牺盟会”的简章、宣言、工作纲领等文件,将有关情况介绍于后: 山西主张公道团农村干部人员,于“九.一八”五周年纪念 时,鉴于国是日非,亟应设法挽救,兹为铲除汉奸,武装抗敌, 纪念国耻,牺牲救国起见,特发起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联合 各方筹备一切,并于前日下午一时,假国民师范学校大礼堂, 召集工商妇女各界代表百余人举行了筹备大会,推举宋时昌 (即宋劭文)为临时主席,宣布开会后,首由白玉堂报告筹备经 过,继由主席报告该会宗旨,并椎定…  相似文献   

11.
黎辛 《纵横》1997,(12)
毛泽东编写按语 现在读报,很少看到编者写的按语。编辑把稿件安排在版面上,位置有先后,标题有大小,字数合适,写按语干么呢。 但是毛泽东却常常在他介绍给报纸发表的文章前边加写按语。到目前为止,我看到在报刊上指出是毛泽东执笔的只有《鲁忠才长征记》一文的按语。这则按语是他为陕甘宁边区交通厅负责人高克林的调查报告写的。这篇关于运盐的调查报告发表在1941年9月4日的《解放日报》上。这则按语介绍高克林“一个  相似文献   

12.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13,(22):29-31
<正>名胜古迹概览佳木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夏季林木葱笼,草绿花香,沃野千里,一望无际,娇姿百态,胜似江南。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地,银妆素裹,一片北国风光。辖域内有古代遗迹、原始森林、奇山怪石。有令人瞩目的依兰县辽代五国头城、清末三姓古城和四块石抗日联军密营遗址;桦川县瓦里霍通古城遗址和前董家子古山寨;桦南县向阳山水库和孟家岗人工林;汤原县大亮子河国家森林保护公园;富锦市  相似文献   

13.
文革中放映的越南电影不多,大概与当时越南忙于战争有关系.记得我看过的越南影片有《森林之火》,写越南人民军和老百姓配合剿匪的故事,很像中国过去某些同类题材的片子.《琛姑娘的森林》以抗美战争为背景,大概是描写支前的;之所以用“大概”一词,是没怎么看懂.《阿福》是部儿童影片,片中有个小孩儿背课文,反复说“蛇是爬行动物,没有脚,没有脚”,印象很深;有段时间,小青年们把个儿矬却穿件长大衣的人,叫作“没有脚”.  相似文献   

14.
韩卓 《黑龙江史志》2013,(16):40-40
<正>二、民国时期黑龙江省的行政建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12年1月成立中华民国,黑龙江省名称和行政区划沿袭旧制不变。同年7月黑龙江省因财政困难,决定裁剪各级官厅经费,撤销兴东道,于原道署设置萝北厅设治局;将瑷珲道移驻黑河,改为黑河道;撤销黑河府,其地方事宜归瑷珲厅管理,并设呼玛厅设治局和肇东、龙镇设治局。呼伦贝尔由于沙俄策动宣布"蒙旗独立",呼伦道废。1913年初,北京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奉天省原西南路道改为辽沈道,下辖30县;东路道改为东边道,下辖20县;北路道改为洮昌道,下辖12县。吉林省西南路改为吉长道,下辖11县;西北路道改为滨江道,下辖9县;  相似文献   

15.
<正>三、关玉衡处决日军间谍中村震太郎张学良绝密电令:妥善灭迹,做好保密1931年6月25日清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后旗四方台子(清末民初称佘公府,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宝河屯)。东北军兴安屯垦军第三团一营营长陆鸿勋指挥三连官兵在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远远发现一行4人骑着马,驮载着很多行装从北向南漫步走来。为首的一个身着俄式皮夹克,头戴三耳火车头式革制皮帽,上套一幅风镜的家伙,正得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阶段:辽公元907年(契丹太祖元年,唐哀帝天祐四年)—1114年(辽天祚帝天四年,北宋徽宗政和四年)907年(契丹太祖元年、唐哀帝天祐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耶律阿保机被契丹8部贵族拥戴为皇帝,即帝位、置百官,国号契丹。史称辽太祖。二月阿保机派兵征服黑车子室韦,降其8部,同年冬再破之。  相似文献   

17.
18.
<正>那达慕那达慕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游乐活动的盛会,每隔三年举办一次,活动时间为3天至5天。活动项目有:田径、摔跤、射箭、赛马、踢乌兰、沙他拉、布鲁、棋类、篮球、中国式摔跤、燃放烟花、经贸洽谈;表演项目有安代舞、大型团体操表演、专场文艺演出。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游戏",是蒙古族召开盛会以庆祝丰收的喜悦之情。据《蒙古秘史》记载:"那达慕,蒙古之庆典,由舞蹈筵  相似文献   

19.
张哲荪 《文史精华》2010,(12):42-47
<正>"航天之父"钱学森新中国成立前夕,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决心回国。当时反动的麦卡锡主义正横行美国,掀起一股迫害共产党人、迫害进步人士的歇斯底里狂潮,无端指责钱学森是"共产党员"、"携带机密资料"等,不准钱学森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了钱学森。钱学森在15天内体重掉了15  相似文献   

20.
滕久昕 《百年潮》2007,(2):12-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档案文献的解密和许多当事人回忆录的发表,毛泽东首次访苏的幕后情况逐渐为世人所知,其中有些涉及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铁路安全保卫工作。但是,这些文章对当时发生的事情有多种不同描述,彼此冲突,有的还明显有误。我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有机会护送毛泽东到国境线,胜利完成任务。我仔细翻阅父亲留下的有关材料,并采访了一些当年参与此事的老铁路工作人员,和文献资料互相对照,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事实,愿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