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刺字看宋代军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峰 《史学月刊》2005,(9):46-51
刺字是古代肉刑之一,在宋代成为军人和罪犯共有的体貌特征.军人和罪犯在刺字内容和部位上虽有差异,却都被社会主流群体视为贱民.军人的身份与罪犯颇为接近.军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不足以吸引平民入伍,募兵制施行的程度值得怀疑.出于兵源补充的需要,宋代强化对军人的身份控制,形成了后世军户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正>清代康熙年间,清廷为抗击沙俄入侵,在吉林乌拉(今吉林市)至爱辉建立25个驿站,这些驿站的站丁来源及身份,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些文章说上述驿站的站丁是清廷"发配"的罪犯,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一、《清史编年》记载:平定"三藩之乱",清廷有明确的招抚政策在吴三桂起兵叛清之后,清廷在平叛的过程中,康熙帝始终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从康熙十  相似文献   

3.
究竟是什么把他们推上这条不归路呢?我想斗胆问一问世人:是不是我们生活在自由世界的这些人就是那么无辜?是不是随着一声枪响,随着死因身份的结束,所有的责任都让死囚带走了?——欢镜听"哎,这本书的作者跟我是好朋友。"2005年夏天的一天,在四川省江津市的一个机关家属院,收破烂的人对坐在墙角看书的一个年轻女人说。  相似文献   

4.
8个月后,赵普首次回应毒胶囊事件:整个工业明胶产业链被曝光,肯定触动一些人、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压制我本人,也包括对我单位施压。许多人不知道,以为压力来自台里,其实不是。许多人以为我是被台里处分了,其实不是。让我暂缓出镜只是对抗压力里最无奈的一招 背靠央视,是不是能站着说话?央视主持人是不是站着。也能把实话说出来?赵普站着说了实话,也站着中枪。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如"长征"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是不是"战略转移"?红一方面军是什么时候开始长征的?遵义会议是不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陈云的《(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是不是传达提纲?"四渡赤水"是不是"真如神"?关于张国焘的"密电"问题,其他几支红军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三大主力会师后究竟有多少人?应该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整容之殇     
《科学家》2015,(6)
<正>你是颜控吗?"颜值"最初是一个很火的网络用语,现在已经被人们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颜值表示人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用来评价人的容貌。对于年轻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颜值的标准。颜值重要吗?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普通人,相信很大一部人都会说自身的努力更重要,但是心底是不是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中更胜一筹呢?无论  相似文献   

7.
沈秋敏 《神州》2013,(16):9-10
近年来,身份寻求问题已经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个人的种族,文化,性别,语言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归属时,身份危机常常会发生。尤其对处于双重身份下得美国华裔妇女们来说,她们的身份探求过程更是了历经艰难险阻。随着美国华裔妇女们在各行各业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如何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寻求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和性别身份,也成了当今美国华裔妇女们解决当前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他是极其挑剔的,不论对人对己。他不容自己形成套路自我重复,然后心安理得地功成名就。他的审美非常精致,他对个人品质非常爱惜,真小人和伪君子都不入他法眼。但他自己是不是一个真君子,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也不确定,他在不断地自省,这或许是他自负与自卑的根源。他骂自己,也骂别人,本意也许对事不对人,但说  相似文献   

9.
清代对乡里首人亦即乡职的身份有制度规定。乡职是"役",在良贱之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其易于滑向贱役,染上"贱"的色彩。出于免役、防弊等考虑,政府不令绅士出任乡职。清末,团练、保甲等组织成为总括性的乡里行政枢纽,首人成为职能融混的乡里负责群体。四川推行了提升首人身份待遇的改革,但并未奏效,而是使得乡职群体的身份处于良贱两歧的状态。基于社会政治的身份语境,绅民有明确的身份意识,对乡职处于迎拒之间。  相似文献   

10.
清乾隆年间伊犁遣犯为民后的屯田吴元丰清政府统一新疆天山南北后,在伊犁地区,重兵驻守,大兴屯田。伊犁屯田,按其耕作者的身份,一般分为五种,即绿营兵耕作的兵屯、维吾尔族人耕作的回屯、民人耕作的民屯、八旗兵耕作的旗屯和发遣罪犯耕作的遣电。但是,伊犁屯田的耕...  相似文献   

11.
康熙后期,建储是一个重大的朝政问题,那时太子废立相寻,诸皇子结党谋夺储位,胤禛最后上台,是这一斗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它的基本结束。胤禛是不是违背康熙意愿,篡夺了允鍉的皇位的?这是对清代历史有兴趣的人所关心的一桩公案。这个问题,若只凭现有的资料,局限于康熙弥留之际的几则传说和胤禛等当事人的言论,是很难搞清楚的;只孤立地看胤禛一人的行动,恐怕也将如以前许多史家那样只是  相似文献   

12.
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是抗日战争胜利后集中关押汉奸被告的地方,地点在苏州司前街36(或39)号,离江苏高等法院不到半公里。 在1945年下半年至1947年间,看守所内羁押的汉奸罪犯不下四五百人,他们主要来自苏南地区26个县,几乎每县都有汉奸罪犯解来,一县之中有的多达十几人,少则五六人。在押的汉奸罪犯占犯人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  相似文献   

13.
秦汉刑役的减免方式有两种:其一为皇帝不定期颁发的赦令,其二为刑法典中减免刑罚的律文。赦令中的"赦免"只能使少部分罪犯免于服役;"赦降"使一部分罪犯改变了服刑方式或缩短了服役期,并且改变了罪犯的服役身份,扩大了刑役范围;"赦赎"可以让罪犯赎免为自由人而免于服刑。赦令免除部分罪犯的服役并不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刑役状况,相反还会不断扩大刑役的规模。罪犯可以依据固定的法律律文以人、爵、冗边、巧及劳赎替为庶民,也可按律减罪和免罪,从而减免刑役。  相似文献   

14.
英国人伊恩作为红歌里批判的帝国主义一分子,站在舞台上,那种讽刺感,让中国观众增强了身份自豪感。对伊恩来说,红歌是他融入中国最好、最快的方式,还让他获得了政治资本,这种政治认同,也是他在中国生存的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殉,即以人从葬。兴于殷周时期,秦汉以后基本改用偶人或器物了。明初,曾再度发生。至明英宗时,下令废止人殉。然而,清初满族却仍实行人殉,特别是在清前三朝中,统治者为达到死后“事死如事生”的目的,死后用一些生人殉葬。殉葬者身份有高贵的妃嫔、官员,有低贱的婢女、女仆。主要对象是女性,兼殉男性。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在男女之间、主仆之间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妇女成为殉葬的主要牺牲品,即使是身份高贵的后妃,也逃脱不了殉葬的可悲下场。一、爱情殉葬品清朝历史上,最早生殉的记载,是太祖孝慈高皇后…  相似文献   

16.
大蒙古国时期的"断案主"刑分为两类:一是将罪犯家属赔偿给受害方为奴,二是判案官员占有罪犯人户为奴。前种刑罚针对的是某些有具体受害人的犯罪,后种刑罚针对的是某些没有具体受害人的犯罪,通常是对国家政权的犯罪。至迟在至元八年户口条画颁布后,"断案主"刑在地方司法上基本停止使用。宋元时期的私人著作对"断案主"刑的记载或者不全面,或者不准确,只有从元代的政府公文出发,才能对"断案主"刑作出相对完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丁中制"起源之初,不仅以赋役征派对象的身高、年龄、健康状况等自然身份作为依据,而且受到社会身份爵位的影响。秦汉时期随着国家对编户民年龄的掌握,二十等爵制的废弛,年龄逐渐成为赋役征派的主要依据。秦汉早期"丁中制"在简牍户籍中表现为户籍身份与赋役注记的结合,户籍身份"小"、"大"等与赋役征派只是大致对应而未重合,户籍身份本身并不意味着赋役义务。三国时期,实际赋役征派急剧变动,形成中的年龄分层与轻重赋役义务相结合,催生了丁中身份,为西晋创设丁中老小之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元朝地主土地上从事农业耕作的“驅口”之身份问题,也就是说,关于这种人的性质问题,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史学界中还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有很多人说这些“驅口”是奴隸,又有人说是“近似奴隸的农奴”,也有些人则给予些“模稜两可”的解释。究竟那一种说法对呢?我们认为,只有根据具体的历史材料,通过自由讨论,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下面我准备从“驅口”的来源,“驅口”的身份和它产生的历史条件提出个人的初步看法,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9.
虚拟身份是当代身份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网络游戏中所呈现的虚拟身份问题是当代身份研究的必要途径。本文借用符号学的方法,以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游戏为研究案例,从多个角度厘清游戏中玩家人物的身份形成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史料记载,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约有20万中国妇女沦为日军的性奴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很少有人以“慰安妇”受害者的身份站出来揭露那段历史。难能可贵的是,江苏省如皋市的周粉英老人在91岁高龄时,毅然向社会公开了那段不堪忍辱的历史,从而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