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遭遇过在法国用英语问路的尴尬,到了德国你终于可以大松口气。他们在语言上不像法国那么有优越感,上至六旬老妪,下至学龄儿童,都愿意用英语跟来自远方的你聊上那么几句。但凡严谨务实的民族,想象力一定大打折扣。柏林著名的海报设计大师Heins-Jurgen Kristahn对2006德国世界杯的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很会做事,一切事情在他们手里都会处理得井井有条,任何时候都不会不知所措;另外一种人不善于处理自己的事情,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无所适从,总需要别人的照顾。你愿意你的孩子成为哪一种人呢?如果你希望他们生活得幸福,那么,就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使他们热爱劳动和善于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媒体看来,他们觉得武尔夫的那些“污点”充其量只是“小小的越轨”,根本够不上丑闻的“最低门槛”可德国人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总统是国家的象征,理应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圣人,而武尔夫的言行“破坏了德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萍水相逢     
正有些人,你和他们短暂相聚,今后再难相逢。但你却印象深刻,甚至终生难忘。不需要去寻找,不需要去发现,他们仿佛都在等你。他们散落在命运安排你要去的地方。一07年夏,陪同我的导师吕大吉先生访问韩国。会议结束后,汉城大学安排我们去济州岛玩两天。来接机的地陪,是一胖乎乎的中年男子,  相似文献   

5.
“中国球迷是最伤心的了。看世界杯,为没有自己的球队伤心,有了自己的球队更伤心;看球伤心,不看球也伤心。在德国,现在的这段时间,如果你是黄皮肤,别人一定以为你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好朋友刘大姐,在德国生活多年,每次回来我们都要聚在一起聊国外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其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话题。最近刘大姐从德国回来,就讲了德国儿童教育的一些情况,听来感触颇深,也很受启迪。刘大姐说,德国人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视,从孩子一懂事就开始进行“善良教育”。他们根据小孩模仿力强、注重形象思维的特点,把爱护小动物作为对他们进行“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德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小时候连动物都不知道爱护,长大了心地也不会很善良。甚至认为:小时侯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会缺少爱心,弄不好…  相似文献   

7.
米丰  穆林 《旅游》2007,(8):14-14
我这一米八的个头儿和比较标致的体形在人堆儿里算得上是膀阔腰壮的“彪形大汉”,可是在德国人堆儿里竟算是那种纤巧细弱的苗条型汉子。乍到德国看着他们德国人我深感纳闷儿,他们净吃啥?一个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呆久了慢慢得知,德国人的主食竟是在我们看来不起眼,国内市场稀烂贱的土豆儿。  相似文献   

8.
搭车去旅行     
正这种不付费的旅行方式,需要人与人最直接的信任和交流来换取,它会让你接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了解不一样的人生和生活状态,而这些往往超越了风景的意义,这才是搭车旅行最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诗歌太复杂了,你去问任何一个中国人,包括作者本人,他们都不一定能够告诉你,某一首诗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翻译汉学这几年在德国的发展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申敬红 《神州》2012,(4):285-285
有人说,如果你把所有简单的事都做好,你就是不简单,如果你把所有平凡的事都做好,你就是不平凡。我们班主任就是在平凡的小事中体现自身价值的人,但我们的生命也同样在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而存在。当孩子饿了,我给他们送去面包的时候,当孩子冷了我给他们披上大衣的时候,当孩子的作业本散乱了我为他们装订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妹尾河童日 《世界》2007,(8):174-175
语言算什么 有人非常生气地说:“在意大利问路,那里的人往往给你乱指一气,他们撒谎也不脸红,太不热情了。”  相似文献   

12.
"从父母生下我到出国之前,我从来没有过中国之外的经验,从来没有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是个中国人。到西方后,周围的环境和人,时刻在提醒你,你是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种。我在中国地域之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2012,(9):24-24
九月,就来德国慕尼黑畅快地喝啤酒,尽情地欢笑和游乐吧!哪怕你平时不喝啤酒,也绝对会被蔓延整个城市的热闹和欢快感染。慕尼黑的啤酒大篷内多是一个格局,可坐二十来人的长条木桌椅次第摆开,一个大篷通常能容纳三四千人。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绿色     
这世间的每一个地方都好像是一个个不同的人,他们会唤着不一样的名字,有着不一样的气质。随着时间的流淌,他们也会慢慢改变。可能外表变了,也可能名字改了。但与人不同的是,也许你在衰老,他却正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两个阿訇,一老一少,结伴到外地游学。一天,他们到了一个回族村庄,受到大伙的热情接待。住了两天,管事对他们说:“两位师台,想请你们在清真寺给大伙讲讲经,行吗?”这正合他们的来意,两人干干脆脆地答应下来。第二天,早礼拜完毕,年轻阿訇有礼貌地对老阿訇说:“老前辈,你老先请!”“不,不,不要这样。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掏掏口袋都能讲几天。你年轻,学识不多,我先讲掉,你就没讲的了,还是①管事:主持清真寺日常事务的人。②色兰:传统礼节祝安词。  相似文献   

16.
怀念90年代的香港电影,怀念他们的精神。香港有一颗装着世界的心,只有眼光更高、更远,才能做到敬业、专业。每当看到大陆那些靠家庭背景而出名的人,我想他们的心灵比起香港一个普通不过的人都丑陋万倍。大陆,你为什么不反省?为什么不低下头向香港学习?  相似文献   

17.
德国世界杯激战正酣,德国人虽三次抱得大力神杯,但德意志民族远没有巴西人对足球那么狂热。真正让这个民族骄傲的是汽车,他们的血管中流动的是汽油,就算不全是汽油,那也肯定是油花闪闪。所以,“高血脂”在德国应该是司空见惯的。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人会死?”“人死了会怎么样?”“妈妈我不要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往往让人一时难以解答,解答了也很难使他们满意和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其实,原因在于大人们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也心存恐惧!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有感而发的。比如,心爱的宠物死了;家庭成员的逝去;灾难性的新闻和电视节目等等。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无论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我们都有必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个提问。因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焦虑和恐惧。我们的回答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对死亡的看法。因此在回答孩子的提问前我们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逝者     
有的人,你读过他的书;有的人,你看过他的戏;有的人,你哼过他的歌;有的人,你也许连名字也没听过。然而,你终于要向他们道别。  相似文献   

20.
为了环保     
我有时很怕见到一类人,他们扎扎实实属于一个圈子,比如诗歌圈、校友圈或者媒体圈。一旦和他们交谈,我就显得格外弱智。如果有仪器可以对这类人说的话进行成分分析,你会发现它至少40%由人名构成,而我的惶恐纯粹是因为我不认识或不记得这些名字,试想英语听力中遇到40%的生词,那就等于成了聋子。“张三是我哥们儿,你不认识张三?”,“那天和李四吃饭,就是那个李四……”,“王五有次说,陈六这人……就是做过什么什么的那个陈六,你怎么连他都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