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滢 《环球人物》2012,(27):78-79
麦琼方送了3万多件爱心衣物,资助了几十个孩子,照顾了10多位老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电信局宿舍区内,摆着6个两尺见方的大木箱子。箱子没有上锁,不时有人拎着几包衣服前来放入箱中,之后默默离开。门卫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些衣服都是送给一位大姐的。这位大姐名叫麦琼方,30多年来,她靠着一根磨得油光发亮的扁担,为山区的困难群众送去了3万多件爱心衣物,此外还资助了几十个孩子读书,照顾了10多位老人。当记者见到麦琼方时,她却干脆地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不要写我,  相似文献   

2.
秦桂芳,女,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西约村(即今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南岗社区)人。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于上世纪80年代退伍。至2004年。她已是一位71岁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3.
《世界》2003,(10):10-11
走在卡萨布兰卡市区街头,不自觉地就将这里同巴黎的旧城,当年的上海、广州甚至武汉的法式建筑联系起来。树影婆娑的法国梧桐,小孩嬉戏、老人聊天的弄堂的两个出口将一个又一个的街道串联起来。街道并不宽,但底层是相对的商店,人来人往,增添了车水马龙的热闹。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17,(10)
正丁酉年初三(2017年1月30日),我去北京协和医院给尊敬的李昭大姐拜年,但万万没想到,丁酉春节拜年,竟成了最后的告别。3月11日,噩耗传来,李昭大姐平静地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轻工业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和《中国服装》杂志社工作时,因为工作关系有幸结认李昭大姐,她给我留下平易近人、热心助人的第一印象。1986年遵照国务院决定,我所在的单位成建制从轻工业部划归纺织工业部,这样一来,我就和李昭大姐走到一条  相似文献   

5.
沙漠 《文史春秋》2006,(6):56-61
1995年初冬,郁风大姐来电:“夏公病危,速来京。”我大吃一惊,此前,我全然不知夏公生病,病重,怎忽然传来病危!怀着沉重焦虑的心情急匆匆赶往北京,祈愿他转危为安,希望在最后时刻能见上一面,说声:“走好啊,夏公。”但,晚了,晚了。抵京时,老人已驾鹤西去。哀哉!痛哉!.  相似文献   

6.
进言 《羊城今古》2000,(2):59-59,25
5月28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广州市志记什么?”“海珠区真有个黄埔村吗?”“早期荔枝湾风貌是怎样的?”我市地方志工作者正面对面地向市民介绍地方志知识和地情,王守初副市长坐下来与热心地情的刘成基老人亲切地聊起来:一位老教师在孙女的陪同下来到越秀区志办咨询点了解越秀区地情的变化状况;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记者纷纷到采访报道,这是广州市地方志系列志书官传活动中一个个感人场面。  相似文献   

7.
陆正伟 《世纪》2023,(5):53-56
<正>多才多艺的宗英大姐不仅戏演得出彩,还能写一手好文章,书法则是她的另一功了。我见过赵丹挥毫,宗英大姐陪伴在旁磨墨的照片,也见过大姐在深圳创业时悬腕提笔,舞文弄墨的照片。近十多年,她因长年住医院,只能舍弃毛笔改用软笔过过书法之瘾了。宗英大姐赠我的墨迹中有抒情,有励志,也有雅玩添趣的。无不蕴含着真性情,从中能品出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风中     
冬临近了。北风已呼啸起来,虽然没有夹杂着雪花, 却已经有了严冬的刺骨寒冷,街道两旁的树木孤零零地立着,光秃秃的枝桠也在风中瑟瑟发抖。街上行人稀少,一片死寂。他瑟缩在街道的角落中,却格外引人注目。一个瘦弱的年轻人,面前一个小摊子,摊子上都是些旧书报,发黄的纸张如同残弱的老人般也在风中颤抖,仿佛在向人诉说它们的不幸。我已不是第一次看到他了。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26日,是个令人悲伤难忘的日子。这天深夜,尊敬的刘英大姐与世长辞了。虽然她已是97岁高龄,但对此,我还是感到突然。因为无论从她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还是思维敏捷看来,都比她的自然年龄年轻许多许多。我有幸与她熟识,并开始比较密切交往,是1986年10月她和帅孟奇大姐应邀参加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办的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活动以后的事。那年,两位大姐在江西参观视察了18天。当时我任江西省委书记。作为全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两位大姐给予了特别亲切的关爱和鼓励。我调北京工作后,一有空,便去看望康克清、帅孟奇、刘英、邓六金、李昭、…  相似文献   

10.
一6月23日上午,忽然接到彭儒大姐的电话:“曾志大姐前天晚上走了……”彭大姐哽咽着说不下去。曾大姐比彭大姐年长两岁,她俩一起参加了湘南暴动,又一起上井冈山。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女同志,现在就只剩彭大姐一人了,她怎能不格外悲伤!我陪同欧阳毅老、陈珉大姐夫妇来到曾大姐家吊唁。客厅异常简朴,在挂着披有黑纱的曾大姐亲切慈祥的遗像前,摆有几盆菊花,墙上还有诗词挽联。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向曾大姐遗像深深鞠躬……斯亮告诉我们:“遵照妈妈的遗愿,她的骨灰将撒在江西井冈山和广州白云山,不举行任何送别仪式,只以告别卡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 1966年,一场历时十年的动乱开始了。它搅乱了一切,也搅乱了我们的生活。十年间,我的家庭也历经沧桑,但最使我难忘的是与陈少敏大姐在危难中的一段交往。 陈大姐是我在鄂豫边区时认识的首长,在工作上我曾受过她亲切的教诲。她在整个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悲痛与衰伤的日子。 雨水洗过的清晨,显得比以往更加明净,轻风 吹来,甚至使人感到丝丝凉意。1992年7月17日,敬爱的邓颖超大姐就要上路远行了,成千上万的北京人揣着一颗沉甸甸的心,匆匆走出家门,他们要去和大姐告别,他们要去为大姐送行。 是的,几天来,人们是含着眼泪一遍又一遍读完大姐生前写给中共中央的那封信的:“……1.遗体解剖后火化。2.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志约定的。3.不搞遗体告别。4.不开追悼会。5.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79年受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备管理局有关领导的指派,我作为专车司机来到康克清大姐身边工作,直到1992年康大姐去世。大姐的刚直性格、秉公办事的原则立场。严于律己的组织观念、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本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老手艺,名为绒花,这是一门源自唐朝的风尚.“春日游,杏花插满头”唐诗里仕女头上所戴的杏花、山花说的是唐朝仕女“头戴一枝芳”的传统. 早晨八点钟,南京老城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推开庭院深深的门,他左手把拐杖放在墙角,右手取下木架上的熟绒,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狭小的工作室,是甘熙故居99间房中的一间,这里曾是南京望族甘氏家族的官邸.老人工作室不远的房间,曾是黄梅戏名角严风英和甘家三公子甘律之的卧室,在这间老宅里曾经京剧、昆曲、黄梅戏,余音绕梁百年不绝.甘严二人的《天仙配》最终遭遇棒打鸳鸯,甘氏家族最终也人去楼空,只留下坚守的老手艺人.诺大的宅院,除了剪刀剪绒时发出的声音,就再也听不到其他声响,老人和他的手艺都变成古董,成为远去时代的回响.  相似文献   

15.
我认识聂力已经半个世纪多了。同班小学毕业,同班中学毕业,一起赴苏留学,一起回国分配到国防科委老五院,同在国防科研战线上(她在最上层,我在最基层)干到了退休。对我来讲,她是我相处最长相知最深的大姐,对她来讲,恐怕我也是她最老的朋友了。我一生中命运之转折,几乎都与聂伯伯、聂力有关,若用老话说,很托聂家的福,他们对我有大恩大德。可惜我从来没回报过什么。现在老人们都已辞世,每每想起,心中不免黯然,所以就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少年时代晋察冀度过的三年,以铭记聂力大姐对我的情谊。与她初次见面是1946年春,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16.
沈伟东 《铁军》2022,(3):42-43
<正>还是在五六年前,我在新四军老战士钱璎大姐家小坐时,又一次聆听她深情地讲述了父亲阿英和陈毅相识相知的一段往事。如今钱璎大姐已经辞世,笔者特意将她讲述的这段感人故事记述于下,以作纪念。那是20世纪40年代初,已在上海的文艺战线上英勇战斗了20多年的阿英,早已被陈毅所耳闻。虽未谋面,陈毅却十分敬崇这位文化斗士。1941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7.
李菁 《百年潮》2014,(3):78-79
正"在他们身边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们吵过一次架。"197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赵炜刚要进客厅,跟总理走了一个碰面,感觉总理好像气呼呼的。见到赵炜,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赵炜,你好好陪陪大姐!"说完进办公室拿起文件就出去开会。赵炜走进客厅,看到大姐站在饭桌旁,扶着凳子,也气呼呼的,她想可能是吵架了,也不好问什么。在赵炜的轻声劝解下,邓颖超才慢慢缓  相似文献   

18.
天国前一站     
临终护工的职业,让陈克琼很早就想明白了“人终有一死”。陈克察心里明白。自己干的活在他人眼里是晦气的。在广州市桥医院的康宁病区里,护工陈克琼的工作就是服侍三类病人:植物人、肿瘤病人和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他们有着共同点,等待死亡。她的工作也就类似于“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一个很偶然的机缘,笔者有幸认识了年逾七十的陈淑媛(莫耶)亲弟弟陈文炳先生。陈老自幼赴兰州跟随大姐莫耶读书,感情极深,得知笔者正在整理莫耶资料,将其大姐日记慷慨赠阅。时人只知《延安颂》,却不知这是出自时仅20的莫耶之手,更不知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因她另一篇作品《丽萍的烦恼》而被历史刻意掩盖。花环与荆棘交替戴在莫耶头上,历史似乎和她开了个玩笑,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浑浑噩噩的清晨,我搭乘时间的快车,来到那个我向往已久的晋朝。可一切却同我的梦境背道而驰,同样是浑浑噩噩的天,寂静的街道,两边破败的商店,不堪入目。一切的景象,是那么萧条、颓废我沿着街道向前走了许久。顿时,眼前豁然开朗。青山绿水, 一座茅屋依山傍水立在那儿。篱边,一位老人正在采菊。面含微笑,口中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奔跑过去,看着他,问道:“您难道是陶渊明吗?”他和蔼地说:“我正是”一切都那么突如其来。他将我请进屋中,屋子不大,很简陋。满园种了菊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