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从1915年自日本留学回国后来到北京,到1927年4月遭奉系军阀杀害,在北京居住时间长达十余年,曾居住过8处居所。即:西单皮库胡同,朝阳门内南小街竹竿巷(现名竹竿胡同),闹市口回回营2号(今闹市口南街),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35号,宣武门内铜幌子胡同甲3号(今铜光胡同),邱祖胡同(后改邱子胡同,现  相似文献   

2.
在福州的鼓楼区。有一条古城的中轴线,俗称南街(今福州八一七北路)。在南街的西侧有一条与其平行的古街叫南后街,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就位于南后街的东两两侧:西边为“三坊”,东边为“七巷”,从北到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富巷、吉庇巷,占地面积共40.2公顷。它是我国东南现存的最大的古民居街区,至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和园林建筑百余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其古老的坊巷格局又为国内仅存。然而,三坊七巷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顺天府志》记载:“宝泉局东作厂在东四四条胡同”。《一统志》:“宝泉局旧址在东四牌楼北,仍明旧址,另设四厂鼓铸”。《清会典》:“满汉侍郎各一员以总之,满汉司员各一员监督,其下有大使五员。四作厂:一在东四牌楼四条胡同为东作厂;一在钱粮胡同为南作厂;一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胡同东北为西作厂(俗称其地为钱局);一在北新桥三条胡同为北作厂。均隶属户部”。  相似文献   

4.
福州古楼区南后街,据说是从晋代开始,以后逐渐形成的一条不很宽阔的古街。自北到南,西侧有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有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称“三坊七巷”。坊巷之间多有历史名人故居.且亦多为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极富有时代的印记和地方的特色。中国著名的建筑专家、东南大学教授齐康先生指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中国古代城市中里坊制典型代表之一。是中国南方现在保护得较完备的古街区之一。可谓是古代南方的建筑工艺博物馆。在历史上,这儿居住着不少历史名人。是他们的高度文化素质和巧匠的结合才产生这种种城市艺术精品。“三坊七巷”总占地面积的600亩,1988年被列为福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有关西南营街区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通州志》,志中称其方位在“州治西南”,其范围北到西大街,今人民中路;东至南大街;西到西城南段城根,今环城西路南段;南至南城西段城根,今环城南路西段。明万历《通州志》载巷名:“西南隅凡三,曰:依莲巷、线长巷、南关王庙巷。”清康熙《通州志》仅将南关王庙巷易名为南关帝庙巷。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此街区有“西牛肉巷、掌印巷、南关帝庙巷”。  相似文献   

6.
祁建 《神州》2008,(3):74-75
李大钊烈士自1915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来到北京,直到1927年4月遭奉系军阀杀害,在北京居住时间长达10余年。曾居住过8处居所。即:西单皮库胡同,朝阳门内南小街竹竿巷(现名竹竿胡同),闹市口回回营2号(今闹市口南街),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35号,宣武门内铜幌子胡同甲3号(今铜光胡同),邱祖胡同(后改邱子胡同,现已拆除),府右街后大坑朝阳里4号(今后达里),东交民巷18号。皮库胡同  相似文献   

7.
《旅游》2015,(5):118-121
中央戏剧学院顺着南锣鼓巷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东棉花胡同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我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但是,庙不在大,有神则灵。这里培养了我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姜文、陈道明、巩俐、章子怡……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提起北京的东交民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百年来我国外侮的耻辱史。这条巷的变迁,和我国近现代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早的商业街——东江米巷明代时,这条巷是白家栅、花子营、洪厂胡同、台基厂、卖羊肉胡同、水獭胡同等组成的3里长街。起初因为这里有不少卖江米的铺子,所以就叫“东江米巷”。江米是用来做芙蓉糕、江米条、江米酒、江米藕、元宵、粘糕、凉糕、粽子等食品的;因而这一带食品铺、小吃店很多,逐渐地发展成了一条商业街。  相似文献   

9.
胡同的故事     
缎库胡同西起南池子大街.东端曲折向南,止于北湾子胡同。明朝时这里是小南城的一部分.是皇宫禁地。清朝在此设户部所属的缎匹库.宣统时称缎库,民国后仍沿此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缎库前、后巷,迎祥里、迎春里、鸭蛋井并入,统称缎库胡同。据《京师坊巷志稿》载:“户部所属缎匹库在南池子东,与大库、颜料库通谓之三大库”。皇帝及后妃等人穿的袍服都是  相似文献   

10.
傅惜华,满族,正白旗人。原名宝堃。父存祥(字五云),兄芸子(原名宝珍)。父子三人均搜集、珍藏戏曲、小说、传奇等俗文学书籍。 早在三十年代,傅惜华即以收藏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见称于世。嗣后,对“子弟书”的收藏和研究,也兴趣甚浓。他曾说“余以治曲余暇,亦甚嗜此,尝四方网罗,无论钞刻,并为收藏”。 惜华早年家住北京朝阳门内北小街豆芽菜胡同,中年后,移至东四牌楼北汪家胡同(今东四牌楼北十三条)。这两个地方都离隆福寺街不远,因此惜华兄弟经常出入隆福寺街各书肆,寻访戏曲、小说及“子弟书”等书籍。 隆福寺街有旧书肆二十处左右,内中修绠堂孙寿芝、孙诚俭父子,修文堂孙诚温(与诚俭是兄弟,均是孙寿芝之子),文奎堂的王金昌均善经营,并手眼通天,善能搜集善本、冷书。他们与惜华兄弟均甚熟悉,经常出入汪家胡同傅宅,一方面为惜华兄弟搜集书籍,另一方面因为惜华兄弟长于书籍版本知识,这几家书肆老板得到善本好书要请惜华兄弟“长眼”。所谓“长眼”就是鉴定版本。  相似文献   

11.
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闽县(今福州市)人,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世居福州城内朱紫坊,幼时,曾住黄巷三年。他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与解放初期三个历史时期。清末.历任“威远”、“康济”、“通济”、“海圻”舰长.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总制等职;  相似文献   

12.
汪春耀 《世纪》2020,(1):95-95
我是个京剧爱好者。近日,我读到《世纪》2019年第四期刊载《我在恩师梅兰芳家学戏的日子》一文,文中有沈飞德所摄的"梅兰芳纪念馆"(原梅兰芳故居)的三帧照片,颇有亲切感,令我记起52年前的1967年7月初,我曾到去过那里的往事。那时是"文革"初期,梅兰芳故居为"军管"的一所院宅。  相似文献   

13.
傅振照 《浙江方志》2001,(2):23-28,31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原名文(孚支),浙江会稽(今属上虞市)道墟人,后卜居绍兴城内塔山下辛弄(此处今存章学诚故居)。生于清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享年64岁,葬于山阴芳坞。清代著名的史志理论家,《清史稿》称其所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推原《官礼》有得于向(刘向)、歆(刘歆)父子之传。其于古今学术,辄能条别而得其宗旨,立论多前人所未发。”“学诚好辩论,勇于自信。  相似文献   

14.
老北京的帅府胡同有两处,一处在东城区王府井,一处在西城区太平仓。两条胡同都得名甚早,各有来历。四百年前明朝人张爵在其撰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里已有记载。  相似文献   

15.
位于北京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故居,终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北京市文物局7月28日发布的一纸通告将“确保院落得以保留”,终结了故居是保还是拆的悬念。  相似文献   

16.
祁建 《文史月刊》2010,(9):22-22
<正>北京市东堂子胡同51号的沈从文故居将永远地消失了。1953年至1980年,沈从文住在这里。东堂子胡同有着近800年历史,是北京城中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曾经是保存最完好的胡同之一。东堂子胡同49号,曾经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75号和77号曾经是蔡元培故居,吴阶平、林巧稚、丁西林等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耿承山 《旅游》2003,(8):42-43
浏阳会馆 浏阳会馆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而闻名。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 浏阳会馆在莱市口西南的北半截胡同,广亮式大门坐西朝东,四进院落,一进是一四合院,正房五间,原是供奉先贤和文曲星神的祠堂。倒座五间南北厢房各两间。二进  相似文献   

18.
汉口的观音阁,又称大观音阁,遗址在今中山大道与红燕巷相交的转角处.观音阁也是汉口的古老地名之一,今已不用.它是红燕巷的前身.现在的地名,一般有街、巷、里、路的后缀词,以前并非都是如此,有的老地名“就地取材”,借用具有知名度的庙宇名称来命名,除观音阁外,还有玉皇阁,老官庙(今利济路的中段与南段的前身)等等.  相似文献   

19.
肖复兴  赵铁林 《中华遗产》2007,(10):106-114
按照一般约定俗成的说法,八大胡同一般指的是:陕西巷、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潭、王广福斜街(现棕树斜街)、胭脂巷、小李纱帽胡同(现小力胡同),以及皮条营(现东壁营、西壁营)。当然,还有不同的版本,比如将皮条营换成青风巷,胭脂巷换作朱茅胡同,或换成其他地方。这些胡同都依然健在,据说,韩家潭最近要拓宽为9米到12米宽的道路,那样一来,八大胡同的风貌肯定受损。所以要去看八大胡同,还是要早,如今拆迁的速度比我们想像的快。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02年第11期《黄河八里胡同栈道的勘测》(下称“勘测”)一文中,有两则题记录文有误,今试作订正。第一则题记,原录文为:“正始贺晃领帅五千人治此道天大雨正始九年正月造。”其中“帅”字应为“师”字之误。“师”为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