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小龙 《百年潮》2003,(2):76-78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与柳亚子久别重逢,老诗人向毛泽东索诗,毛就把自己的<沁园春·雪>抄在十八集团军的公文纸上送给了柳亚子.很快,这首词就在山城传开了.作为诗人,柳亚子对毛的这首诗作当然不能没有唱和,甚至于,他的"和诗"还是先于毛泽东的诗作而公开发表的.柳亚子的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松陵集》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陵集》中皮、陆唱和诗作的起迄时间,据皮日休《松陵集序》,为唐懿宗咸通十年至十一年。然而二人唱和起迄的具体月份,则历来未见有人深究,今略作探讨,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松陵集》当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3.
元至正年间,周草庭担任澎湖巡检。笔者从元人文集检获四首诗作,得知周草庭从澎湖巡检升任浙江处州路青田县尉,官至县尹。周草庭能诗,曾与诗人刘仁本、金元素交游唱和。明代《武夷山志》收录周草庭《咏武夷》古风一首,雄奇俊逸,收放自如,堪称咏颂武夷之佳作。  相似文献   

4.
由于唐朝与新罗文化交往的密切,唐代的文坛上活跃着许多新罗文人,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习中华文化,而且从事诗文创作,有的还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诗人与新罗诗人相互有许多唱和,在《全唐诗》中,收录有20多首新罗人的诗作,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崔致远。  相似文献   

5.
1966年6月.满怀焦虑的毛泽东远离喧闹的北京,在南方巡视徘徊。其间,他写下了一首七律,名为《有所思》。熟悉毛泽东诗作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本《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的书名出自该诗的首句。  相似文献   

6.
晴晖山馆是当代著名学者陈中凡教授的故居,但它又不同于一般人的住宅。这里不仅是他著述立说、吟哦诗作的文人斗室,也是他接待前辈诸贤、同辈学长的场所。至于众多门生弟子经常出入于此,问道求学那就更是司空见惯了。 陈先生从什么时间开始启用晴晖山馆之名的?笔者虽不敢妄论,但从现存资料可以查到,他从1914年开始写的《先妣行述》、《先从兄念严墓志铭》、《北大同乡题名录序》、《北大哲学会启》等文章,都收在《晴晖山馆散文集》中。这个集子于193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而陈先生是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可以推知,他早年即用晴晖山馆作为住宅兼书斋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赠杨开慧《虞美人》词披露经过回文/陈安吉从现有的资料看,毛泽东曾填过三首有关杨开慧的词:三首词的排列顺序是:《虞美人》、《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后两首分别正式发表于.1958年1月和1978年9月;这是大家所熟知的。第一首,即早年作的...  相似文献   

8.
崔岩 《史学史研究》2012,(1):121-126
乾隆帝雅好作诗,自称"平生结习最于诗"①,"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②。作为封建帝王,乾隆帝关注历史兴衰,故而好咏史,藉此来表达自己的史学见解。他曾援《史》、《汉》入诗,评点《史》、《汉》,议论马班,抒发史识。自乾隆十五年(1750)至五十七年(1792)的43年间,创作了咏《史记》、《汉书》诗及相关诗作达近百首。这些诗作大都由诗序、诗文和诗注三部分  相似文献   

9.
王尧礼 《贵州文史丛刊》2012,(2):F0002-F0002
郑子尹先生《巢经巢诗钞》最早的刻本是家刻本,刻成于清咸丰二年.前一年他自镇远府学训导卸任还家,集中精力整理诗集和学术著作.他编选了《巢经巢诗钞》,计四百九十首,厘为九卷,时间从丙戌(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到辛亥(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即自二十一岁至四十六岁间的诗作.次年壬子刻成,是为"家刻本",以别于他人他处所刻.  相似文献   

10.
王士禄参加了对清初词风转变有着重要影响的“江村”、“广陵”、“秋水轩”三次唱和活动,是顺康之际词坛上一个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中收入其词174首,《广陵唱和词》、《秋水轩唱和词》、《瑶华集》中有《全清词·顺康卷》中未收之作今辑出,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  相似文献   

11.
严麟书 《古今谈》2000,(3):15-16
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1900-1986),对我国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词学宗师”。他自幼爱好诗词,少年时即会作五言、七言诗,十四岁时考入温州师范学校,所作诗词,深得张震轩老师赞赏。十八岁时作闲情诗十首,刊于《瓯括日报》。三十岁前后,有更多的诗词作品问世,后结集出版的有《天风阁诗集》、《天风阁词集》前后编等。他出生于永嘉(今温州),早年的山水诗词多写永嘉灵秀的山水,龙湫雁荡的雄奇。1930年来杭,任教于之江大学。抗战时的1940年,曾一度随校迁沪,后又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抗战胜利后,先后执教于浙江大学、浙江师院和杭州大学,直至1976年赴京疗养,一生大半时间定居杭城,真是“有缘久作西湖客”(《虞美人》)。他在与西子湖相伴的四十多个春秋里,写下了数以百计赞美西湖的诗词,也透露出这位词学大家的美学见解。  相似文献   

12.
戊戌变法失败两年后,有“维新公子”之称的陈三立挈家定居南京,结交了一批江浙一带的朋友,李审言即其中一位.1996年,李审言哲嗣李稚甫先生披露了陈三立致李审言未刊信札八通.在陈函没有面世之前,我们只能根据陈三立《散原精舍诗》和《李审言文集》保存的唱和诗作对两人的交往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现在有了通信史实,两人交往的背景、细节就呈现出来,静止的书面材料变得生动有味.把信札与唱和诗作结合起来考察,陈、李的人事关系开始明朗,两人的社交圈子与生存状态、性格情趣也从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3.
杜扬 《贵阳文史》2010,(6):68-69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因一首《梨花赋》被贬谪为龙标尉。相传他在隆里住有7年。在此传教授学,以变风俗,并写下大量的诗作。  相似文献   

14.
杨镰先生主编《全元诗》是有元一代诗歌总集,该书的出版,嘉惠学林,功莫大焉。然因元诗数量庞大,数据芜杂,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本文据相关文献载录,又补诗作近63首,这些诗多为乐府诗。其中,补《全元诗》已收诗人13人诗作28首,未收诗人9人诗作36首。  相似文献   

15.
乐群兄赠我一册诗词集《刺梨蓬草》,他在书的扉页上亲笔题写:“寒梅剩有铮铮骨,翰墨长留滴滴香”。加上他与我每月在省文史研究馆聚会,使我感到十分亲切,对此书更倍加看重。及至读完全集,对诗人敢于直面人生,触及时弊,忧时忧国,传达老百姓强烈心声的精神,深受感动。乐群兄曾受洗于北京大学,诗作关心民瘼,愤世嫉俗,张扬知识分子的批判品格,具有北大精神与传统。诗人有胆有识,敢于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去揭露、鞭策杜会弊端。 诗歌本是笔下生花,可是乐群兄的诗则是笔下生刺。在《刺梨蓬草》这一组近400首诗作中,首首表…  相似文献   

16.
《黔诗纪略》三十三卷,收贵州明代二百多位诗人的二千多首诗歌创作,由唐树义审例,黎兆勋采诗,莫友芝传证,同治十二年(1873)仲夏遵义唐氏梦研斋刊于金陵。杨文骢龙友一人独占三卷,被收录诗作多达三百一十四首,为《黔诗纪略》全书的十分  相似文献   

17.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的国民党元老,名书法家、诗人,陕西三原人于右任先生,一生诗作近千首,见诸《半哭半笑楼诗草》、《变风集》、《右任诗存》、《于右任先生诗集》(台湾)、《于右任诗歌萃编》……然先生写于陕西商洛的一首绝句,似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刘侃 《东南文化》2000,(8):64-67
《春兴诗》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诗作,据《徐渭集》中所载,共八首,其中除“胡烽信服收秦塞”一诗外,均作于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即公元1592年)。绍兴市博物馆收藏有徐渭《春兴诗》一册,书录了壬辰所写的七首诗作,该册先后被多种书籍著录及影印发行。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该册页书法风格特征,与徐渭晚年笔墨不甚相称。  相似文献   

19.
诗人李老乡     
诗人李老乡文/林染栏目主持人:易东升诗人李老乡每年也就发表三四次诗作,但每次发的都是五六首乃至八九首的大型组诗,且大都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名刊上。他出的诗集也就《春魂》和《老乡诗选》两本,但因是精选本,影响颇大,我曾亲耳听到四川攀...  相似文献   

20.
元天历二年(1329),应日方邀请,元僧明极楚俊偕弟子懒牛希融、不昧兴志与竺仙梵仙东渡扶桑.同船抵日的,还有日僧物外可什、天岸慧广、别传妙胤等.途中,一行人吟诗唱和,抒情言志,留下诗作数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