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统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战时期,为了保障军粮民食的供应,国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统制,其措施主要是田赋征实、军公民粮定量供应和限制粮价等。国民政府实行的粮食统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保障了抗战后期军粮民食的供应,稳定了后方社会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困难,为坚持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敬忠著的《华北日伪政权研究》,23万字。该书分七章,论析了华北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华北治安军;河北保定县级伪警机构;华北沦陷区日伪新民会;华北沦陷区县级日伪新民会;蒙疆伪政权;伪蒙疆银行等伪政府、军队、警察、新民会、银行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王奇生七七事变发生后,在日本的数千名中国留学生愤然返国。此次归国行动与以往不同,弃学归来的学子们没有再返回日本续学。查阅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在1938—1945年的赴日留学生统计表上,均记载为“零”。①虽然国民政府停止派遣留日...  相似文献   

4.
华北伪政权的研究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1951年北京联合书店和上海大东书局分别出版了郭士杰的《日本侵华暴行录》和储华的《日寇的滔天罪行》。这两本书虽然只是一般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略军在侵占广东期间,除实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反动政策外,还推行典型的帝国主义文化以掩饰其侵略行径和殖民统治。侵粤日军在加强对南粤人民的文化愚民和思想压制的同时,还通过扶植傀儡政权,在广大沦陷区内建立了各类奴化宣传和教育机构。日伪当局在占领区内建立的奴化宣教机构和文化团体主要有下列三类: 1.日军创设的机构。日军在广州司令部直属机关设立宣抚部,师团设宣抚处,联队设宣抚班,其主要任务是在占领区内设点公开宣传所谓“中日亲善”,“日满支友好”。由日军随军记者组成的报导部则负责“报道宣传战”,迅速报道日军的“战绩”  相似文献   

6.
陈默 《抗日战争研究》2022,(4):113-128+160
1940年,战时粮食危机爆发并愈演愈烈,对粮食进行统制成为国民政府内部多数人的共识。行政院、侍从室等机构的官员围绕部分统制和全面统制两条路径持续展开讨论,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采用行政手段、实施强力管控、变更基本经济制度。部分统制方案出现较早,但全面统制的思想传播更为迅速并渐成主流话语。卢作孚提出调剂供需进行部分统制,唐纵试图在此基础上增加六项加强管理办法,将其升级为全面统制,遭到卢作孚的逐条批驳。在粮食危机刺激下,全面统制的呼声日高,陈方呈交强制分期平抑米价的全面统制方案,遭到孔祥熙等人的强烈反对,但此方案在蒋介石的主导下仍得到通过。国民政府内部关于粮食管理的讨论,反映出不同人群对于国家治理逻辑、治理模式、政府行为、动员机制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重要的战备物资,日本自局部进犯华北至战败,对华北粮食的统制经历了“日满华经济提携”指导下的农粮调查、“增棉保粮”政策下的粮食开发及贸易统制、“重点开发”及封锁掠粮、服务“决战体制”下的行政收买及武装掠粮四个阶段。粮食统制的变化与日本战略扩张及维持沦陷区治安密切相关,本质是维持华北沦陷区的“兵站基地”作用。日伪对粮食进行殖民性开发、劫掠式收购、差别式配给,掠夺强度不断加深,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但囿于华北农情实况和各界抗争现实,日伪主观统制意图与客观经济规律难以调和,粮食统制最终走向失败结局。  相似文献   

8.
纪峰杰 《安徽钱币》2007,(4):35-35,16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日本当局在新编教科书中,公然否认侵华战争,怎能不激起13亿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本文简介的这些由大小汉奸政权发行的硬币,便是日军侵华罪恶的又一铁证!  相似文献   

9.
查武汉粮食应有统制准备,前经饬据后方勤务部召集有关机关派员会议商讨据报决议,应备三个月民用粮食,其办法如下:一、武汉粮食之筹划已经成立武汉粮食调剂委员会,由汉口市吴市长为主任委员,三镇市民所需月约二十万石,现在市场商人所存尚有二十万石,可供一个月之用,市府应以奉拨农行专款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宋凤英 《百年潮》2005,(11):60-64
1931年之后,在中国土地上陆续出现了伪满洲国、伪蒙疆自治政府、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汪伪政府等几个伪政权.在这几个伪政权中,以殷汝耕建立的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势力最小,仅维持了一年半就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成为一出历史闹剧.  相似文献   

11.
<正>一部志书,洋洋洒洒几十万、上百万言,其观点主旨、结构布局、材料取舍和文字敲定等无一不受着"凡例"的制约。志书在形式上分门别类,乍看头绪纷繁,实则章法严谨,有规可循。笔者看过几部已出版的志书,对其中的"凡例"尤为瞩意,看后觉得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就凡例对志书的统摄和制约作用谈点个人浅见,管窥氢测,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华北铁路的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华北铁路始终在日本严密的控制之下。日军利用铁路调动军队,运送给养,运输国防资源,巩固和扩大占领区,铁路是日本侵略者的“生命线”。揭露日本统制华北铁路的方针、政策、手段和目的,研究铁路在战争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日本在华北的殖民统治。一日本...  相似文献   

13.
一部志书,洋洋洒洒几十万、上百万言,其观点主旨、结构布局、材料取舍和文字敲定等无一不受着“凡例”的制约。志书在形式上分门别类,乍看头绪纷繁,实则章法严谨,有规可循。笔者看过几部已出版的志书,对其中的“凡例”尤为瞩意,看后觉得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就凡例对志书的统摄和制约作用谈点个人浅见,管窥蠡测,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谓“华北”系指“华北政务委员会”(及其前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两个伪政权统辖的区域,即包括当时的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主要是内蒙“五盟”)等省及河南省北部、江苏省北部,总面积1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500万。它是日本侵华期间,除东北外最大的占领区。对于日本,它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具有巩固伪“满洲国”后方的“国防一线”的重要战略地位;更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在中国沦陷地区按地域划分,主要存在过4个傀儡政权,即以长春为中心的东北伪政权——“满洲帝国”,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伪政权——“临时政府”和“华北政务委员会”,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内蒙伪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伪政权——“维新政府”和“  相似文献   

16.
伪满洲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政策。其中,占据突出位置的是"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北边振兴计划"和"百万户移民计划"。伪满洲国统制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企图把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以获得为进行长期对外战争提供资源及其他的巩固的策源地",为侵略战争造血、输血,进而为日本帝国的政治、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伪政权高级官员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款敌国,谋叛本国,为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的利益服务,并谋取一己的私利,这样的人物在世界各国的对外战争中均为常见,中国亦不例外,汉奸就是国人对他们的鄙称。①近代以来,在列强对中国的各次侵略战争中,都有一些汉奸卖身投靠侵略者,但起初他们一般是以个人面目出...  相似文献   

18.
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图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雄伟的规模(高六十余米),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高层木构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应县城位于大同盆地。此盆地处于冀以、晋、陕断陷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后,九百多年来,除了大风等外力冲击外,还多次受到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座和巴黎艾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中国木塔,它建造在科技还相对不发达的辽代,是一座具有二十层楼房高度的超级巨塔,却只靠榫卯相嵌、柱梁穿插,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它是中国惟一仅存的古代木塔,也是全世界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的塔,被誉为“木塔之王”,它已经奇迹般地抗过了近一千年的风霜雨雪和天灾人祸,而它还能屹立多久,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  相似文献   

20.
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后,日寇开始筹划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统一性质的伪政权,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止,湖北伪政权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商人计国桢为首的伪武汉治安维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