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名中外的北京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创办人姓李,原籍是山西人。 这个李姓青年初到北京时,住在一个亲戚家中,后经老乡介绍在肉市醉葫芦酒店学徒。三年零一节的学徒生活,使他学会了招待客人、整理店堂、制作小菜的本领。他待人热情,做事勤快,客人们都喜欢让他打酒、上菜。店铺的掌柜对待学徒和伙计很刻薄,每月给的工钱  相似文献   

2.
丁庆霞 《文史月刊》2014,(11):32-32
上世纪60年代末,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访华时,向我国政府提出一个庞大的请求援助的项目清单。周恩来非常委婉地拒绝这一难以承受的援助,对方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中国是个大国,这点援助算不了什么。会谈陷入僵局,周恩来建议暂时休会,次日,他陪客人去看看我国农村的情况。当天下午,周恩来召集外交部和公安部等部门开会,他说:"明天我陪他们(指阿尔巴尼亚客人)去大寨村参观,  相似文献   

3.
拍公     
某公擅长拍马屁,说话圆滑乖巧,甜蜜中听,被人谑为“拍公”。一天,他请几位有些影响的客人到家来聚会。他笑容可掬地在大门口恭候,挨个问客人是怎么来的,准备施展自己的专长。第一位客人说:“我是坐专车来的。”拍公马上用赞叹艳羡的语调说:  相似文献   

4.
《文史博览》2006,(10):38-38
蒋介石会客,客人说话,他不诡汪精卫会客,客人说一半,他说一半;胡汉民会客,客不说,他说;而孙科以脾气大著称,会客时则两不说话。胡汉民诡“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因此有革命脾气;他又在国外长大,因此有洋人脾气;他是独子,因此有大少爷脾气,有时只发一种脾气,有时候两种,有时候三种一起发。”  相似文献   

5.
正1998年8月,我刚从西吉县调往固原地区文联,以副主席兼《六盘山》杂志常务副主编的身份主持工作。有一天下午,石舒清带来了一位客人,介绍说他是雷达,这次专程来固原是缘于一个儿时的情结。少年时,他在兰州居家读书,有一对同住一个四合院一起玩耍的最要好的伙伴田田和兰兰,他们是龙  相似文献   

6.
恋上这张床     
申易 《世界》2012,(3):20-21
采访Brian时,他正忙于Westin天梦之床“寻梦之旅”中国路演活动。那时的他一天飞一个城市,不遗余力地用雪白的“天梦之床”告诉人们“即使在旅途中,每一位客人都能像睡在自己家的床上,一样舒适。”  相似文献   

7.
巧结合     
南庄有个王财主,养有一个独生儿子,长得眉清目秀,文雅英俊。他每天总是坐在靠墙的春凳上,不管来了什么样的客人,他从来没有站起来迎送过,只是一动不动地坐着和人家打招呼。北庄有个李财主,养有一个独生女儿,长得一张粉鲁鲁的圆脸,一双丹凤眼、两道柳叶眉,好比一朵出水的荷花逗人看。可是她手里的大花帕从不离开嘴巴,来了客人她也好象很害羞似的用帕子捂着那张嘴。后来,南庄少爷和北庄千金都到成家的年龄了。两边的老人都想给自己的宝贝孩子找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后来,经巧嘴媒婆  相似文献   

8.
生日快乐     
徐昕 《风景名胜》2013,(12):172-173
记得我刚“出道”那会儿,有一次带老外去餐厅吃晚饭,我和司机单坐在一个角落里吃工作餐。吃着吃着,只见客人那边响起一阵骚动,大家全都站了起来,齐声高唱~酋外文歌曲。我跑了过去,方知是团里的一位客人过生日.大家正在给他庆祝呢。这时司机也走了过来,窃窃地对我说:“你看,这下闯祸了吧?”  相似文献   

9.
我曾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甲地一位厂长陪客人用餐,职工们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乐在心头:“客户天天上门,生意红红火火,我们职工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乙地也有一位厂长陪客人用餐,可是职工见了却气不打一处来:“我们一天到晚辛辛苦苦,他却大吃大喝,把我们职工的血汗都吸干了!”两个厂子,两种态度,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文史月刊》2011,(7):44-44
一次,桂阳县令阮嵩在家与客人饮酒,叫一女仆为大家唱歌助兴。宾客正欢,他的妻子拿着刀,披头散发地冲进客厅,客人们惊慌散去,阮嵩则吓得藏到了床下。  相似文献   

11.
张玥  才云 《中华遗产》2006,(3):64-69
崔保荣,看上去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上海古董商,但熟悉他的人都说“他不是商人”。在靠近上海福州路的位置,崔保荣有一间店面,到店里来的人只分两种:客人和朋友。在他从事古董生意的30多年里,经他的手收进来再卖出去的老物件不计其数。进来的客人是冲着物件来的,大多并不怎么懂物件的价值。茶室是专供朋友们聊天的,和着茶香,谈的都是收藏的心得。  相似文献   

12.
戴敏洁 《人物》2022,(6):2-2
本期杂志的封面报道是黄永玉先生,今年虚岁99,被人称为“活得最不正经”的老头。他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拳击爱好者,画室门口挂了一个拳击沙袋,喜欢坐敞篷车出门。每天下午3点半之后的6个小时,他坐在客厅等人来侃大山,来的客人里有在市场上只一面之缘的人们。  相似文献   

13.
很早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讲有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当她吃饼干的时候,奶奶对她说:"你给客人也吃一点  相似文献   

14.
徐昕 《风景名胜》2013,(8):170-171
很多年前,有个外国大客户来旅行社考察,把公司的导游全都召集起来进行培训。当时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回他组的一个旅游团来中国玩,团里有个客人看见中国大街上的自行车都带着一个铃铛,觉得很有意思,便想带一个回国作纪念。那游客跟导游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已是行程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要直奔机场回国了。去哪里变个自行车铃铛出来呢?这东西虽然常见,可真要寻觅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  相似文献   

15.
早年间,外地人来武汉,有两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是长江大桥,二是民众乐园,这二者都是老武汉的名片,老武汉的骄傲。哪家来了客人,请他到民众乐园看看戏,这似乎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也很体面的招待。  相似文献   

16.
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早年曾为木工,后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靠为人写照、卖画、刻印为生;中年多次出游南北,57岁后定居北京,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曾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在他几乎生活了一个世纪中,留下了不少轶事趣闻。妙画《发财图》1927年农历5月,他家来了五—曰—一一位求画的客人。这个客人与其他求画者不同,不求白石画游鱼、雏鸡,只求白石画个《发财图》。白石老人有些为难,脱口问道:“这发财门路…  相似文献   

17.
他的一篇《热风》感言,令海峡两岸波澜顿起;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曲折:他曾是杨虎城的幕僚,又被宋子文视为亲信。1936年,国民党军统以"共党嫌疑"将他秘捕入狱;五十年后,这位周恩来的神秘客人,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8.
《搜神记》里描述过一个人,他几年不吃饭也不感到饿,仍健康如常;把一堆柴引燃,烈火熊熊而起,他坐在上面,柴烧成灰烬,他的衣帽却一点也不曾烧坏;有一天,他请几位好友吃饭,只见他咳嗽一声,口里的米饭立即变成了几百只蜜蜂,飞集在客人身上,接着又一张嘴,蜜蜂便全部飞回口中,变回了饭粒。这个有着奇绝道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葛玄。葛玄,字孝先,句容人,是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岛语     
崔薇 《旅游》2008,(11)
在长滩的一间夜酒吧里,灯光投射在歌手棉白的衬衫上。他习惯唱歌时用手堵住一只耳朵。每当他做这个动作,就会很专注很投入,全然不理会客人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通往院子的大门微微虚掩着,厚重而高大,慵懒的夕照斜洒入"恒裕公"这座百年老宅,宅院中的一切愈发显得幽远宁静。门正对的长廊摆着一张宽大的案几,案几尽头站着一位身着对襟汉服的男人,正笑容可掬地给客人斟着茶。他身材并不高大,脸上永远带着憨厚的微笑,素色的粗布麻衣,纯朴的言语,你很难将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大家族和一个有200多年经商资历的老商号跟眼前的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